中国汽车市场什么时候能如愿进入下一个上升期?按照目前大家自危的表现,真的不是一件可以猜测的事情。
目前,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为电动汽车欢呼,同时将燃料汽车归类为旧时代的遗物,同时也为那些传统汽车公司敲响了丧钟。有些人敢说,新能源产业不是中国汽车越来越强大的支柱吗?即使有,估计也不能忍受太多提倡电动汽车的朋友,在耳边喋喋不休。
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如你我所料,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各个方面的力量。在许多中国汽车公司的骄傲态度下,这是所有外国品牌的孤独表情。看来,淫秽的发展已经成为他们一直期待的祝福。
然而,从今年上半年的行业发展势头来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在赚钱能力方面,差距仍然有点大。
在新能源浪潮和全网公众舆论的帮助下,比亚迪无疑是那个把自己锁在金库里的人。他的眼睛里充满了财富。他可以伸手去。这取决于他是否愿意。
其次,理想也依赖于L7、L8、今年上半年,L9三款车型将销量同比增长130.3%至13.9万辆,收入同比增长159.3%至474.4亿元。两者均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达到32.4亿元,不仅扭亏为盈,还抹去了前三年的净亏损。
上半年净利润76.53亿元的长安汽车也将赚钱的秘诀放在过去半年自身新能源产业更强大的一面。但不用说,卖电动汽车赚钱吗?只看比亚迪、理想和其他人的表现,真的有点自我瘫痪。早年,新力量烧钱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似乎并不明显。
天空、雷丁、爱驰、威马的停车或倒车是上半年汽车市场不尽如人意的典型案例。然而,威来和小鹏的收入都在下降,净亏损也在扩大。你认为他们生活得很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前者销量同比增长7.3%至5.46万辆,但收入为194.48亿元,同比下降3.74%,净亏损扩大至109.26亿元。小鹏的销量和收入分别下降了近40%,分别为4.10万辆和90.96亿元,净亏损也增加到51.42亿元。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解释一下,蔚来和小鹏在研发和渠道方面的过度投资使得在利润方面很难保持较高的水平。换句话说,看到价格战在新能源市场上越来越激烈,不仅蔚来和小鹏的销量一直在上下波动,而且他们仍处于亏损阶段,二线新势力可能并不容易。
根据浙江零跑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公司上半年经营亏损23.33亿元,净亏损22.76亿元,净亏损率高达39.12%。此外,据统计,从2019年到2023年上半年,零跑四年多来累计亏损122亿元。
至于包括哪吒在内的其他未上市公司,虽然实际财务状况尚不清楚,但他们在市场上的损失就像“家庭”一样普遍。
嘿,我以为经过三年的磨难,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会迎来一个小的上涨。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汽车企业,他们都会相互竞争,赚钱总是非常一致的。现在,我们仍然认为这很简单。
事实上,除了比亚迪疯狂地填满自己的钱包外,不仅新能源汽车公司在亏损的道路上无法回头,而且大量依赖合资企业的中国汽车集团也肉眼可见。
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在财务报告中表示,该集团的投资收入约为54.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0.50亿元。主要原因是日本合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再次削弱。
同样的情况在上汽、北汽等集团也很明显。以上汽为例,上半年营业收入3164.10亿元,同比增长3.73%;归母净利润70.85亿元,同比增长2.54%。然而,就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实际表现而言,净利润大幅下降,销售额达不到预期。各种不良财务报告的披露表明,整个上汽集团仍深陷市场困境。
以最近7日为例,不出意外、从8月份的市场表现来看,这种自我危险的状态将继续下去。由于中国品牌近年来在舆论方面的优势,包括上半年赚了15.7亿元的吉利和赚了13.61亿元的长城,它将跟上比亚迪的步伐,继续在一些有利的市场上赚一点钱。
但是市场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光看几家中国车企在市场上杀四面八方是没有用的。当整个行业都在喊“自己的日子难过”的时候,就要从长计议赚钱。
对于新能源市场的未来,BYD确实足够有代表性,赚了很多钱,但总的来说,无论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趋势如何,损失仍将是行业的正常状态,没有人不会走捷径突破。当然,基于现阶段如此苛刻的消费主张,捷径根本不存在。
搜索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全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051111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