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公司进入MPV领域后,凭借低成本、智能配置、本地化和额外服务的优势,正在以性价比击败埃尔法。
曾几何时,埃尔法是MPV行业的一种信念,每个想要拥有埃尔法的人都需要提高价格。
GL8、艾力绅、奥德赛、图安。。。MPV在世界上没有国产车的地位,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国产MPV已经围剿了外国品牌的MPV。
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MPV车型成为魏派高山的一大亮点 PHEV 混合动力版,全新瑞风 RF8 、大家,上汽大通 7等MPV车型亮相,再加上之前的蓝图梦想家、腾势D9、极氪009、红旗HQ9、传祺M8、传祺E9,国产MPV已经呈现出一窝蜂的趋势。
MPV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正在回归增长轨道。根据乘用车联合会公布的零售销售数据,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52.4万辆,同比增长21.6%,高于乘用车整体零售销量。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国内MPV的崛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打破了以往的市场模式,丰田埃尔法以更高的智能配置和更低的价格挤出了市场。
今天的赛道,排名第一的是腾势D9。
腾势D9率先发难
一头扎进中高端 M PV 国内汽车企业领域,面向国内汽车企业, M PV 携带边界的子埃尔法发起了大规模围剿。
一是国产MPV产品不断涌入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岚图梦想家、腾势D9、极氪009、红旗HQ9、传祺M8、MPV市场涌入传祺E9,成都车展期间发布的魏派高山、瑞风 RF8 、上汽大通的每个人 7、正在分解埃尔法这款流行MPV的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路上还有一些国产MPV车型。今年年底,国产MPV还将迎来理想MEGA和小鹏X9两款重要新产品。
据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国内MPV产品上市后,消费者和公司有更广泛的选择,不再仅仅追求埃尔法和GL8。
其次,自主品牌的销量已经出现反超趋势,在MPV市场表现出很强的品牌号召力。
其中,以腾势D9为代表的国产MPV销量影响最大。根据易车网的数据,7月份腾势D9销量达到1146辆,平均成交价格达到42万元,连续7个月成为30万元以上豪华MPV市场销量冠军。此外,今年上半年,腾势D9连续月销量超过1万元,超过MPV市场“标杆”别克GL8,位居榜首。
相比之下,长期处于天花板地位的丰田埃尔法销量大幅下滑。汽车博主高兴地表示,今年6月,埃尔法销量536辆,同比下降71.6%;埃尔法1-6月销量9643辆,同比下降4.3%。
第三,随着新势力开始卷高端MPV,埃尔法的市场口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百度车主的声誉中,埃尔法得分为8.4分,腾动D9得分为8.9分,极氪009得分为8.6分。对于埃尔法来说,车主的不满主要集中在空间、油耗等问题上。结合业主的声誉评价,腾动D9和极氪009的优势优于空间、舒适性等方面。
作为MPV的热门车型,埃尔法的涨价行为一直受到批评。在国内市场,埃尔法被赋予了强大的商业属性,经销商采用饥饿营销,将“丰田货车”的价格从50多万炒到100多万,加价几十万才能提车。
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埃尔法开始被饥饿营销所吞噬。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即使价格上涨了近20万元,他们也不得不排队。许多车主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新的国产大玩具。腾势和兰图的销售人员告诉陆九商业评论,来看车的用户选择国产MPV是因为他们买不到埃尔法。
汽车从业者蒙生说,许多年轻人不像家里的长辈那样,对日本汽车没有痴迷,他们更注重产品力量、驾驶体验等方面,而不是身份的象征。
失去埃尔法的性价比
艾瑞咨询 发布的 《 2022年中国家用MPV市场洞察报告 显示 , 相比 品牌,精致奢华 , 现在消费者正在购买 MPV时, 主要的核心诉求是 安全、舒适、 性价比以及 多功能及配置 。
结合许多车主的说法,陆九的商业评论指出,在品牌水平上,埃尔法正在消除魅力。车主王先生说,在购买埃尔法之前,因为市场上的MPV车型很少,埃尔法被炒成豪华车,但在国内MPV销售60000的背景下,埃尔法的尊严消失了,“如果你花数百万只是一个标志,这有点智商税”。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汽车选择网周宇表示,从产品实力的角度来看,虽然国内MPV车型与日本品牌相当,但中国品牌在品牌溢价能力和全球知名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国内MPV的产品实力更具竞争力,无论是空间尺寸、功能配置还是智能,埃尔法的产品实力都不如国内MPV车型好。
比埃尔法2023双引擎2.5L享受黄金版和腾势D9 2022款DM-I 根据汽车之家的数据,945豪华车型为5门7座MPV,埃尔法车身为4975*1850*1945(mm),腾势D95250*1960*(mm);在驾驶硬件方面,两款车型都配备了360度全景图像,但后者还标配5台摄像头、8台超声波雷达和3台毫米波雷达;在语音识别控制系统中,前者只有电话,后者包括多媒体系统、导航、电话、空调、天窗等;在智能配置方面,后者具有更丰富的功能,包括车联网、WiFi热点等。
相比之下,埃尔法的产品实力似乎只是昂贵的。在与许多车主沟通时,陆九商业评论指出,丰田埃尔法最大的竞争优势是“昂贵的脸”,许多埃尔法车主购买昂贵的价格。
更重要的是,作为车主最重要的因素,埃尔法的安全性引起了消费者的质疑。2022年,一些汽车媒体对蓝图梦想家和丰田埃尔法进行了碰撞测试,丰田埃尔法受伤更严重。
事实上,从之前的碰撞结果来看,其安全性并不理想。日本J-NCAP的碰撞测试结果显示,埃尔法的车辆安全综合评价为4星。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内市场有更多的商业价值,但车身结构决定了其安全性仍为20万级。
国内汽车公司进入MPV领域后,凭借低成本、智能配置、本地化和额外服务的优势,正在以性价比击败埃尔法。
新能源行业资深观察家子成告诉陆久商业评论:“如果以最高的性价比呈现消费者最需要、最实用的配置,这显然是国内MPV的优势。”。
自主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
在新能源时代,国内消费者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消费者洞察和市场研究机构 J.D. Power发布的2023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 ( NVIS )显示 ,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连续六年上升, 目前已经 达到 与去年的27%相比,33%提高了6个百分点 。
值得一提的是,燃料汽车时代“合资品牌优先”的消费逐渐消退,独立品牌开始占据国内消费者的思想,在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79.9%,同比增长5.4个百分点。
在与车主沟通的过程中,陆久的商业评论注意到,许多新能源车主已经从BBA代表的豪华车转向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一位将宝马改为问界M5的车主告诉陆久的商业评论。试驾结束后,他付了定金,也就是说,他喜欢问界的汽车感觉,这与德国汽车非常相似。他“开得很重”。国产车底盘的支撑强度和做工还不错。
近年来,随着多儿童政策的自由化,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五座以上乘用车的刚性需求加深。
与过去MPV市场关注商务旅行的定位不同,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打破了重商务、轻家庭的传统MPV理念,通过考虑商务旅行和家庭需求,创造了适合中国商业和家庭的高端MPV。可以说,国内汽车公司已经重新定义了豪华MVP。
目前,无论是电气化、智能化、大空间还是性价比,腾势D9、极氪009等国产车型可以与埃尔法竞争。目前,购买国产豪华MPV的人仍然重视功能实用性、性价比优势和对中国新能源技术的信任。
张冀今年年初刚生了第二个孩子,最近试驾了兰图、极氪等国内MPV车型。”国内汽车的智能体验没有选择,驾驶控制也很好,车内空间足够大,可以满足全家的出行需求。”
对此,子成表示:“阿尔法和GL8都是全球性价比、新能源、智能化、舒适配置的车型,本地消费者很难本地化、虽然别克已经尝试过个性化配置,但在舒适性和个性化配置上还是比很多国产MPV差。”
周宇还表示,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MPV对中国用户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许多设计是根据用户的痛点定制的,如大屏幕和小桌板,滑轨更长,座椅调整角度更大。此外,国内MPV智能化程度更高,动力系统更加多样化(油、电、混合动力)。
电与汽的战争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新能源取代传统汽车势不可挡。蒙生表示,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汽车企业的投资,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布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的速度很慢。
乘联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36.1%,比去年同期26.8%高出9.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高达59.7%;豪华车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为20.3%;新能源汽车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渗透率仅为5.1%。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转变表现为对燃料汽车的需求减少,似乎很难建立新能源车型的品牌障碍。虽然“日本三大英雄”已经宣布了电气转型战略,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但市场并没有为销售买单。
燃油车难卖,电动车不火,其后果是日系车在中国遇到了发展瓶颈。 以丰田为例, 资料显示其 2022年纯电动车 的 销量为 比亚迪纯电车型销量2.4万辆 为 91万辆 ,相当于丰田 的 38倍。
乘客协会秘书长崔东树曾指出,燃料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大幅萎缩,而日本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弱势,部分销售被独立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转移,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蒙生说:“国内新能源品牌在智能配置、价格等方面更受国内消费者青睐,日本汽车的产品实力也不那么突出。”。
据fans报道,除了一些不受欢迎的汽车系列外,过去日本汽车很少有库存汽车,但现在几乎任何车型都有很多库存,包括曾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的热门车型思域。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日本和德国仍然是最大的两个汽车制造商,在世界上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汽车是一种资产重、生命周期长的工业产品,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会比其他消费品更严格、更保守。”周宇指出,国内汽车公司的产品在耐久性、可靠性、容错率、统一性、售后服务等维度上不如日本,必须看到。
毫无疑问,国内汽车公司仍在增加对MPV领域的投资。一方面,MPV市场没有被电气化或蓝海市场过度渗透;另一方面,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正在崛起,对家庭汽车的需求将越来越强劲。
在这种情况下,埃尔法的日子只会越来越悲伤。
原创文章,作者:陆玖商业评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0511119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