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节点AUTO了解到,索尼本田总裁川西泉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他对中国电车的发展并不乐观。他提到“中国电车没有技术,只会让显示屏花里胡哨。”
川西泉还表示,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他认为这更多的是基于市场规模的优势,而不是技术创新。他打了个比喻,中国的电车技术就像是在安排智能手机图标,没有真正的技术亮点和惊喜。在他看来,真正的汽车技术不仅仅是关于驱动力和动力,更是关于如何将汽车转化为能够预测人类思维并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移动工具。索尼本田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川西泉发表声明后,立即在汽车行业和媒体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东京报》评论说,川西泉不能吃葡萄,说葡萄酸,这反映了他的傲慢和偏见。
在汽车行业,不同的观点是很常见的。川西泉对中国电车并不乐观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中国汽车公司过去一直跟随日本、美国、德国和其他汽车公司。谁认为他们在几年内成长为巨人?这是情感的一面。理性的一面是,日本和中国汽车公司对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不同的看法。
日本和中国汽车公司都认识到新能源的前景,但中国汽车公司更喜欢电力,而日本则专注于氢能。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公司在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等智能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日本在这方面慢了一半。
让我们看看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68.7万辆,占全球市场的41.5%,排名第一,日本以67.4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三。在智能驾驶方面,中国汽车公司是特斯拉唯一的竞争对手。鸿蒙在智能驾驶舱有丝滑的体验。在架构上,华为的CCA架构让汽车公司摆脱了博世,进入了软件定义的所有时代。
刘慈欣在《三体》中有一句名言:软弱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是。事实胜于雄辩,日本的过去确实很辉煌,但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傲慢和偏见只会让人们停滞不前,最终被《纽约时报》淘汰。
原创文章,作者:节点AUT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622139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