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不要认为汽车公司有多高,许多风景优美的老板,也是工人工作的灵魂,为别人做婚纱。”

随着比亚迪和东风上半年财务报告的发布,主流传统巨头成绩单齐全。随着威来8月29日财务报告的发布,新势力成绩单基本齐全。随着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半年财务报告的发布,供应商巨头的成绩单基本齐全。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量越来越大,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在转型过程中越来越难赚钱。

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6月的27.4%相比,随着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上险统计口径)进一步达到33.2%,意味着100人中有7人放弃了燃油车。

然而,对于大多数汽车公司来说,销售新能源汽车几乎可以等同于损失。例如,广汽埃安最近以自己为例“第三家赚钱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只有四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实现了盈利,包括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和广汽埃安。

风口浪尖上的蔚来,揭开了汽车市场冰山一角?

赔钱并不可怕,但连续赔钱会让人感到不安。投资者不安,企业内部不安,甚至影响市场销售,这是当前汽车市场消费逻辑的主线。

至于蔚来揭开的冰山一角,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公司都在搞“大而全”这个想法应该承受很大的压力,小而精细,或者像理想一样只关注现实主义,这将减轻汽车制造的压力。然而,对于未来属于谁,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第二季度净亏损60.558亿元,调整后净亏损54.45亿元,总收入87.71亿元,交付23520辆。

公平地说,威来有很多财务报告,但没有明确的结论价值。3个月累计销量2.352万辆,每月不到8000辆。从NT1.0到NT2.0的切换节奏有点混乱。威来必须承认这一点,所以消费者对等待新车感兴趣,对买新车感兴趣,收入自然不足,现金储备也损失了。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至于这件事,显然是有救的。财务报告发布后第三天的9月1日,蔚来必须在8月份发送自己的交付数据。根据目前各种渠道的网络宣传(包括理想口径的统计数据),蔚来每周有5000多个数据,8月份的交付预计将继续保持在2万台左右。

根据财务报告公布的第三季度指南,5.5-5.7万台的数据并不难,因为9月份只有1.5万台以上。这不仅是近两年的基础操作水平,也是因为它最近开始加强自己的销售团队,从BBA开始疯狂挖掘人。BBA的老销售人员不仅带来了销售和转型的经验,还带来了自己的老用户群。

因此,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是否不好并不重要。今后,我们可以保持2万台的水平,在10月左右实现3万台的销售计划目标(9月威莱EC6上市后,产能准备达到每月3万台以上)。2023年的整体财务状况和股价仍将上涨。

当然,威来2024年的利润仍然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在这次财务报告会上,我看到了新品牌阿尔卑斯的机会。威来现有的8款主营业务产品已基本覆盖。这8辆车明年将更换,但不会有新产品。下半年,承担威来交通任务的阿尔卑斯将发布第一辆车。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所以就像李斌在今年上海车展的采访中回答我的那句话一样“我们都做好了准备和布局。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把具体动作落实到位。”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但事实上,除了李斌所说的话题外,威来还必须给公众一些新的解释。例如,今年6月,招商银行国际分析师将威来股票评级从买入降低到持有的核心原因是“威来汽车削减非核心项目的决定太慢了”。

它花钱的逻辑非常清晰,NT1.0升级到NT2.0,努力欧洲,各种基础设施更换电站,自主研发电池,自主研发自主驾驶芯片,手机,Nio为用户服务 Life等周边延伸。小鹏、理想、奔驰、宝马都没有这么大的布局规划和花钱。然而,这又回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企业确实有相对较大的增长空间,但企业运营成本和压力高,需要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管理改革等方面。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因此,蔚来目前面临的相关话题主要集中在“钱”文字。车好,技术好,想法好,需要时间或者想法的转变来验证。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然而,威来目前的案例对许多汽车公司来说更具启发性,而不是参考性。它的盘子和野心太大了,大多数汽车公司仍然走在路上“相对小而专”,专注于汽车业务,很少有理想的汽车稍微扩展到机器人和储能,比如特斯拉、小鹏和新目标?

“所有的燃油车都在赚钱”,不久前新哈弗H5上市时,乔心昱接受媒体采访,被问及屠夫哈弗H5的价格是否赚钱。从中国到世界的各种高管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利润正在下降,而主要从事燃油汽车的丰田在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不如大众,但94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比大众多270亿元(人民币)。

此前,李斌在接受采访时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目前变成了“2024年,追求盈亏平衡”。

这是当前汽车市场最实际的现实矛盾。所有企业都知道,未来属于新能源汽车。如果他们落后一步,他们很容易失去多年积累的优势。一方面是赚钱的燃料汽车,另一方面是长期投资可以获得回报的新能源汽车。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路线上进行权衡。简言之,我们必须赔钱。

今年上半年,为了出售汽车,抢占市场份额,为了自己的现金流没有问题。首先,特斯拉在1月份正式下跌,然后是湖北3月份引发的全国性降价浪潮,以及随后的各种补贴。最后,汽车公司的财务报告发布了,一个接一个地丑陋。

相对依赖合资企业/燃油车企业/中国市场业务的中国传统汽车企业基本上并不容易。

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营业收入456.77亿元,增长14亿元,但利润较2022年同期下降38亿元;

广汽集团半年营业收入619.11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00多家医院,但扣除非利润同比下降了52.09%; 

长城汽车扣除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8.71%至70.86%。

简而言之,在众多上市的国内汽车公司/集团中,只有吉利和比亚迪的业绩是对比的,如果包括非上市公司,将增加奇瑞。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吉利半年净利润15.71亿元,同比略有增长1%。比亚迪是当年大众在中国的状态,一切都疯狂。上半年营业收入2601.24亿元,同比增长72.72%,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2088.24亿元,同比增长91.11%,占总收入80.28%;净利润109.54亿元,同比增长204.68%。

在中国新能源/新势力汽车企业中,布局越大,损失越大。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小鹏半年汽车销售收入79.4亿元,同比下降43%,净亏损51.4亿元,同比增长16.82%。

前不久港股上市的零跑也差不多,上半年收入58.13亿元,经营亏损23.33亿元。

从收入和损失的角度来看,蔚来、小鹏和零跑实际上是相似的。

蔚来只有一个,为什么卖车的大趋势是亏出新高度?

只有理想才能在新力量中杀出重围。今年上半年交付了13.9万辆新车,收入474.4亿元,净利润超过32亿元。原因也相对简单,从车辆研发到整个环节,都被深度包围,以最低的成本销售汽车。扩展技术、冰箱彩电、娃娃模式,许多外部关注的喷雾点最终并没有影响销售。

然而,影响汽车公司利润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路线选择或行为模式。

尽管崔东树表示,7月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0%,只有407亿元。

然而,让我们来看看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汽车企业以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电池、智能系统等供应商的半年财务报告。

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153.46%,为207.17亿元。尽管今年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但宁德时代的利润仍在上升,利润几乎肯定超过去年307.29亿元。

即使是二线电池厂,亿纬锂能的利润也同比增长58%,为21.5亿元。

而且,虽然大众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是优惠的,但其持有的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技半年收入为152.39亿元,同比增长76.42%。归母净利润增长223.75%,2.09亿元,海外市场业务增长近300%。

比亚迪在财务报告数字上非常出色,在净利润翻倍的背后,今年上半年也有14.8的动力电池出货量GWh,超过去年全球14GWh的订单总量需要半年时间。

当然,除了电池,其他智能/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关键供应商基本上都处于小赢状态。闻泰科技主营半导体,上半年净利润近12.6亿元,收入仅增长2.49%,但利润增长6.45%。世界各地的芯片制造商现在已经达成了新的共识。在全球经济复苏之前,他们的业务只能由人工智能和汽车支持。

TI的库存在今年第二季度翻了近9倍,SK海力士从盈转亏,三星营业利润暴跌95.7%。与汽车强相关的意见,NXP恩智浦,瑞萨电子,都被带走了。

写在最后

其实预期下来,一切都很清楚。今年连续几次降价,让中国市场的众多参与者措手不及,也验证了各汽车公司在不同模式下的抗压能力。

特斯拉是第一个改变市场格局、引发降价浪潮的官员,赚了很多钱。尽管自行车毛利率进一步从19%下降到18.2%,尽管第一季度以价换量收入增加24%,利润下降24%,但回到第二季度,其收入增长47%,净利润增长20%,为27.03亿美元。

马斯克也在7月20日的业绩说明会上直接明确表示“如果宏观经济恶化,特斯拉将继续降价”。下一轮降价潮必须继续。

下一轮降价潮,亏损的汽车公司会选择让供应商流血吗?

作者丨黄强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312311843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