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行程超过一半,上半年“价格混战”的负面影响也直接体现在各大汽车公司的利润上。尤其是年初首次掀起“价格战”的东风集团。
近日,2023年中期官方业绩显示,东风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6.77亿元,同比增长2.9%;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7亿元,下降约76.9%;净利润率为2.8%,较去年同期下降9.6个百分点。
在这方面,东风集团还表示,自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恢复阶段,运营仍面临巨大压力,整体需求仍不足,市场细分趋势明显不同。其中,海外出口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独立品牌继续稳步增长,但合资非豪华品牌销量继续下降,商用车市场逐渐恢复,但低于预期。
净利润下降76.9%
具体来说,东风集团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商用车业务恢复低于预期,乘用车业务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销量约94.55万辆,同比下降23.4%。其中,商用车销量约17.58万辆,同比增长约0.7%;自主乘用车销量约15.68万辆,同比下降30.9%;受国内合资非豪华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影响,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约61.29万辆,同比下降约26.4%。
受此影响,东风集团商用车销售收入约255.26亿元,较去年同期208.08亿元增长约47.18亿元,增长约2.7%。乘用车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99.19亿元,仅161.1亿元。
东风集团的净利润不仅受到收入的影响,也受到影响。
虽然在一系列调整下,东风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96万辆,占集团销量的2.2个百分点,高端品牌蓝图销量同比增长118.5%,但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
东风集团高利润合资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萎缩。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合资企业销售61.29万辆,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同比下降28.0%,东风本田同比下降32.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反馈利润数据、与同期相比,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的利润分别减少了约17.60亿元、15.14亿元和3.65亿元。东风集团股份中期应占去年同期合营企业溢利约52.25亿元,降至约14.03亿元,降至38.22亿元,直接导致东风集团净利润下降76.9%。
要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制高点”
然而,在东风集团业绩下滑的背后,只是中国汽车工业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汽车行业整体改善。税收数据显示,2018-2022年,制造企业年销售收入增长9.4%。2022年,全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27.7%,比2020年高出1.4个百分点,呈现出稳中有进、提高质量的良好势头。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整体制造业呈上升趋势时,汽车制造业的利润开始“减半”。根据乘联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去年汽车行业整体利润表现不强,销售利润率仅为5.7%,较正常历史水平大幅下降。根据乘客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数据,去年汽车行业整体利润表现不强,销售利润率仅为5.7%,较正常历史水平大幅下降。今年也继续下降。1-7月,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4.9%。而且,7月份的汽车利润仅为407亿元,同比下降30%。
原因是在新能源快速增长挤压燃油汽车市场份额的环境下,包括东风在内的传统汽车企业不断加快新能源布局,但大宗商品价格低,上游碳酸锂成本高,导致新能源生产成本高,汽车行业成本上升6%。最后,在上游高成本、低终端销售的双重挤压下,汽车利润下降了30%。
“在行业的总体趋势下,东风只能打破新能源的局面。”一些业内人士告诉“汽车谈话”,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进入一个新时代,快速增长势头,在“汽车”长安、BYD等企业之前,利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说东风电气化转型需要改善。
今年,东风集团频繁电气化,打造了覆盖豪华、高端、主流、小型汽车市场的新能源品牌和商品,在自主乘用车新能源领域。其中,面向豪华电动越野市场的“猛士”品牌首款产品猛士917已正式上市,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蓝图品牌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也完成了“三年三车三年三类”的布局、MPV、汽车产品矩阵;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打造了“东风”品牌,承担着走量的重任。
其意图也非常明显,只不过是通过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和高端,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推动合资企业的电气化转型。然而,最终的结果仍有待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312311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