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一年前,大事君预测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但现在看来,我们对比亚迪的凶猛仍然缺乏想象力。

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乘联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首次以狭义乘用车销量180.5万辆的成绩夺得一汽大众177.9万辆冠军。从全球销量来看,达到186.8万辆,同比增长152.5%。

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除了赢得中国市场,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上更加压力特斯拉,成为毫无疑问的新能源销售冠军。年初,特斯拉和比亚迪设定了150万辆车的目标,但最终特斯拉的完成率只有87.6%,而比亚迪达到了124%。

这不仅是比亚迪第一次超越特斯拉赢得全球新能源销售冠军,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30多年来自主汽车公司首次登上销售冠军的宝座。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创下了中国汽车公司年度销售的新高峰。

这一变化的速度超出了每个人的想象。谁能想到,在过去的两年里,一家年销量只有40万辆的汽车公司将直接增长四倍多。关键是,这仍然是在放弃燃油路线后,仅仅依靠新能源车型。

从细分品类来看,比亚迪的冠军绝不是靠低端车型刷出来的偏科选手,而是全品类强大的全科状元。

从10万到33万左右的价格区间,比亚迪几乎都是霸榜,除了很少的细分领域没有布局。汉家族月销售额稳定3万辆,比34辆C总和更多;唐家族月销量超过2万辆;海豚在细分领域占有60%的份额;秦家族在紧凑型汽车市场年销量排名前三;宋家族月销量7万辆,即将打破哈弗H6创造的销售奇迹;元plus仅次于Model Y的纯电SUV车型,在SUV排名前七的总榜。

可以说,今天的比亚迪车型布局就像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密不透风的铜墙铁墙。

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去年,大事君预测比亚迪可以达到与自主三强抗衡的水平,但在动荡的2022年之后,大事君认为比亚迪未来的广阔世界远远超出了你我的想象。

首先,从订单需求的角度来看,BYD的交付订单越来越高。11月的内部会议透露,交付订单达到80万+,平均每月增加27万订单,海外累计订单量也超过20万。2023年,比亚迪的秘密武器依然不断。除了海洋网王朝网的新车型,还有两款全新的入门级车海鸥和腾势SUV,百万级市场仰望硬派越野SUV U8.此外,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布局。

因此,产量决定销量仍将是比亚迪2023年的常态。

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那产能能跟上吗?

在动力电池方面,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比亚迪将在2023年新增规划产能235GWh,120年新增可利用产能GWh左右。实际产出预计为240GWh足以满足480万辆50度电的纯电动车型。据统计,比亚迪目前已投产并计划在建产能572万辆。参照2022年产量同比增长209.17%的增速,即使2023年增速打折,至少也是产量翻倍的水平。

因此,从短期来看,预计比亚迪2023年销量将继续高增长,目前很难得出结论能达到多少水平,但超越南北大众的总和应该没有问题。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海外市场的进一步落实和规划产能的逐步实施,比亚迪到2025年并非不可能跻身全球十大汽车企业甚至前五名。

因此,除了比亚迪本人,目前几乎没有人能阻止比亚迪的扩张。

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最后,我不得不提到,与比亚迪本人相比,比亚迪赢得冠军对整个自主品牌阵营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因为这不仅是比亚迪汽车公司的新高峰,也是自主汽车公司崛起的冲锋号和合资时代的丧钟。

一汽-大众是传统汽车的领导者,近96%的销量仍由燃油汽车支撑,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时代的“新王”,新能源汽车是其核心力量。

当两个代表两个时代的巨人地位逆转时,这意味着传统燃油汽车的黄金时代已经完全过去,以传统燃油汽车为生的传统汽车公司即将失去潜力。

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销售力量仍然是燃料汽车,虽然新能源汽车技术仍有许多不完善,但新能源汽车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传统燃料汽车,特别是合资燃料汽车的高溢价退潮是不可避免的。

纵观整个2022年,无论是韩国边缘还是日本主流德国,生活都很艰难。主流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45.6%下降到2022年前11个月的39.6%。相反,自主品牌从2021年的42.1%上升到今年的47.1%。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很有可能在2023年见证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超过50%的历史时刻。

比亚迪将成为前四名,可以与前三名分手

为了保证销售目标,2022年合资汽车公司降价保量并不奇怪。大家都觉得特斯拉降三四万够狠,但是2022年日德两三万的折扣很常见,比如雪佛兰、标致、现代品牌,甚至5万多的折扣。

在连续降价保量的情况下,合资品牌曾经备受赞誉的保值率也大幅下降。根据12月份的最新保值率数据,12月份的最新保值率数据显示,保值率超过60%的合资品牌已经从去年的11家减少到今年的5家。

这还远未结束。可以预见,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合资燃油汽车降价保量仍将正常。我们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多更便宜的合资燃油汽车。

可以说,合资汽车公司自带光环的时代已经过去,比亚迪夺冠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30%,自主汽车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自主汽车企业反击的冲锋号将响彻中国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大事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3163768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