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2022年12月的成绩单在长安深蓝紧急亮相,仅推出SL在03系列的背景下,交付量达到11650台,环比增长42%。
根据官方声明,自2022年8月上市以来,月销量已超过1万元,成为中国交付超过1万元的最快新能源品牌,直接喊出“深蓝色速度”的口号。
但跨越“汽车企业生死线”的另一面是,2023年第一天,长安深蓝因新能源补贴政策完全退出而上调SL03价格,纯电动车型和增程车型涨幅为3000-6000元。
形成对比的是直接竞争对手特斯拉,具有相同的价格范围Model 再次迎来降价,跌破23万元,给整个赛道带来压力。
长安深蓝虽然销量不断增长,但与竞争产品相比,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品牌影响力略逊一筹,缺乏亮眼的核心技术,这些都是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枷锁。没有性价比作为卖点,如何找到下一个差异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深蓝面临的难题。
月销量突破万的悲欢离合
自2009年第一辆电动汽车下线以来,长安汽车一直在新能源道路上行驶,但推出了多款电动汽车,没有突破。
直到2017年,长安找到了困难的蔚来,成立了长安蔚来,准备在智能电动汽车上大力工作。然而,蔚来解除了财务疑虑等原因,最终搁浅了合作项目。
2021年,长安与华为、宁德时代携手,将长安蔚来项目“复活”为阿维塔,但三方加持下的阿维塔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可以说,在深蓝推出之前,长安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只属于自己的纯电动汽车品牌。深蓝的诞生自然掀起了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旗帜。
从2022年8月第一批交付到12月销量突破1万,对于长安来说,长期在新能源市场表现平平,确实令人兴奋。
但是漂亮的表面数据,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
首先,根据官方声明,深蓝色SL2022年9月初,公布售价后33分钟收到1万份订单,再次披露的订单数据超过4万份。从这两个数据来看,显然是市场上流行的爆款车型。
如果说深蓝色是由于供应链限制和产能爬坡造成的SL2003年8月和9月的交货量较低。持有4万多个订单的深蓝色在10月份仍然没有将销量提高到预期,甚至在上市后5个月内只卖出了2.7万辆。这不禁让人怀疑有多少4万个订单已经转化为真正的销售。
此外,不可避免的是,深蓝色SL与同级别同期上市的比亚迪海豹相比,03的销量相差甚远。
根据公开数据,比亚迪海豹自2022年8月上市以来,月销量分别为1726辆、7473辆、11267辆、15356辆和15378辆。SL03销量为879辆、2708辆、6384辆、6344辆、11650辆。海豹销量早在10月就突破1万辆,目前月销量约1.5万辆。
另一点是销售比例。根据第三方汽车网站的交易价格数据,深蓝色SL03售价17.19万元的增程版和售价18.99万元的515纯电版有999+条交易信息,而售价较高的705纯电版只有88条交易信息。
也就是说,深蓝色SL在03车主中,购买廉价版本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且这些群体大多对价格更敏感。
然后在同级别竞争特斯拉Model 三大降至23万元以内,SL在3000-6000元价格上涨的新变化下,深蓝对这些潜在目标消费者还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当然,如果只看深蓝近期的销售业绩,5个月内突破1万确实值得欣喜,但在整个市场上,这个结果确实是平庸的,背后也反映了深蓝SL03很难找到产品力的亮点。
很难在平衡中找到亮点
若非要给深蓝色SL03贴上标签,一定是平衡的。从三电到智能再到底盘设计,虽然是主流,但记忆点却不那么鲜明。
耐力方面,深蓝色SL03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增程版续航1200公里,略低于理想L91315公里;纯电动车型有515公里和705公里,电池容量分别为58.15公里 kWh和79.97 kWh。
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续航约500公里的车型主流价格一般在20万元左右,比如零跑C01标准续航版19.3万元,小鹏P5 550 G售价为19.3万;而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的车型,售价超过23万,比如零跑C01的717KM续航版价格为23.18万元,比亚迪汉EV创世纪版715KM前驱尊荣型价格为27.18万元。
乍一看,深蓝色SL03在同一续航下的价格更低,但无论是小鹏P5、P7还是零跑C01采用的都是NEDC耐力,数据性能比深蓝色更好SL03所采用的CLTC续航标准更真实。去除水分后,深蓝色SL不好说03电池性价比不高。
可查数据显示,SL03增程版宣称CLTC纯电续航超过2000KM,但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给的WLTC纯电续航165km,打了近八折。
在智能驾驶方面,深蓝SL03目前价格较低的增程版不支持高级智能辅助驾驶服务的选择;两款纯电动车型提供标准版和高级版两种选择方案。
标准版属于主流L2级辅助驾驶水平,不再重复太多。为了有更好的智能体验,您需要花费2万元选择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硬件,然后需要花费5000元(限时免费)才能启用订阅功能。
此外,智能钥匙、前行李箱等配置需要选择才能实现。搭配这套常用配置,整车落地价格已超过20万元。显然,在这个价格上Model3、小鹏P与5系列等新势力车型相比,深蓝SL03的性价比没那么高。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深蓝色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的车主可以订阅NID3.0试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目前,市场上实现高速试点的企业仅限于顶级新车制造商,这也是一个小惊喜。然而,深蓝尚未宣布高级智能辅助驾驶服务提供商。因此,该服务是否安全可靠,需要暂时给消费者打个问号。
至于底盘系统和电池组技术,深蓝色SL03采用前麦弗逊和后多连杆悬架,属于大多数中型车在这个价格范围内使用的架构,略落后但仍然是主流MTP电池组技术,整体无功无过。
但看看它的竞争产品,海豹使用了它CTB技术(电池盖与车身地板集成)、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的配置可以被视为比亚迪最领先、最豪华的组合;甚至零度与价格基本持平C与01相比,后者采用了一体式CTC技术(电池单底盘集成)也是一个亮点,不仅增强了车内空间,也大大提高了整车的刚度。
总的来说,长安深蓝第一款车型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与“500万以内最好”的理想相比L9.问界“超过百万豪车”M7,深蓝SL03在营销和产品层面都很难找到亮点。
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公司在谈到未来的技术时都会谈论特别的谈话,创造了很多概念词,但长安在这方面仍然保守。
押宝增程显平庸
不久前,长安汽车发布了新能源和电气化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包括两项重磅技术:“原力智能增程”和“原力超集电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与业内备受关注的特斯拉AI Day、蔚来NIO Day、与小鹏1024相比,长安“秀肌”的方式过于粗糙,仅在三分钟左右的视频中,试图解释一系列数字背后的科技成果,如“181+95%+1200+-30”,它甚至没有举办线上或线下的新闻发布会,而是以主席朱华荣朋友圈广告的形式发布。
即便如此,2023年长安意图通过增程反击发展新能源的想法已经摆在了明面上。据长安新能源报道CEO据邓承浩介绍,在深蓝增程和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结构中,汽车预计为6:4,SUV预计将达到7:3。也就是说,在长安深蓝的产品结构中,增程车型将成为重要的销售来源。
而在「科技新知」长安要想通过“原力技术”使深蓝成为主流混动车市场,似乎还需要面对许多技术和非技术问题。
第一座横在我们面前的山,就是在插混技术流行的时候,用户还没有消除“增程式就是落后技术”的刻板印象。
从大众中国CEO冯思翰炮轰理想ONE到去年7月,魏牌的增程式是“最糟糕的计划”CEO李瑞峰在余承东的“战斗”中说:“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无论嘴有多大,都不能说话。”到目前为止,增程式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
事实上,早期雪佛兰、奥迪等传统汽车制造商率先批量生产的扩展车型后来被丰田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击中,现在以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后来居上。凭借更多的成本和油耗经济优势,它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所以在「科技新知」看来,增程路线的发展是否能帮助长安加速,主要取决于原力增程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车型的优化能力。简单地说,它是否能实现低成本的生产和低油耗的驾驶。
当然,深蓝乃至整个长安汽车要想在新能源领域闯出一番天气,还需要搭建更多的长板。
以往以增程为主的理想ONE问世界已经成为一种热门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不完全依赖于市场过渡期的股息,否则东风蓝图的主要销售范围不会总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其原因与准确的产品定位、智能体验、渠道等有关。
比如理想之所以畅销,一方面是坚持增程方案,让用户说到增程首先想到的是理想ONE,但另一方面,它离不开准确的“爸爸”定位和更好的智能体验;更不用说,在华为智能技术授权和智能选择渠道的支持下,很难不受欢迎。
因此,对于长安来说,深蓝未来能否大放异彩,不仅需要“原力技术”的高效赋能,还需要诉诸技术以外的许多方面。
总的来说,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没有取得任何辉煌的成就。虽然寄予厚望的深蓝已经跨越了生死线,但它在营销、产品配置和核心技术方面都缺乏记忆点。如果在新的一年里没有足够的马力,它仍然很可能被拉下。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新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3163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