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普华资本的消息,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能新材料”)近日完成了由普华资本、中金资本牵头、中建材基金、富浙资本等10亿元的A轮融资。
本轮融资将用于促进天能新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加强规模经营优势,优化区域循环基地和废电池回收渠道布局。
数据显示,天能新材料成立于2018年,是天能动力(00819.HK)锂电池回收板主体主要从事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回收和梯队利用。2021年12月,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废动力锂电池回收梯队和回收双白名单认证。
维科锂注意到,今年5月,天能电力宣布,天能新材料与现有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乙方)签订了增资协议。根据协议,乙方同意支付10亿元的总认购价格,以认购新的注册资本。
增资完成后,天能动力在天能新材料中的间接持股比例将从65%降至49.27%左右。
根据当时公告,增资10亿元,其中江苏滨海天能新材料基地建设6亿元,区域循环基地和废电池回收渠道1.5亿元,天能新材料一般运营资金剩余2.5亿元。
此外,在签订增资协议时,双方还签订了股东协议。根据股东协议,如果天能新材料未能在2026年12月31日前合格上市,或甲方、/或丙方(天能新材料现有股东)在合格上市前严重违反股东协议、增资协议或新公司章程,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及/或丙方回购甲方股权,无需支付权利金。
这也意味着天能新材料可能有上市计划,也可能成为天能动力旗下另一家分拆上市的子公司。然而,天能动力并没有回应这一点。
2021年至2022年,天能新材料除税后溢利从5403.4万元增加到1.26亿元。
今年上半年,根据天能动力公告,锂电池循环产业营业收入约3.09亿元。
在生产能力方面,天能新材料具有年处理2.3万吨废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梯级利用和绿色回收能力,2024年在建10.3万吨生产能力将逐步满产。
在技术实力方面,根据天能电力公告,天能已建成行业领先的废锂电池回收生产线,锂回收率提高到88%以上。公司还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所、中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学密切联合开展技术研究。
在发展规划方面,根据天能电力公告,公司将加快3个综合干湿处置基地、5个区域循环基地和N个回收处置点的推广「3+5+N」城市矿山开发布局,实现回收网络布局的最大覆盖。
根据EVTank数据,预计2026年中国理论废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理论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
近1000亿级的市场机遇自然吸引了电力电池企业、原始设备制造商、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等各方的“力量”,进入者也通过相互合作建立了废电池回收的闭环资源模式。
自2022年以来,电池回收市场蓬勃发展。金盛新能、顺华锂业、赛德美、博萃循环、恒创瑞能、动力再生、杰成镍钴、融通高科技、金源盛、金凯循环、瑞龙科技等产业链企业相继宣布完成大额融资。威来、陕西汽车、蜂巢能源等汽车公司和电池厂都是投资者。
今年,全球领先的电力电池宁德时代正在努力布局电池回收,以邦普循环和格林美为主体,实施了大型项目和新的合作。此外,宁德时代还计划进一步扩大海外电池回收布局。目前,它正在与欧洲合作伙伴在欧洲建立多个电力电池回收站,并正在寻找在北美建立电力电池回收站的合作伙伴。
虽然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各行各业人士齐聚“下注”,但更紧迫的问题是回收能力过剩。根据西恩科技招股说明书披露的11家电池回收企业,2021年回收能力为55.1万吨,实际回收能力仅为14.6万吨。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锂电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301011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