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卖什么火什么的五菱,现在有些力不从心
在尝试了无数次自救之后,五菱终于打出了为数不多的牌。
“昨晚,我在秋名山输给了一辆五菱红光。他的速度很快,用惯性漂移……”
这样的段落一直在网上流传,但是最近可能会成为现实。
近日,五菱新车的申报图出现在工信部网站上,其尺寸和形状与之前的MINI相同 EV完全不同。这款被称为五菱星光的车身尺寸为4835/1860/1515mm,轴距为2800mm,分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在电机的祝福下,五菱想驰骋秋明山可能不再只是说说而已,但这样的产品更像是一种自助行动,而不仅仅是五菱品牌的新杰作。
曾经卖什么火什么的五菱,现在有些力不从心。7月份新能源厂商零售销售统计中,上汽通用五菱仅34811辆,同比下降13.8%,是前十名中唯一一家环比负增长的汽车公司。
这让依靠新能源国民神车火出圈的五菱脸上非常尴尬。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应该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新能源。即使在五菱销量最高的时候,比亚迪也只能暂时避开它的优势。到目前为止,比亚迪还没有生产五菱宏光MINI 类似EV的车型与之竞争。
但是随着MINI EV销量下滑,上汽通用五菱需要一款能够重新赢回市场的新能源产品。
召回风波
2020年315晚会可以说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拐点。作为合资企业中唯一一家使用中国品牌的汽车公司,其五菱和宝骏自成立以来,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经济性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其中,五菱红光和宝骏730是许多基层企业家的第一辆车,是五菱的第一款国家车型。然而,由于变速器质量问题,这些国家车型导致了大规模故障。
此后,五菱汽车多次召回,产品涵盖2017年至2021年生产的各种车型,共有200多万辆,也让上汽通用五菱从年销量200万辆的辉煌中跌落神坛。
同时,它也动摇了基于五菱汽车的MPV车型,或通常被称为“面包车”,五菱生产这种类型的汽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前身的柳州机械厂。1982年,五菱人通过仿制成功下线了第一辆“五菱”LZ110微型卡车。
从此,五菱走上了紧凑型七座车的辉煌之路,尤其是柳州五菱与上汽、通用成立合资公司后,五菱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包括五菱之光、五菱鸿图、五菱荣光等,迅速赢得了市场。
到2010年,上汽通用五菱的年销量已经达到123万辆,其中仅五菱之光车型就卖出了68万辆,稳步占领了市场。今年,五菱推出了神作五菱红光,再次创造了多项销售记录。近十年来,五菱红光在MPV市场稳步占据销售冠军的地位。
2015年,五菱红光和衍生车型帮助上汽通用五菱成为第一家年销量超过200万辆的汽车公司。此后,连续四年,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超过200万辆,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汽车公司。即使在全国汽车市场下滑的情况下,它也能逆势而上。
然而,五菱的领先地位就此结束。2019年,五菱的销量下降,年销量仅为166万辆。其中一个原因是上述变速箱故障。直到2020年315晚会曝光,五菱才做出任何反应。此外,2017年6月29日发生后,强调发生问题的车型仅为—2017年11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车型,随后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的情况下,五菱开始大规模召回,其中涉案车型最迟制造到2021年3月。
这样的问题曝光后,五菱当年的销量必然会下降。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菱的销量停留在160万辆的低谷,也是今年,五菱迅速推出了新车五菱红光MINI A00级EV车型开始加速向新能源的转型。
相信大家都知道后面的故事,MINI EV的销量在火箭式上升,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多项销量纪录,加快了A00级车型向新能源的全面转型。
但这一切的开始是一个几乎被否定的设计方案。
有心栽花不开
据五菱内部人士透露,MINI EV车型只是次要车型,内部销量爆炸并不意外。
虽然我不明白原因,但五菱还是明白了乘势而上的道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有销量,就意味着路线是对的。之后,上汽通用五菱围绕MINI展开 EV车型推出了很多衍生车,希望能乘热,但结果相当惨淡。
虽然5万AIR高配置版、7万GB版、10万敞篷版都获得了足够的热度,但并没有获得真正的销量。加法比减法更难做,尤其是如何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尽管MINI EV帮助上汽在销售方面获得了足够的声誉,但对利润贡献不大。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创造的利润仅为14.6亿元,仅占上汽整体利润的10%,尽管其销量占上汽集团的一半以上。
自2023年以来,MINI EV销量持续下滑,一方面是同类竞争产品的不断增加,使MINI EV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整个A00级市场已经饱和。据最新统计,上半年A00级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已超过99%,增长空间不大。
五菱内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推出了更大的五菱水果,进入A0级市场,但比亚迪海鸥、哪吒AYA和一系列5万-10万元的产品发布让五菱很难有MINI EV上市时的市场缺口。
特别是在这个价格范围内,消费者对功能的需求与MINI相比 EV有质的飞跃,属于既要又要,而且对价格非常敏感,毕竟成本相对MINI EV的价格是价格的两到三倍,消费者不再需要短期交通工具,而是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来看待产品。
这导致了宾果的销量没有MINI EV在上市时如此受欢迎。自上市6个月以来,销量没有明显增长。除了4月份明显的环比增长外,其余时间保持在1.5万辆的月销量,并没有成为热门车型。
此时离开小米的周回归,直接担任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业务部副总经理。除了销量,周五菱在互联网上的人气确实上升了很多。
离开不到一年,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去大型互联网工厂深造。回归后,周深了解互联网汽车制造的传播方式,并迅速成为继李翔之后的第二位微博营销专家。
周回归后,完成了许多重大事件。首先,我们将继续促进五菱与大疆汽车的合作,并希望推出低成本的智能驾驶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在宝骏云上进行了测试。
其次,宝骏悦也上市了,类似于越野神车吉姆尼的外观,让这款车在上市前充满了话题。其次,周和网友在网上频繁互动这款车,推出了很多特殊的外观部件,甚至开发了一套特殊的外部汽油增程器,让这款车在上市前充满热度。
然而,在过去三个月的上市中,悦也的销量并没有创造神话。截至7月底,总销量仅为11077辆,月销量仅为5000辆左右。至于能否在A00级车型整体下滑的趋势下保持销量,还需要观望。
第三是宝骏云最近上市。这款A0车型可以说与比亚迪海豚的产品定位高度一致,在多维参数上优于比亚迪,而且上市前还有一个口号可以在上海上牌,真的能吸引很多关注。毕竟上海对纯电动新能源车型的限制是因为MINI EV的热销,一辆3万元的小车就能享受到和花近10万元的燃油车一样的便利,真的有点不合适。
可以看出,五菱在MININI中 EV走红后确实做了很多动作,尤其是销量大幅下滑后,也开始了更大的转型,但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大部分产品还在吃紧凑型车型的红利,没有形成独特的产品护城河。尤其是其他品牌加入竞争后,五菱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特别是在技术层面,比亚迪等三电自主研发品牌缺乏优势,情况非常不利。
因此,五菱迫切需要新的产品突破点来挽救销量下滑和利润微薄。
上面提到的五菱星光,以B级车为新的突破点。
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突破利润,五菱需要高端车型,任何成功的汽车品牌都有B级车可以支持排名和销售,如大众帕萨特、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等车型是其品牌实力的重要体现。
上汽通用五菱在过去的20年里一直缺乏灵魂级的高端产品。五菱佳辰、星辰、星驰、凯捷等燃油车时代推出的产品也表现不佳,特别是为了反映高端银标凯捷的销量长期保持在1000辆的低水平。
迫切需要利用新能源浪潮来促进高端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产品销售下降的时候,保持碳积分也需要创造更多的利润。
其次,除了汽车,五菱没有太多的选择。SUV市场在之前的高中已经尝试过了,但并没有成功。MPV市场是五菱的最后一个产品,必须充分确定才能敢于操作,剩下的只有汽车。
从B级车的突破也是五菱给消费者的一种新鲜感。毕竟,电影中所有的汽车都在著名的秋山上奔跑,这将不可避免地保持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并将其转化为真正的订单。
然而,星光能否成为五菱的下一款神车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从目前流出的产品数据来看,这款车并没有充分的亮点,甚至没有提到是否使用大疆的辅助驾驶系统。毕竟,软件功能也是高端产品中必要的竞争点,除了硬件。
五菱是上山的人,还是下山的神,就看周有没有能力让这辆B级车出来了。
原创文章,作者:BusinessCar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2219115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