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新能源汽车行业周报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截至8月4日,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26.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24.835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国产粗颗粒)平均价格为24.6万元/吨,工业级氢氧化锂平均价格为22.7万元/吨。
在三元材料方面,523多晶、523单晶、622多晶、811多晶(动力型)均价分别为每吨20.25、21.85、22.2、25.35万元。期货方面,周五广期碳酸锂主力(2401合约)收盘价为每吨228950元,持仓10314手。
01
机构观点
本周东莞证券(含个股)的观点:
乘用车联合会初步计算,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保持快速增长,环比略有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目前,国家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叠加式汽车市场即将进入消费旺季,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上升。
在产业链方面,下游需求的复苏并不明显。本周锂盐价格继续下跌,产业链整体价格疲软稳定。经过持续的去库存,动力电池库存基本消耗到合理的水平,等待汽车市场旺季的到来,推动产业链生产的恢复。目前,该行业的估值处于近三年的底部,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企业的配置价值逐渐显现。
建议关注上游成本下降带来产业链利润重构的电池环节;新技术驱动需求增量环节的电池技术迭代继续解释;政策推动的充电桩环节。重点目标:宁德时代、BYD、科达利。
本周东方证券的观点:
产业链去库存基本结束,产业利润拐点即将到来。第一季度产业链疲软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链发展节奏受短期外部因素影响:
1)车厂和电池环节价格下跌,导致行业进入通缩周期;
2)碳酸锂叠加预期将带动行业进入去库存和低库存状态;
3)担心第一季度报告和其他板块吸血,导致资金撤离或观望。目前,每个企业的月度排产和第一季度报告都反映了产业链去库存的结束。目前,碳酸锂价格也已停止下跌和上涨,预计将改变整个产业链的预期,一些环节将反向进入成本上涨过程。例如,六氟磷酸锂和磷酸铁锂的价格已经上涨,早期资产端受损的公司将迎来修复。产业链一般生产下降,持续降价的黑暗时刻已经过去,成交量、价格和运营已经进入稳定和良好的阶段。
各环节利润差异化,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显现。在早期行业利润的底部区间,各环节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二线制造商供需不稳定,数量影响较大,另一方面降价对高成本产能的压力较大,部分企业面临亏损;龙头企业经过多轮产业周期淬炼,凭借成本优势表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
02
宏观事件
(1)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1620万辆
据中新社报道,7月31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林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16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份额、所有权均创历史新高。李春林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为1324.8万辆,1323.9万辆,同比增长9.3%和9.8%。在第一季度汽车产销同比下降的情况下,第二季度汽车产销明显恢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成为最大亮点。
李春林指出,从产销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从市场份额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汽车销量的28.3%,近30%,比2022年增长2.7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16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份额、所有权均创历史新高。
(2)深圳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
财经网汽车新闻,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深圳市加快建设》“新一代世界级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全球汽车“含深量”汽车工业产值大幅提升,达到万亿级。
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引进多家汽车及关键部件企业,引导多家传统ICT企业拓展汽车电子,发展多家生产模式创新企业,探索建设数字汽车城市,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拥有量达到13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70%,居全国前列。拓展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氢燃料电池、替代燃料等技术和产品商业化,努力打造公共领域车辆综合电气化试点试点城市,试点统一设计运营服务标准。
(3)全国近90%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据《中国质量报》援引新华社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593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占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89.48%。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郭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公路服务区已建成1.859万个充电桩,覆盖2.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从今年假期的保障来看,各地服务区的充电排队现象有所改善。
“但我们也发现,有时公众无法有效地了解充电设施的设置和实时使用,导致不同服务区的充电设施繁忙。”郭胜表示,下一步将部署地方政府预测旅游和充电需求,制定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计划,布局移动应急充电设备,及时发布服务区交通流量和充电排队,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工作。
03
行业新闻
(1)新能源汽车涉水真的安全吗?
日报消息,近日,一辆电动出租车“漂”过积水路面的视频在网上流传,震惊了一群燃油车主。很多网友直呼“车船税”没有白交。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涉水能力的讨论。很多车主问:电动车涉水比燃油车安全吗?浸泡后电池会漏电吗?如何赔偿保险赔偿?
业内人士提醒车主,并非所有电动车型的部件都有能力参与“深水”,水位过高也可能导致水渗入车内,损坏内部或其他电子电路。如果车辆不小心掉进水坑,长时间浸泡也会导致短路。此外,售后顾问提醒消费者,2021年12月14日以后投保的新能源汽车是专属汽车保险,如暴雨泡水等。‘三电’可以赔偿系统损坏。事故发生后,不要试图移动车辆或启动车辆,应及时报告并拍照,并办理索赔手续。有些车辆有自动启停功能,必须提前关闭。一旦发现是二次点火造成的损坏,不属于保险公司的赔偿范围。
(2)欧洲电动汽车发展趋势良好 6月份电动汽车销量首超柴油车
据《人民日报》报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日益完善的汽车供应链,今年6月,欧洲电动汽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柴油车,达到15.8万辆,市场占15.1%,较去年同期增长4%。欧洲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过渡取得了新的进展。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今年6月,法国电动汽车的注册量几乎是柴油汽车的两倍;英国电动汽车销量超过3.1万辆,远远超过6200辆柴油汽车;德国电动汽车销量远远超过柴油汽车;虽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电动汽车销量不超过柴油汽车,但也在快速增长。
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积极进入欧洲市场。根据国际能源署4月份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2年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16%从中国进口,其中3款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从中国进口。此外,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及零部件出口占全球份额的35%以上。欧洲正在扩大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许多中国汽车公司正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电池等零部件贸易。
(3)研究:美国大多数电动汽车的充电成本高于油车
根据安德森经济集团发布的一项研究,许多电动汽车在北美市场的充电成本仍然高于他们为油车加油的成本。研究表明,不同的型号对充电和加油的成本有不同的影响。对于卡车来说,加油和充电成本接近;对于入门级中档车和SUV,在家或公共场所充电的成本高于加油;豪华车和SUV介于两者之间。如果在家充电,可能比加油便宜,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充电,则比加油贵。
据报道,研究是基于美国最新的汽油和居民用电、商业充电、油车和电动汽车税收、燃油经济性等信息,计算每100英里(约160公里)的加油和充电成本。
04
公司动态
(1)捷达或购买零跑技术平台?零跑表示“不予置评”
据《21世纪商业先驱报》报道,8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捷达品牌正在与零跑汽车谈判合作容为一汽-大众或“买断”零跑车的某一代平台技术。如果达成合作,捷达将专注于经济型电动汽车市场,并模仿一汽奥迪将营销公司迁往杭州。零跑车告诉媒体“不予置评”,截至媒体发布时,一汽-大众和捷达都没有回应。
事实上,早在7月中旬,就有传言称,一些海外企业正在与零跑车谈判技术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零运行布局在三电、智能驾驶、驾驶舱等智能汽车核心领域,技术输出有望成为公司在整车销售之外的第二个利润来源。对此消息,零跑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证实,两家公司目前有车辆技术和整个车身技术架构的授权。零跑车有能力输出单个核心部件和车辆结构,这将成为未来零跑车新的商业模式和利润增长点。
(2)特斯拉在中国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和Model X电动汽车安全带存在隐患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最近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媒体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了解到,特斯拉从现在起召回部分进口车型,生产日期为2023年2月5日至5月16日 S和Model 共有234辆X电动汽车。召回的原因是第一排座椅安全带和预紧器在生产环节或售后维护过程中被拆除,安全带可能不会按照设计规范与预紧器锚点连接。如果车辆发生碰撞,安全带可能无法起到设计的约束作用,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2023年1月17日至7月11日,特斯拉还将召回部分进口Model的生产日期 S和Model X电动汽车共有37辆。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前视摄像头安装不符合俯仰角设计要求,导致部分主动安全功能无法正常启用,无法向驾驶员发出相应提醒,存在安全隐患。
(3)斯巴鲁提出了新的目标:到2030年,纯电动汽车占全球销量的近一半
界面新闻援引外部信源的报道称,斯巴鲁2日发布了新目标,力争2030年纯电动汽车(EV)包括汽油车在内的全球销量达到60万辆,占总销量的50%。斯巴鲁之前的目标是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V)其中40%,但针对EV转型的全球趋势,目标提高了。预计到2030年左右,对电气化生产开发的投资将达到1.5万亿日元。
在美国的主要市场上,斯巴鲁努力销售40万辆EV,超过总销量的一半。斯巴鲁还计划在2027-2028年左右在美国开始本地化生产。至于以美国为中心销售的EV车型,斯巴鲁计划到2026年底推出4款SUV,到2028年底再投资4款。
05
二级市场
关键指标
产业链估值
毛利净利
ROE与ROA
06
原材料价格
1、锂化合物现货价格
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价格趋势
本周广期碳酸锂主合同分时图
2、正极材料和原辅材料的价格
3、天然石墨现货价格
4、电解液价格
电解液(三元动力)价格趋势
电解液(磷酸铁锂)价格趋势
-End-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8/081211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