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品牌进入中国35年,在燃油车时代市场表现良好,被称为豪华车“BBA”中的“A“,与奔驰和宝马并肩,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奥迪品牌越来越无能为力,不仅销量低,而且存在感差,新能源产品严重“适应”。
让我们来看看奥迪新能源车型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业绩。根据乘客联合会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奥迪有五辆车有销售数据,特别是Q4 e-tron累计销量8982辆,Q5 e-tron销量为2119辆,A6L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为1421辆,e-tron销量229辆,Q29辆 e-销量98辆tron。
2023年上半年奥迪新能源车型销量有多差?所有车型总销量超过1万辆。与热销的比亚迪海豚相比,过去6月份的月销量为26408辆,也就是说,奥迪品牌半年内所有新能源车型的销量都不如比亚迪汽车的月销量高。正是如此糟糕的市场表现,奥迪品牌寻求变革。
奥迪目前的新能源技术水平,首先没有专业的电动汽车平台,其电动汽车是大众集团电动平台,在燃料汽车时代可能差距不大,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显然奥迪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导致销售低迷。
当然,奥迪也有新能源汽车计划,计划在2024年推出基于PPE平台的电动汽车产品,2025年,奥迪将在中国提供5款本地纯电动汽车,世界将提供约30辆新能源汽车,2026年将有SSP车辆架构,但奥迪显然对这样的计划没有太大的信心,需要寻找合作伙伴,以加快产品的研发和交付。
那么,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技术是什么呢?根据上汽集团披露的信息,上汽集团目前拥有“上汽星云”纯电力专属系统平台、“上汽珠穆朗玛峰”油电一体化车辆结构、“上汽星河”电氢一体化车辆结构三个车辆技术基础。
此外,上汽集团还拥有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银河”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四个关键系统技术基础。
目前,上汽集团利用“上汽星云”打造的智己汽车、飞凡汽车和MG品牌已经推出了一些产品。然而,据说上述三家汽车公司的销售市场表现并不是很好。
乘客联合会数据显示,在过去的6月份,智己L7销量为59辆,智己LS7销量为1948辆;飞凡R7销量为168辆,飞凡F7销量为2305辆;MG MULAN销量为290辆。也就是说,6月份上汽自主三大品牌新能源车型总销量为4770辆,仍不如比亚迪汽车高。这是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支持下新能源车型的市场表现。
奥迪没有专业的纯电动新能源平台,虽然上汽集团有技术和平台,但市场销售业绩一言难尽。奥迪 上汽的合作能成功吗?产品能获得市场销售吗?目前喜忧参半!大家都说呢?
以上是奥迪与上汽集团两家汽车公司合作的真实情况。奥迪的销量能挽回吗?让我们在评论区谈谈!
原创文章,作者:玩车专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42110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