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力斯集团有限公司披露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的业绩预测。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13.9亿元至-12.5亿元;扣除非营业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19.3亿元至-18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赛力斯表示,第一季度汽车行业的推广导致了用户的观望情绪。用户预计M5智能驾驶版将在第二季度发布,这将对现有车型的销售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该公司上半年的销售额没有达到预期。
诚然,上半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打乱了问界原有的销售计划。
年初,降价后的特斯拉Model Y已经和问界M5处于同一价格范围,优秀的品牌力和产品力挤压了问界M5的生存空间。
2月,理想推出中大型SUV理想L7,起价31.98万元,未来几个月自行车月销量突破1万元。这无疑给同级竞争对手M7带来了打击。
由此可见,对手的降价和强劲的产出确实影响了问界的销量,但这并不是问界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降价。特斯拉、比亚迪和广汽埃安的销量没有受到影响,而是迎来了一波销量高峰,而紧跟特斯拉降价步伐的问世界却陷入了低迷。
当然,也不排除有用户在等待M5智能驾驶版,但也要看到赛力斯今年上半年的市场表现非常黯淡。
根据官方财务报告,1-6月,赛力斯集团汽车产品累计销量为9.22万辆,同比下降26.66%。其中,备受关注的赛力斯汽车(AITO问界)销量为2.58万辆,明显低于去年8-10月销量超过1万辆。
显然,降价和消费者的观望并不能完全解释赛力斯的财务报告损失。缺乏竞争力导致的市场表现不佳是根本原因。
与特斯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和广汽埃安丰富的产品线相比,问界本身并没有独特的产品亮点,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华为的智能技术。
但华为并不能保证世界的辉煌一生。
不可否认,在上市之初,问界确实凭借华为的吸引力收获了一波销售浪潮。然而,随着理性消费者的回归,华为“金字招牌”的魔力逐渐减弱,问界自身的产品特点不足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汽车。
但有媒体报道称,问界自行车价格的10%归华为所有。按照问界车型平均价格30万元计算,问界每卖一辆新车就要向华为转让3万元。
回顾赛力斯宣布的第二次销售下降的原因,“由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保持了高研发投资,并继续引进研发和技术人才,研发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人们不禁想到了两条新闻。
首先,根据赛力斯2022年的财务报告,其年研发投资为31.06亿元;AITO核心研发投资超过120亿元; 3000 核心技术专利超过项目 300 项目发明专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问世界的研发投资并不小。余承东还透露,M7投资超过5亿元,更多的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如车身结构部件重新开模,甚至改造焊接生产线,部分车身结构采用行业最强的潜艇高强度钢等。
但网友并没有为这笔高达5亿元的费用买单。“东风小康味还是5万元”、“30万辆车的外观有脸开出来?等言论不绝于耳。
第二,前段时间有传言说“问世界很多工作人员换小米”,间接说明内部员工对问世界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市场普遍对问世界不乐观。
近几个月来,问世界“独立门户”,想开的赛力斯也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车型蓝电E5。这也意味着赛力斯正在摆脱华为的约束,未来可能会专注于走自己的路。
(图片来自网络 侵权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车门视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42110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