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近日,一位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3在中国定价截图爆火网络。据报道,目前国内ID.3的价格是德国的两倍多,这也引起了许多德国当地人的不满!目前,德国本土公众 ID.3 售价近4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2万元,而国内售价仅11.98万元,折合欧元约1.5万欧元。同样的车型,德国消费者比中国消费者支付2.5万欧元(约20万元)。德国网民非常生气,认为大众汽车正在取笑德国消费者。

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同样的车型在国内比外卖便宜,这对中国消费者来说真的很新鲜。

我还记得在燃料汽车时代,许多进口汽车在引入国内市场后价值飙升,价格翻了一番。其中,丰田埃尔法是进口汽车价格的绝对代表,其在日本价格不到50万元,但在中国其指导价格接近90万元,想提高价格20万元,翻倍在中国销售可以说是一群中国消费者作为不公正的头。

然而,随着中国独立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独立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车型产品力量逐渐超越国外品牌,不仅配置更高,价格“卷”起飞,使许多外国汽车公司在定价中出现“反向定价”现象。

“反向定价”的初见端倪

事实上,根据进口豪华车在中国和北美的价格比较图片,不仅大众出现了“反向定价”现象。由此可见,特斯拉的定价政策也是如此。

从下图不难发现,在传统燃料汽车领域,进口豪华车型在中国的价格普遍高于其在北美的价格,中国的一些车型甚至是北美的两倍多。

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只有特斯拉反其道而行之,其两款最畅销的Model车型 3.Y在北美的价格比中国贵。事实上,美国的特斯拉不仅比中国贵,而且据报道,这两款特斯拉汽车在中国的价格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低的。

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参考上图Model 3.从世界各国的最低起价来看,特斯拉曾在中国大陆使用model。 3的起价一度降至22.99万元,是世界上最低的。

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回到大众,这次ID.这个系列似乎想在中国市场上破釜沉舟。

据悉,上汽大众 ID.3 这是一款折扣最高的车型,在江浙沪地区最高折扣幅度可达4.3万元,折扣后起价仅为11.98万元。根据电话联系北京地区的上汽大众4S店,北京地区的一些4S店提供额外的2000元折扣,即ID.3价格已降至11.7万元左右(店内需要保险,提前5000元多退少补)。

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此外,4S店的销售人员还告知目前的ID.3系列车型的销售状况非常火爆,该店近半个月销售了30多个ID.3.库存车型即将售罄。售罄后,商店的ID.3.车型价格将回到制造商的指导价格,取消商店现金折扣。

特斯拉和大众开启这波“反向定价”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这很简单,因为在中国市场,独立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在产品实力和成本性能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外国品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果外国品牌想在中国销售,他们只能与独立品牌开始价格战。事实上,这很简单,因为在中国市场,独立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在产品实力和成本性能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外国品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果外国品牌想在中国销售,他们只能与独立品牌开始价格战。这种“反向定价”的最终结果是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购买更具成本效益的配置产品。

走出国门,卖出自信!

目前,独立品牌在新能源轨道“弯道超车”已初步取得成效,不仅让许多合资品牌在中国采取“反向定价”销售政策,一些独立品牌出口海外,虽然海外定价远高于国内定价,但取得了相当好的销售业绩,出国,销售信心!

据乘联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5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0%。

随着汽车出口量的增加,出口汽车的价格也在上涨。五年前,自主品牌出口汽车的平均售价为1.29万美元。现在出口汽车的单价已经上升到2万美元/辆的门槛,涨幅超过55%。

过去,中国汽车的主要目的地是拉丁美洲、非洲和其他贫困地区。现在中国汽车已经深入欧洲腹地,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可以在英国、比利时、德国和瑞典的街道上看到。

根据毕马威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梦想欧洲》报告,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平均出口价格为5000美元,2022年增至2.2万美元,其中欧洲平均出口价格为3万美元,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平均出口价格。

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众所周知,BYD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领导者,其车型BYD元plus在国内价格为13.18-15.98万元,出口到澳大利亚后,起价上升至44990澳元,换算为20.41万元,高于7.23万元。

除了比亚迪,小鹏 P7i 国内指导价为 20.99-33.99 出口到欧洲后,价格为1万元 4.999-6.999 万欧元,约合 36-51 比国外贵一万元左右 15 万人民币。蔚来 ET5 国内指导价为 29.80-35.60 但其在欧洲的整车起价为1万元 6 一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 45.9 一万元,整整贵出十几万元。

德国网友怒喷大众ID

作为自主品牌出口量最大的上汽集团,其MG MULAN在中国的售价约为14万元,在英国的售价约为21万元,在德国的售价约为18万元。

三十年来,河东三十年来,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当今电气化趋势下成功“弯道超车”。凭借中国完善的产业体系、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和先进的新能源技术,独立品牌新能源车型获得了更强的产品信心,也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被迫减少,“反向定价”和国内汽车出口海外价值倍增也证实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律。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202110389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