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年中成绩出炉:小而美拔头筹、顶流遇水逆 躺赢时代已结束

基金年中成绩出炉:小而美拔头筹、顶流遇水逆 躺赢时代已结束

下半年风往哪吹?

作者:业文

编辑:钧杰

风品:闻道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风永不停息,变化的是风向,不变的是资本逐利性。

白马过隙,转眼2023年已过半。总结主动权益基金的成绩单,一句话概括有人欢喜有人愁。

据经济观察报统计,截至6月29日,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0.87%。另据财联社统计,共有2296只主动权益基金上半年回报为负,占比56.43%,482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跌幅超10%,17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跌超20%。

01

美林时钟下热点切换

船小好调头

1770只主动权益基金取得了正收益,120只收益率超20%,8只超50%。

其中,诺德新生活以绝对优势成为收益冠军,今年以来回报达75.07%,但一季报披露其基金管理规模仅0.53亿。

大摩沪港深精选今年以来净值下跌27.34%,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亏损幅最大的产品,一季报披露管理规模2.49亿元。

深入一度,诺德新生活前十大重仓股以AI为主,大摩沪港深精选则以医药股为主。二者收益相差102.41%。

这也非两家之别。从行业看,重仓AI相关板块的基金多是市场赢家,净值一路“狂飙”。而专注消费、医药、新能源赛道基金则大幅跑输指数,业绩处于垫底区域。

以医药板块为例,曾经的高热度不再,板块整体震荡下行,除了恒瑞医药与中药龙头股走势坚挺外,昔日基金抱团的明星股普遍跌幅较大。

显然,美林时钟效应下,把握热点轮动、周期调仓仍是一个技术活。投资不看名气规模,只认前瞻性、敏感度、敬畏心。

放眼整体表现较平淡的A股市场,人工智能板块风景这边独好,是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

不过,围绕AI大模型展开的算力、应用、场景等一系列概念,标的公司多以中小市值为主,相比规模大基金,不少中小基金借助灵活性、敏锐度吃到了红利,堪称小而美。比如诺德基金与东吴基金各有2只产品涨幅在70%以上,四只基金均布局了人工智能相关股票。

其中,诺德基金旗下的诺德新生活A、诺德新生活C上半年均涨75.07%,现任基金经理为周建胜。两基金成立于2019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7.93%、57.93%。

东吴基金方面,东吴移动互联A、东吴移动互联C上半年分别上涨71.64%、71.47%。2只基金目前均由基金经理刘元海掌舵,同时,其管理的东吴新趋势价值线混合上半年涨幅也达66.41%。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刘元海共掌管五只基金总规模5.79亿元。相比周建胜偏爱的数字经济,刘元海配置上以TMT为主,其年初曾判断2023年科技业可能存在较大投资机会。

证券市场从业人士杨柳对铑财表示,小规模基金资金操作具备灵活优势,资金量小让基金买卖操作更加灵活,也更方便基金经理做集中配置,通过押注单一赛道或者投资小盘股等方式,业绩容易短期大放异彩。

相比之下,规模较大的基金,上半年表现普遍不佳,众多明星基金经理在管基金收益率跑输指数。水逆背后,有何同与不同?铑财带你一看究竟。

02

“顶流”葛兰跌落神坛

何时走出水逆?

据财联社统计,2023上半年百亿规模基金仅三成录得正收益,七成负收益。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共有55只“百亿”规模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为-5.34%。仅有15只年内取得正收益。

买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这是不少基民的共识。作为产品管理者和投资决策者,基金经理直接影响着投资收益。也基于此,明星基金经理人往往圈粉无数,其买卖动向一直是市场焦点。

考量在于,2023上半年,A股明星基金经理人业绩表现普遍不佳。即使葛兰、刘格菘、刘彦春这样的顶流也跌落神坛,产品中不乏净值跌幅超10%的,整体收益率不及百亿规模收益平均线。

以葛兰在管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为例,上半年积累下跌超15%,一季报披露基金规模279.65亿元。中欧医疗创新股票C甚至累计跌幅超20%,一季报披露基金规模52.26亿元。

据天天基金网,葛兰目前在管基金数量超过9只,管理规模达844.40亿元。拉长时间线,2020年开始,葛兰管理的多只基金在职回报跌幅均超30%。

基金年中成绩出炉:小而美拔头筹、顶流遇水逆 躺赢时代已结束

追其原因,还是受深度布局的医疗赛道所累,2020年开始该板块进入调整周期,2023年更是跌幅加剧。

导致“黄金赛道”低迷的原因有两方面。

政策面上,集采常态化、持续扩围,波及很多市场热衷的细分赛道,导致对企业短期业绩的担忧。市场面上,医疗医药业历经了2020年、2021年单边上涨行情,市场累积了较多的获利盘,基金扎堆抱团,让板块交易过于拥挤,市场担忧踩踏的出现。

随着业绩降温,葛兰市场号召力似有弱化迹象。2022年初支付宝的金选榜单上,中欧基金经理葛兰所管理的产品被隐藏起来,其中包括代表产品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

虽然事后支付宝、中欧基金对此均作出解释回应,然从后续表现看公募一姐地位动摇却是不争事实。进入2023年后,支付宝更曾选择与葛兰“分道扬镳”。

2023年4月,据蓝鲸财经,蚂蚁基金公告称,因超额表现偏离金选标准,自2023年4月,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将于近期调出金选医药赛道。

据报道,中欧医疗健康持有人接到平台通知:“你持有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2022年10月超额收益表现偏离金选标准,金选团队已调研并密切追踪表现。截至2023年3月基金表现仍然偏离,金选团队近期再次调研,经综合考量后,基于审慎原则,本基金将于近期调出金选医药赛道”。

平心而论,蚂蚁与葛兰称得上互相成就、惺惺相惜。2021年2季度,蚂蚁在非货基金销售上,成为业内第一个规模破万亿的代销机构。葛兰则借助支付宝超级流量,迅速跻身医药女神、基金一姐,管理规模一度破千亿。

当然,毕竟是万亿级的大赛道,蚂蚁基金认为,医药赛道当前景气度略有提升;整体医药板块估值依旧在历史较低水平,叠加政策环境改善,对医药行业长期表现保持看多。

上述判断有迹可循。7月4日,医保局发布了《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华宝医疗ETF基金经理胡洁认为,结合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医疗耗材集采政策的边际缓和信号,医保局最严控费时代基本过去,后面无论国谈还是集采规则的制订都会更加科学理性,也会更加从支持产业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这对整个医药板块都是重大利好。

没错,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国民就医需求的品质提升,医药板块中长期的成长逻辑仍然扎实,依旧是长坡赛道。尤其伴随板块持续回调,估值再次逼近十年来低点,市场反攻修复情绪也在加强。

单从此看,葛兰仍有扬眉吐气的机会。只是何时结束水逆、以何姿态、付出怎样代价结束,仍要打个问号。

03

持续押注VS过剩隐忧

刘格菘几多胜算

相比医疗赛道的复杂观望,仍处“风口”的新能源同样烈火烹油,让“顶流”刘格菘有些受伤。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一季度刘格菘在管9只基金,合计在管526.49亿元,上半年跌幅多集中在15%—20%区间。

以百亿级别的封闭基金、广发行业严选三年为例,一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在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上。其中光伏相关股票合计持仓占比超35%,可见刘格菘的钟情程度。

据天天基金网,广发严选封闭基金运营已接近2年,距离开放期还有1年多时间,然累计跌幅已达40%。

基金年中成绩出炉:小而美拔头筹、顶流遇水逆 躺赢时代已结束

玩味的是,面对如此损失,刘格菘继续选择加码光伏赛道。

6月2日,天合光能公告显示,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较一季度末加仓279.26万股,持股数达1812.57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近期资本动作不断。先是5月26日解禁后,大股东公布高达50亿的减持计划,随后6月底公司再抛百亿规模融资计划。

铑财在《天合光能股价连跌 仅是股东减持惹得祸?》一文中做了详细说明。加之此次百亿融资,天合光能上市仅三年时间累计募资规模超800亿,而截至7月13日天合光能总市值才838亿。

缺钱的不止天合光能一家,据证券日报统计,2023上半年光伏业60家企业发起近2000亿元融资。

其中,45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融资1157.69亿元,11家发布可转债融资530.68亿元,3只新股上市融资46.59亿元。此外,隆基绿能拟发行GDR募资不超199.96亿元。

大手笔募资背后,是规模扩张。据国际能源网统计,仅2023年一季度,光伏业便有22个项目开工、14个项目投产,50个项目签约,涉及投资金额2343亿元。

只是,再热的赛道也有承载限度。一旦投资过旺、产能过剩、去化不利,从业者又将何去何从。

不算多苛求。硅片为首的光伏产品价已出现震荡下跌,除了之前涨的太猛适时回调,一些龙头企业的库存增加更值警惕。如隆基绿能2023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存货达225.41亿元,2022年末为193.18亿元,单季环比增长16.68%。

二季度,隆基绿能股价累跌27%,年内市值已蒸发近千亿元。而隆基绿能一季报显示,刘格菘管理的广发科技先锋持有2667.08万股,是持有隆基绿能股份数量最多的主动权益产品。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医药业、光伏业都是长坡赛道,“AII风格”是百亿级基金常规操作,明星基金经理们通过集中押注某一风口赛道,来产生群聚效应,实现名利双收。但痴迷依靠押注风口来扩规模赚管理费的也不少见。往往因基金规模太大,面临“船大掉头难”难题。同时扎堆押宝也让板块回调概率及波动幅度加大,进而在风口转变切换间快速跌落。

04

公募“降费风 ”来了

躺赚时代渐行渐远

一边闷声发财,一边亏损,这种“旱涝保收”自然引发舆论质疑、不可持续。基金与基民是鱼水关系,唯有水美鱼肥、双方共赢才能打造出持续生态。

要知道,投资者看似宽容大度,可一旦冷酷起来连声再见都不会有,毕竟市场最不缺的就是选择。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珍惜信任羽毛从不是一句空话。

2023上半年“AII风格”的基金经理们依旧在等风来,但不合理的管理费制度却将要改变了。

2023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具体举措包括: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等。

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1.2%、0.2%;部分头部机构已公告旗下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降费前,国内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为1.6%。

而这或仅是一个变革开始。据证监会表示,随着各项改革措施渐次落地,公募基金收费模式不断优化,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将较2022年下降约26%。

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下线、管理费率集体下调背后,是基金发行遭遇缩水的困境。

据Choice 数据统计,2023 上半年新成立基金 613 只,发行份额 5286.3 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 142 只,发行份额 620.39 亿份;混合型基金 199 只,发行份额 1087.62 亿份。新成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 8.68 亿份,为 2017 下半年以来新低。

在铑财看来,基金是证券投资市场的重要力量,发行份额缩水,显然不利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此番费率改革让利于基民、将压力传递到了基金管理方,强化赛马机制、良币效应提升了投资者信心,也意味着基金业躺赢时代渐行渐远。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下半年市场风格可能发生一定切换,业绩优良的好公司可能有估值提升的机会,很多这类股票之前跌幅较大。而下半年如能出台一揽子稳经济增长的政策,经济复苏力度提高的话,这些股票估值都有望提升。

的确,美林时钟效应告诉我们,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特点轮动周期切换中,对坚守长坡赛道的明星经理人而言,一时得失不算什么。只有持续坚守有价值的企业,总能吃到时间复利。

巴菲特曾说,复利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综合各方报道看,这位股神60余年的投资经历中,年化收益率也约为20%左右。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经理崔宸龙认为,“很难抓住短期快速行情”是大规模基金的劣势。而优势在于,由于交易客观限制,基金经理往往不太会参与短期博弈行情,更以长期思维为主,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变得更强。

正所谓善弈者通盘无妙手,投资就像一场长跑,考验的是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力。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 成立不到7年的时间里,累计收益率达118.00%,刘格菘广发创新升级混合成立刚过6年,累计收益率达106.57% 。

单从此看,投资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长途马拉松,一时得失不论英雄。一些基金经理人的激进风格、躺赢思维要变,而广大投资者的回报预期、理性成熟度也要调整。

姑且让子弹再飞远一些,且看2023全年成绩单。

本文为铑财原创

原创文章,作者:铑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151610242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