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汽车行业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些符合人们的预期,有些超出了想象。汽车行业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并贡献了许多亮点。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挑战了理性和非理性竞争的边界和底线。
文|柳燕
2023年弹指过半,转眼间就到了最后一天。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汽车圈发生了很多事情,有的可能符合人们的预测,有的超出了想象。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带来创新活力和活力,带来压力和挑战。今年上半年,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国内经济运行恢复良好,政策效应继续释放。但需求限制依然存在,疫后市场恢复缓慢。 尽管汽车工业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但它们仍然表现出强大的韧性“10大”贡献了许多亮点。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突出了变革的洪流“卷”千堆雪汇成汹涌的巨浪,冲击着行业的每一条链条,不断挑战着理性与非理性竞争的边界和底线。一周前,笔者在个人视频号《柳岩谈品牌》中发布了一段短视频,结合栏目定位,立足行业视角,聚焦品牌和市场表现,盘点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十大事件。根据一些老读者的反馈,整理成文字版,供业内外人士参考。
1
政策继续加码,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频增
今年上半年,国家政策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的巩固和扩大力度,从对企业端的支持到对消费者端的推动。仅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5月9日,生态环境部等五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六项排放标准的公告》。国家六项排放标准将在6B阶段全面实施,部分车型将有半年的销售过渡期;6月20日,财政部等三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将减免政策再次延长四年至2027年,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优化市场环境,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2
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
渗透率再创新高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继续增长。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94万辆,5个月近300万辆,同比增长46.8%,渗透率27.7%,其中5月份单月超过30%,继续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亮点。
3
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成为最大的出口国
今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继2022年以311万辆出口超过德国之后,基于目前的数据,已超过日本汽车第一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超过25%,同比增长1.6倍,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撑。
4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
稳步上升,累计超过50%
从1月到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总销量达到478.1万辆,同比增长22.7%,远远超过乘用车行业平均增长10.7%。前五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平均市场份额达到53.1%,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2个百分点。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在2020年为38.4%,在2021年为44.4%,在2022年为49.9%。就连年不断上升的市场份额而言,中国品牌向上发展的成就是可圈可点的。
5
第一季度,降价促销浪潮席卷了中国汽车市场
3月初,湖北省东风系车型降价促销活动迅速演变为蔓延到全国的促销巨浪。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当月内,就有40多个汽车品牌的数百款车型参与其中,并依靠当地、制造商补贴或经销商降价,“以价换量”争抢订单。这一轮的促销浪潮是前所未有的,但并没有带来预期的销售增长。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推广,市场应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6
上海车展引领全球汽车工业
全面拥抱新时代
2023年第20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28日圆满闭幕,为期10天。本次车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全球首发车1413辆,国内外观众90多万。媒体每两天举行151次新闻发布会,新能源新车数量首次超过燃油车数量。其主题“拥抱汽车工业的新时代”这次车展充分体现了划时代的意义。上海车展作为产业变革发展的缩影,充分展示了汽车产业进入新时代的格局重塑,代表了世界顶级汽车盛宴。而外企本土化和中企国际化的双向奔赴,也开启了以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为导向的新时代。
7
车市“淘汰赛”加剧,
企业“裁员潮”突出降本压力
整车故事不断,重庆力帆100%持有的河南力帆新能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前老乐龙头企业雷丁汽车申请破产;三菱汽车在3月份宣布停止在中国生产新车后尚未恢复生产;新车制造力量天际、爱驰等负面信息相继曝光;在流通领域,庞大集团接到监管部门的要求,准备退市,前汽车经销商的第一股退市结束没有悬念;与此同时,汽车公司裁员的消息层出不穷,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应对淘汰赛的核心需求。
8
协调发展高水平竞合,
吉利长安演绎牵手合作的故事
协调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今年上半年,产业链生态系统企业跨境合作的消息随处可见。尽管如此,5月9日,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仍以重新新闻爆炸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讨论,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肯定和祝福,被认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高强度竞争、企业高水平竞争的经典案例,被赞扬为“这就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品牌应该是什么样子”。据悉,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动力、海外拓展、旅游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后续进展值得期待。
9
公开“掀桌子”,比亚迪被长城举报
与上一个相比,这个事件的绘画风格发生了突变。5月25日,长城汽车正式发表声明,称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材料,就比亚迪秦PLUS提交材料 DM-i、宋PLUS DM-我用常压油箱举报了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同一天,比亚迪做出了快速回应,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目前还没有定论两家头部民营车企之间的是非曲直,但媒体上对此的评论铺天盖地。
本文不作评论,在行业论坛上插入另一家民营汽车公司吉利李书福董事长的几句话,你可以品尝,你可以品尝。
10
新能源汽车下乡大幕重启,
增加农村振兴“绿”
今年以来,政府部门把新能源汽车和农村振兴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农村新能源汽车活动。6月16日上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个部门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协会组织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惠山、海南琼海、湖北荆州联合启动。上一轮新能源汽车农村活动于2020年7月开始,覆盖1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17场专项巡游活动和160场巡游活动。45家汽车公司参与了140多款车型,销售了4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有效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拓展,也为农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语
回顾不寻常的上半年,也许汽车圈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10件大事,跟着这篇文章“10大”不一定一致,但这并不重要。本文整理了以上10个热点,有助于了解行业动态,关注市场发展。作为一个新的汽车行业“卷”它们是产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历史的见证。展望下半年,行业稳定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行业企业和同事需要继续努力。
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增长是上半年的一大亮点。事实上,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行业贡献了许多里程碑。2020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500万辆,2022年2月超过1000万辆。到今年7月,累计产量将超过2000万辆。因此,下半年汽车行业的第一件大事将于7月3日出现。它不仅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是剧透一。
第一季度的降价促销浪潮对行业和市场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行业对市场竞争秩序的高度关注。遵守行业规则,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7月6日上午,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顶级行业活动“中国汽车论坛”会议论坛将在上海嘉定重磅开幕。中国汽车协会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环节,将与主流汽车企业携手,发出汽车行业的声音,这是剧透二,敬请关注。
上半年,冲刺下半年。希望年底复盘,回顾全年,会有更多激动人心的亮点,汇成2023年汽车行业的壮丽画卷。全媒体将于12月底继续推出独家专题“汽车工业10年‘10大’盘点系列”,记录时代的风云,传达发展的强音。请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纵横全媒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7/03189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