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迫切需要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核心

操作系统的核心是汽车实施高效安全的基础,即使操作系统做得很好,也脱离了核心“根”技术上也是不可控的。脱离了“根”技术在任何时候都是可能的“卡脖子”。

多年来,由于发展困难,周期长,难以独立形成商业模式,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核心。然而,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汽车市场,技术创新和工业生态发展日新月异。中国迫切需要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核心,支持新技术架构的软硬件协同创新。这是中国实现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中国迫切需要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核心

今年5月2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首个微内核开源项目在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中正式发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项目发布后,《汽车纵横》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技术部部长王耀。他表示:“我们有责任尽快建立一个基于开源核心的智能网络汽车软件系统中国解决方案。”

研发操作系统的核心意义重大

“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汽车操作系统和汽车芯片处于底部,具有很大的撬动作用。一旦底部芯片和操作系统出现问题,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值超过10万亿元产生重大影响。”据王耀介绍,核心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中国汽车协会发起并推广的中国汽车操作系统开源计划旨在通过开源底层原创技术逐步发展“根”在中国新一代自主车辆操作系统中,核心是真实的‘根’技术。据王耀介绍,目前,QNX、Linux 、Android仍然是底层操作系统的核心,主流汽车公司的智能驾驶操作系统或车载操作系统大多采用QNX Linux或QNXX Android的组合。QNX操作系统占车载操作系统应用领域的50%%以上市场份额;在智能驾驶操作系统领域,QNX操作系统占据90%的市场份额%,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虽然在汽车控制操作系统领域,中国已经实现了完全独立和可控的控制,得到了大规模的验证,具有全面定位和替代的能力,但由于国际主流产品的挤压,市场覆盖率总是有限的。王耀说,中国对汽车操作系统微核心的研究严重落后于国际,几乎没有国内产品可以与QNX竞争,国内智能网络汽车严重依赖QNX操作系统,这不仅面临“卡脖子”风险也制约了国内汽车芯片和上层应用软件的发展。王耀认为,开源操作系统的微核心将有助于促进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开源生态建设,形成基于开源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汽车软件创新平台,实现技术、人才、知识、项目、生态、资本共享,促进技术创新迭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李克强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发布中国汽车操作系统开源计划,推出开源操作系统微核心,将有助于芯片、工具、核心、应用、工业、开源等自由发展,促进汽车技术发展和开源生态建设。

底层核心建设需要共同努力

据《汽车纵横》记者了解,中电科普华基础软件向行业开源”龘”(EasyAda)微内核源代码将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代码托管平台Atomgit公开发布122份文件,包括初始化代码、核心功能源代码、芯驰G9X适应代码等,14883行源代码。芯驰G9X是本次发布的中国车用操作系统开源计划的首个适配芯片。在项目中,新驰将充分发挥全场景智能车芯企业在技术、产品、量产应用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做好底层芯片支撑。据报道,G9系列处理器是新一代中央网关设计的高性能汽车级汽车芯片,采用双核异构设计,包括高性能Cortex-A55 CPU内核和双核锁步的高可靠性Cortex-R5内核不仅能承载未来网关的丰富应用,还能满足高功能安全水平和高可靠性的要求。然而,芯片只提供“物质基础”,上层建筑由操作系统完成。相比之下,操作系统的开发更加困难。一方面,它需要符合汽车的特点和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它也需要直接呈现到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互动中。因此,操作系统的核心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显然不可能仅凭一个或几个企业的能力快速推进底层核心的建设和替代。据王耀介绍,目前开源的微内核还不成熟,真正上车量产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行业需要共同加入中国汽车操作系统的开源建设。”开源只是一种共建形式。“除了开源,王耀说“开放性源代码”此外,它还代表了专利、技术和平台的开放和共享。如何更好地建立产业共识,包括产业上下游开源认知的统一,是实施开源核心计划的难点之一。开源是行业大势所趋,需要建立科学的共建共享机制,更好地调动产业资源。在企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如何让贡献者公平方便地分享成果,积极为开源做出贡献,也是中国汽车协会的思路之一。

2025年,微内核逐渐取代QNX

“只有面对智能化的变化,我们整个行业才能真正巩固底层技术的基础,实现超越。”据王耀介绍,为了促进自主车辆操作系统技术的发展,中国汽车协会初步确定了三个阶段的目标。POSIX在2023年底前完成 PSE51标准服务的开发和OEM预研项目的启动;2024年,努力实现功能安全验证,启动OEM批量生产项目;2025年,基于开源微内核的自主汽车操作系统逐步取代QNX,努力实现自主开发和汽车应用。这些目标的完成将为中国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和支持。针对中国汽车协会发起并推广的中国汽车运营系统开源计划,王耀表示,只有所有参与者都能从开源生态中受益,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层面的生态合力。未来的运营模式希望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积极参与联合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增值服务和产品,满足中国主机制造商的需求。据王耀介绍,未来推出的车辆操作系统微内核将是社区版。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行软件开发自己的发行软件,并将其与自己的操作系统和中间部件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这种有机组合可以满足不同制造商的需求,帮助制造商快速建立自己的平台,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提高软硬件的兼容性和协作性,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开源模式将成为未来智能汽车产业创新的新方向,促进我国汽车操作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曾指出:“如果我们想增强紧迫感,我宁愿花三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可控、开源、最好的免费操作系统,在中国市场形成工业发展生态。”随着汽车时代软件定义的到来,汽车操作系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也给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推进自主可控的开源汽车操作系统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汽车协会倡议更多汽车行业同事坚持开源建设精神,积极加入中国汽车操作系统开源建设,共同努力,建设中国标准,基于开源核心智能网络汽车软件系统中国计划,共同建设开源、开放新一代汽车操作系统根社区,促进全球智能网络汽车技术的发展。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图片:来自协会

文章:汽车纵横

排版:汽车纵横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纵横全媒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4219397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