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深圳市盛路物联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世界上第一个大型储能DDA无线BMS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正式出现在深圳工业展览馆。本产品标志着行业首次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大型储能系统的重要突破,已完成产品联合调整。
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组成( 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逆变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组成。
BMS是主要用于智能管理和维护各电池单元的核心组件之一,实时监控电池SOC、SOH 在运行状态下,防止电池本体或系统的安全风险,确保储能电池的安全高效使用。
储能BMS行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电池管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技术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沉淀,技术障碍高,其中软件算法和软硬件结合是核心竞争要素。
因此,成熟储能BMS产品的结构极其复杂。
以华为组串储能系统配备的智能BMS为例,BMS系统分级明显,采用四级结构,自下而上为模块级BMU、电池簇级BCU、系统级CMU和子阵级SACU,四级结构层层递进,实现电池系统的监控、保护和智能化管理。
目前,储能BMS主要采用有线连接,将电压、电流、温度等电池参数传输到中央控制器进行处理。
与电动汽车和其他电池系统相比,大型储能系统包含更多的电池和其他部件,对电池的一致性、平衡、可靠性、电池组并联控制、强抗干扰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响应速度、数据存储能力和高精度SOC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面对极端环境(偏远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无人值守等),该系统需要提供精确的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功能,这对BMS系统的智能管理能力是一个挑战。
“DDA无线BMS系统通过去除线束简化储能电池系统的内部设备。一旦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DDA高速同步通信系统可以准确识别异常电池和异常部件,快速预警和响应维护和更换。据报道,该系统完美地取代了当前通用的“电池、仪器和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方案,可以完全满足储能BMS高速数据传输的需要,间接有效地解决储能BMS的重量和体积问题。同时,DDA无线通信协议拥有完整的定位自主知识产权,多项技术指标已全面实现或超越国外同类技术,可成功实现技术定位替代。
根据行业平均数据,储能设备1GWH的总投资成本约为17亿元。如果有线BMS被DDA无线BMS完全取代,每1GWH的投资和建设可以节省1.7亿元的成本。“大型储能DDA无线BMS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无线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帮助国家‘双碳’战略。它将在新的储能应用中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盛路物联创始人杜光东说。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储能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13199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