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高管们纷纷离职,影射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混乱,但马斯克进入中国揭示了该行业的活力。这就是吗?“痛并快乐着”的体现?
曹佳东,作者
崔力文负责编辑
金鹏辉编辑
2023年的行业震荡从年初就没有停止过。围绕汽车市场转型的丰富话题,不仅足以让吃瓜的人消化一段时间,也让业内每个人对中国市场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的中国消费者都对电动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亚迪不再隐瞒,与特斯拉和埃安合作,推动了过去20年建成的行业墙;理想、极氪、问业等后起之秀也如此傲慢地与传统汽车公司相比“耶”,告诉他们,未来属于“精神小伙”的了。
然而,看到5月底,汽车市场的高中入学考试开始了。在此之前,威马和爱驰倒下了,然后许多传统汽车公司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越来越多的弱者退出了球场,或者没有区别“友商们”发起咆哮。
这场战争,“造车”似乎是进入炼狱的主要诱因。
例如,集中汽车未能在上海车展上展示其技能,即使新车未能迎来大规模生产。就在几天前,负责其自动驾驶业务的王伟宝也选择了放弃该公司。
你知道,这家伙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曾担任苹果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负责人。他于2018年成立了医疗人工智能公司Singularity.AI,2020年加入新石器无人车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到2021年8月,加入集度汽车,负责智能驾驶业务,可谓“王八看绿豆——对眼了”的典型。
尽管集中解释说,王伟宝因个人原因辞去了集中的职务。目前,集中智能驾驶相关工作由首席执行官夏一平主持,测试和泛化任务正常。然而,结合今年的汽车市场环境,高管的离职与公司的前景密不可分。
正如有人所说,就像集度一样“小卡拉米”留不住人太正常了。尤其是对于像王伟宝这样的技术人才来说,在这个人人都注重自动驾驶技术的时代,谁不想找到一个有前途的企业呢?
说到高管的辞职!如果说王伟宝的辞职是新势力再次遇到困难的缩影,那么传统大厂的同样情况一定更有意思。
在长期担任高合汽车市场和公关传播高级总监后,他短暂路过路特斯。自今年2月以来,担任长城汽车公关总经理的郭铁夫也选择了离开。没有必要猜测原因,这与长城目前的表现有点相关。
我认为新能源产业的繁荣将在2023年为所有中国汽车公司带来巨大的收获。现在看来,比亚迪的繁荣并不意味着其他类似的汽车公司。幸福的背后充满了毁灭。只有特斯拉的刺头才能在乱世中独自一人。
不,埃隆作为特斯拉的老板,垂涎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红利·几天前,马斯克乘坐私人飞机前往北京。
短短几天,马老板就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络汽车的发展交换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长金壮龙的意见;访问了中国商务部和商务部王文涛部长就中美经贸合作和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会见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共商大业”……
新能源市场的潜力有多大?我相信业内人士更清楚。马斯克能够在这段时间内访问中国,归根结底,他喜欢在这里赚更多的钱。“马内”。
同样,当贾跃亭九年后今天宣布FF时 91 2.0 Futurist Allliance在第一阶段开始交付行业专家,限制300辆,只接受用户全额支付30.9万美元。不管外界有多少人带着看笑话的心情看待这件事,我敢说贾老板看透了新能源市场的绿意。
尤其是理想汽车首席执行官李想也在微博上发帖称,“终于正式销售了,在第一批造车新势力中,造型设计是最前沿、最大胆的车型之一。”同道中人的共鸣可谓淋漓尽致。
电气化转型带来的诱惑太大了。即使投机者一个接一个地进入市场,混合市场,严肃的企业也毫不犹豫地来中国学习。
据彭博社5月31日报道,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于6月访问中国,会见中国,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市场,腾讯、字节跳动、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和小米等中国公司。
虽然黄仁勋在截止日期前还没有最终制定计划,但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智能发展的核心区域,尽快来这里听市场的声音总是正确的。
此外,2022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宣布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到2023年12月31日,国家再次提出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用说,从马斯克到贾跃亭,再到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大佬,先抢占市场再说吧!
搜索一周车闻,回顾大小车事,车闻轶事全在【一周车话】,下周见!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公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6/05119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