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怡,港湾商业观察
与华为的合作令赛力斯“红极一时”,但在不久的将来,创造奇迹“赛力斯速度”但开始减速。
01
销量直线下降
2023年5月5日,赛力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601127.SH)2023年4月发布产销快报。4月份总产量15338辆,同比下降25.90%。;总销量为14731辆,同比下降26.49%。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514辆,同比下降15.82%,销量6917辆,同比下降19.12%;其它车型产量为8824辆,同比下降31.91%,销量为7814辆,同比下降31.98%。
赛力斯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分类,2023年4月产量仅为1236辆,同比下降60.45%;销量仅为2953辆,同比下降14.13%。
产销同比下降与去年明显不同“赛力斯速度”。
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发布跨境合作消息,双方计划在技术、产品、渠道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整合,并与年底联合推出首款赛力斯华为智能SF5合作车型。
后续赛力斯先后推出AITOM5、M7等系列车型,2022年3月问界M5交付后,创下87天新品牌自行车销量超过1万辆的最快纪录。
2022年7月4日,豪华智能大型电动SUVM7正式上市,8月24日正式交付。从上市到交付只用了51天就刷新了行业纪录。 对此,公司高兴地宣布:“创造出了‘赛力斯速度’,成功跻身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之列。”
2022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为13.9万辆和13.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3.6%和225.9%;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为96.9%和93.4%。赛力斯说:“在公司生产和销售方面,远远超过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增长。”
销量的大幅增长,大大提高了赛力斯的业绩。1-9月,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231.23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收入。
2022年总营业收入341.05亿元,同比增长104.0%,其中新能源汽车收入249.34亿元,同比增长482.8%,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3.1%。毛利率方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13.14%,比去年增长7.8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的销量在2023年发生了变化。2022年12月,赛力斯汽车产量9669辆,销量10157辆;2023年1月,赛力斯汽车产量4751辆,销量4490辆;2月产量4684辆,销量3505辆;3月产量3053辆,销量3679辆,4月产量1236辆,销量2953辆。
销量的上升会带来业绩的上升。销量表现不佳会通过业绩呈现压力吗?短期来看,可能是。2023年第一季度,赛力斯实现收入50.91亿元,同比下降0.79%;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扣除非净利润为9.24亿元。
对于“赛力斯速度”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他告诉《港湾商业观察》:“在华为概念热度的驱动下,所谓赛力斯速度也是短期效应,热度下降,销量下降,是市场的合理反应。”
汽车行业研究员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港湾商业观察》:“现在赛力斯的速度大多是由华为的线下门店、华为的人气和华为的粉丝创造的。在此之前,赛力斯也想把车贴上华为品牌来卖车,但华为前段时间的声明表示,华为从未制造过汽车,只是一个供应商的角色。这一声明对赛力斯的销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许多原来的汽车销售商店装饰中的华为文字都被删除了。华为的战略调整对赛力斯影响很大,导致1-4月销量下滑。”
近期“任正非发文重申华为不造车”在微博热搜榜上,华为发布了任正非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制造汽车,有效期为5年,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中的曝光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华为/HUAWEI不能用于汽车宣传和外观。
张翔认为:“保持赛力斯速度的根本要求是华为全力以赴,但华为现在放弃战略对赛力斯影响很大。当企业自身优势不够明显时,在竞争环境下很难保持高销量。”
02
市场变化下的压力
张翔还提到:“赛力斯今年的压力比去年大得多,今年的销售没有上升,压力真的很大,对于汽车公司来说,如果销售长期不上升,汽车公司就没有盈利的希望,可能会慢慢停止生产。”
赛力斯在2022年的亏损进一步扩大,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从2021年的亏损18.24亿元扩大到38.32亿元;扣除非净利润从2021年的亏损27.93亿元扩大到42.96亿元。
公司解释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变化主要有三个原因:
1,2022 今年是公司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投放市场的第一年。全面推进渠道建设,加大宣传投入,打造新品牌 8 作为渠道建设和营销投入较大的一年,万辆车的销售成本较去年大幅增加。
2.为实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的领先优势,公司坚持高投资自主研发,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报告期内新产品研发投资较去年同期增加。
3.2022年,汽车芯片、动力电池等部件价格持续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没有传递到终端价格,导致产品成本上升。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营业成本增长率,单季度毛利率环比增长。
就二级市场而言,赛力斯从今年年初收盘至5月16日,总体呈下降趋势,股价已下跌30%。
沈萌表示:“当时赛力斯股价的上涨是华为造车概念热点下游资经营的结果,由于缺乏性能支撑,当华为汽车制造概念的热度消退时,股价回到合理的范围是必然趋势。”
“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正在经历从非理性回归到理性的过程,当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时,一些品牌可能会主动或被动退出。”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公开表示:“淘汰汽车行业才刚刚开始。年销量达到300万台的厂商将获得资格,未来10年只有8家主流厂商将留下来。”
另一位中国本土制造商表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数量将从200家减少到5-10家。”
换句话说,如果未来没有新的爆发点,失去华为的赛力斯很可能会被行业淘汰。
赛力斯告诉《港湾商业观察》:“我们将继续坚持2023年的新起点‘用软件定义汽车’秉承最开放的态度和最大的诚意,在产业联动中与合作伙伴爆发创新动力,向世界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韧性。”(港湾金融出品)
原创文章,作者:港湾商业观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17158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