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图汽车销售总经理余飞离职,至今还不到一年

5月14日,有媒体报道,兰图汽车销售总经理余飞离职,总经理助理邵明峰暂时代表销售总经理。与此同时,兰图汽车的几个总监管理岗位也发生了人员变动。

根据公开信息,余飞于2022年7月加盟蓝图汽车,至今还不到一年。此前,余飞曾担任欧拉品牌营销总经理。在任期间,欧拉销量逆势“连续10次上涨”,连续月销量突破1万元,成为可与新力量媲美的传统汽车企业新能源品牌。

余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以这一记录而闻名,并受到兰图的高度期待。只是世界猜到了这个开始,但没有猜到结局,余飞在兰图工作了一年之前就溜走了,真的很遗憾。

此前,兰图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刘展术于2023年4月低调离职。和余飞一样,刘展术在兰图工作了一年。他于2022年6月加入兰图,此前曾担任极氪汽车用户发展中心高级总监。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兰图汽车销售公司的核心人物纷纷离职,离职时间非常接近。这似乎也解释了一个问题。虽然兰图是一个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品牌,但它似乎对专业经理不友好。它的决策不像汽车制造的新力量那样灵活和独立。它受母公司的限制,往往无法完全发挥其能力。

2022年7月,余飞加盟前,东风岚图经历了第一轮人事调整。当时,首席执行官卢放不再担任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王俊君担任CTO;秦杰任临时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刘明教任临时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纪委书记;龚雪松担任总经理助理;邵明峰担任总经理助理。

现在不到一年,两位营销将领余飞和刘展术几乎同时离开,这意味着兰图汽车将经历新一轮的人事调动。

人事换防与销量有关

坦白说,兰图汽车这两次人事变动直接关系到市场销售表现不佳。

蓝图汽车成立于2018年,该品牌于2020年7月正式亮相,是东风汽车孵化的新能源汽车。2021年8月,蓝图汽车首款上市。2022年7月,蓝图汽车推出第二款车型。

兰图汽车销售总经理余飞离职,至今还不到一年

应该说,兰图推出新车的时间节点卡已经到位。2021年和2022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阶段。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68.7万辆,同比增长93.4%。

然而,兰图汽车不仅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而且落后于威小理零等汽车制造新力量,特别是与价格相似。与理想的技术方案相比,技术方案与增长范围相差甚远,完全成为背景板。

2021年,兰图共交付6791辆;2022年,兰图的销售目标从4.6万辆降至3.1万辆,但最终仅销售1.94万辆,完成率为62%。

根据东风集团年报,蓝图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年产汽车产能9万台,而2022年蓝图产量为2.35万台,产能利用率仅为25%,大量产能闲置。年销量仅为1.94万台,同期产量仅为80%。

从如此惨淡的销售业绩来看,不排除兰图汽车第一次人事调整有兴师问罪的成分。

兰图汽车销售总经理余飞离职,至今还不到一年

2022年,蓝图汽车设定了年销售7万辆的目标。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完成情况非常不乐观。5月9日,东风集团股份披露了最新的生产和销售数据。今年1月至4月,公司销售乘用车47.6万辆,同比下降33.6%。东风蓝图作为集团新能源转型的旗帜,今年前四个月销售9021辆,同比增长89%,呈现出一定的增长势头。

根据新能源汽车前4月的销售数据,广汽埃安、理想、威来、小鹏、极氪等不仅有增长率,而且有销量。前4个月累计销量基本在2万以上。

这样,兰图的销量同比增长了89%,只是增加了孤独感。从目前的销售结果和今年的目标规划来看,今年完成7万辆目标的压力很大。

从蓝图车型梦想家、FREE、追光的价格来看,这三款车都在32万以上,这个价格注定是蓝图的市场空间不会太大,再加上现在市场极度内卷,蓝图要有所突破就更难了。

市场竞争往往是这样的,总有人需要承担销售低迷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蓝图汽车的销量一直难以突破,未来可能会陷入高层离职的惯性路径。

每个家庭都在调整业务

2023年,福特中国总裁陈安宁退休,丰田张楠辞去总裁职务,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随后,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宇离职,北京奔驰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明(Jan Madeja)就任新职,凌克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也宣布将担任魏品牌首席执行官,前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助理李鹏程加入阿维塔技术担任首席执行官,然后是上汽两个合资品牌,贾建旭接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上汽通用,庄京雄接任上汽通用总经理。

可以说,汽车圈已经进入了高管换人的活跃期。

纵观这些高层汽车品牌的变化,他们都在积极调整自己的业务,以免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

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下,合资品牌、汽车制造新力量和传统独立汽车企业孵化的新能源品牌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合资品牌面临的问题是船难掉头。他们在中国市场深耕了几十年,体积太大,产品线丰富,上下游产业链固化太深,调整业务方向面临的阻力超乎想象。面对新能源,合资品牌更加无能为力,对策缺乏针对性,不如造车新势力准确有效。

汽车制造新力量面临的问题是,大型单一产品爆破市场后,后续发展势头不足。也就是说,我们常说,从0到1很容易开始,从1到10很难快速扩张。

汽车制造新力量缺乏的是传统汽车企业多年来在生产组织、供应链管理、固定规模、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入培育和形成的综合体系力量的支持,这对汽车制造新力量非常重要。新力量没有这些积累,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更多的方面,比如李翔非常重视毛利润和资本需求,特别是当大多数汽车制造新力量仍在亏损时,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深入和新力量品牌的发展,它们也将形成这种综合体系,但这需要时间。在此过程中,新力量需要不断调整;

在传统的自主品牌中,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有的自主品牌逐渐好转,有的跟不上。

从销量和品牌传播来看,兰图显然是后者。每个人都在通过换人来调整业务和业绩,兰图汽车换人是合理的。

然而,兰图的力量和强度有些超出了正常的理解,尤其令人眼花缭乱。作者还担心,兰图汽车的性能经常更换,从长远来看,如果形成恶性循环,兰图汽车将完全成为一个黑洞。

百姓评车

蓝图汽车不仅承担了东风汽车新能源转型的责任,也是国有企业在新竞争形势下的重要尝试。广汽埃安是一种路线尝试,蓝图汽车是另一种路线尝试。市场多样化,国有企业的转型尝试不应该只有一条路要走。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风汽车应该对兰图更有耐心和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15198390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