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飞的蓝思科技正在努力跨越新能源汽车和金属材料轨道“摆脱”苹果
自2022年以来,受宏观经济波动、疫情等综合因素影响,蓝思科技业绩持续下滑,半年报从利润进入亏损状态。瑞银证券还于8月和10月发布了两份看跌研究报告“卖出”评级,将目标价降至9.1元/股。
2023年1月,虽然蓝思科技预测全年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所增长,但与上半年相比,已成功扭亏为盈。然而,瑞银证券并没有改变其观点,并保持它“卖出“评级,9.1元/股的目标价格没有上涨。
那么,为什么蓝思科技业绩波动如此明显,瑞银证券为什么看跌?这可能取决于“果链”讲起。
2007年,乔布斯和第一代iPhone正式亮相,开启了智能手机行业的变革。第一代iPhone触摸屏玻璃是蓝思科技加工生产的。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蓝思科技与苹果的合作逐渐深化,并延伸到蓝宝石、精密陶瓷等领域。2021年,蓝思科技在年报中公布了部分客户信息,其中最大的客户苹果贡献了300.98亿元的销售额,占其年销售总额的66.49%。
蓝思科技凭借与苹果合作积累的资本和技术,也与众多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小米、华为)建立了深入长期的合作。在上述企业订单的支持下,蓝思科技不仅业绩喜人,而且于2015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21年,蓝思科技总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元。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紧张和疫情的反复发生,供应链企业的生产受到了影响。同时,经济萎缩也导致市场消费意愿下降,整个行业智能手机行业的寒冬已经到来。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报告,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12.1亿部,同比下降11.3%,创下十年新低的蓝思科技最大客户苹果自然也未能独善其身。2022年,苹果实现年出货量2.26亿台,比2021年的2.36亿台减少940万台,这也直接影响了蓝思科技的业绩。
面对这种情况,蓝思科技也做出了努力。事实上,早在很久以前,蓝思科技就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和金属材料轨道。2018年,蓝思科技汽车业务开始实施,启动蓝思湘潭新生产基地建设,为汽车行业生产配套中控屏、外观装饰件等部件。
目前,蓝思科技的新能源汽车已覆盖车载触摸显示面板、新B柱、新车玻璃、充电桩等领域,并与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威来等知名汽车公司合作。
但总的来说,与如此大的智能手机业务甚至果链业务相比,其他业务微不足道,也导致短期内无法对公司产生实质性影响。
但不安的现状,拓展产业链,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是蓝思科技想要摆脱周期的表现。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不仅应该是蓝思科技的思考,也应该是所有水果链上的企业都应该担心的问题。毕竟,欧菲光和歌尔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后来的水果链公司仍然需要警钟。
原创文章,作者:奇偶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16208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