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耗时四年,投资180亿打造的SEA浩瀚架构的确很香

上次看到长安和吉利的名字一起出现,还是2月份。

当时,两家汽车公司就深蓝和银河车型的外观进行了讨论“撞脸”问题太吵了。但仅仅三个月后,双方就过去了“把干戈变成了丝绸”,合作共赢。5月9日,长安汽车与吉利控股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新能源动力、海外发展、旅游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发展。

吉利耗时四年,投资180亿打造的SEA浩瀚架构的确很香

 通过新能源、智能、新能源动力、海外扩张、旅游等关键词,不难看出双方合作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电气化转型,合作的基石是两家汽车公司面临着相同的情况。在燃油车时代,长安和吉利是自主品牌中最好的汽车公司之一。由于产品定位与受众相似,两者长期处于竞争关系中。然而,在向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以长安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公司“落了伍”,就连在燃油车领域占据绝对地位的合资汽车公司也赶不上。相反,比亚迪以前并不引人注目,因为他押注了新能源汽车。

去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86.85万辆,成功超越一汽-大众,夺得2022年销量冠军。目前,比亚迪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之无愧的行业标杆。然而,对于其他汽车公司来说,比亚迪家族的主导地位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市场需求有限。比亚迪的销量上升意味着其他汽车公司的销量下降,市场份额也处于被抢劫的危险状态。对于任何渴望长远发展的汽车公司来说,“躺着挨打”都是不能容忍的做法。这样,长安和吉利共同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机会。

目前,吉利拥有几何、瑞兰、凌克、极氪等多个层次的新能源品牌,高端品牌极氪的销量连续多月超过1万元。虽然它无法与比亚迪等巨头相比,但它仍然是众多新力量品牌中的佼佼者。相比之下,长安的情况要危险得多。此前,长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最著名的车型是长安奔跑E,售价只有几万元-star,但由于价格低廉,无法带来丰厚利润的汽车一度被长安叫停。虽然奔奔E-star今年年初恢复了生产,但大家都知道,一家汽车公司不会把廉价汽车作为发展的重点。奔跑E-star比利润更有可能获得新能源积分。

除了奔奔E-star,深蓝品牌的SL03是另一款消费者稍熟悉的车型。该车预售时号称订单达到10万辆,曾引起市场热议,但随后几个月的交货量却狠狠打了长安的脸。今年1月至4月,深蓝SL03总销量为26564辆,月均6000辆,远低于预售时吹嘘的成绩。而且月销6000辆的数据在造车新势力动辄破万的成绩单面前还远远不够看。

最近,深蓝品牌已经从长安转变为独立运营,这意味着深蓝品牌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但从目前深蓝的现状来看,即使年中有深蓝S7的帮助,两款车型也很难实现年销售额40万的目标。深蓝未能达到20万级市场的预期,长安另一个重要子品牌阿维塔也未能在高端市场取悦好儿。今年1月至4月,阿维塔11的销量分别为200辆、175辆、183辆和218辆。阿维塔的销售形势作为长安汽车品牌向上的战略支撑,并不乐观。在这方面,也许长安应该向合作伙伴吉利旗下的极氪多学习。

新能源车型不强大,长安燃油车也隐藏着危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一些车主抱怨长安CS系列车型。根据车主的反馈,长安CS系列车型出现了变速箱挫折、发动机抖动、油门踏板共振、轮胎老化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车主的驾驶体验。数据显示,CS555是主销车型 PLUS 3月和4月的销量确实下降了一半以上。同样,长安UNI-K和UNI-V也陷入了“投诉门”,主要问题是厂家在购车时声称OTA终身免费升级,但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实现。但是车机系统长期不升级,导致车机黑屏卡住,全景摄像头无法使用,导航地图版旧带来误导和误导。

在汽车领域,长安也面临着问题。易东逐渐消失,新车易东上市以来销量仅2000年,无法承担重大责任。再加上比亚迪秦家族的热销,大量消费者涌向新能源汽车,易东和易东的前景更加糟糕。

此外,长安唯一的合资品牌,如长安马自达,也接近淘汰的边缘。如果几年内不能改善,恐怕会淹没在新能源汽车的洪流中。

吉利耗时四年,投资180亿打造的SEA浩瀚架构的确很香

 对长安来说,电气化转型势不可挡。由于暂时无法与比亚迪竞争,牵着吉利的手共享新能源资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而且吉利耗时四年,投资180亿打造的SEA浩瀚架构的确“很香”,如果长安能够获得广阔架构的使用权,其车型也不能像极氪001那样销售。不可否认的是,无论长安与吉利的合作能否成功,都为传统汽车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参考。强强联手,也许能打出来“1 1>2”的效果。

(图片来自网络 侵权删除)

原创文章,作者:车门视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15198391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