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汽车企业一进入5月,就争先公布了自己4月份的交付量数据。
从各汽车公司的交付数据来看,经过1-2月的低谷,大部分汽车公司的销量都有所回升,只有蔚来汽车的销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4月份蔚来汽车的交付量仅为6658辆,同比增长31.2%,环比大幅下降35.8%。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不仅是蔚来汽车今年交付以来销量最低的一个月,而且蔚来汽车销量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从以前的销量稳定在1万辆以上到现在只有6658辆,蔚来汽车今年的销量足以用“弱”这个词来形容。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交付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比利润更重要。
对于威莱来说,销量持续下滑自然不是一个好信号,尤其是威莱选择了更换电路线。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体现更换模式的优势。现在连1万的交货量都达不到,所以规模自然不可能说。
此外,据侃见财经梳理发现,由于投资过大,蔚来现金流紧张。根据2022年财务报告,威莱目前总负债高达686.2亿元,其中流动性负债总额为458.5亿元,资产负债率已上升至71.28%,同期现金为198.9亿元。仅从财务报告数据就可以看出其现金流的压力。此外,威莱仍在不断投资,去年仅研发就投资了100多亿元,压力可想而知。
自今年年初以来,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许多新的汽车制造力量陷入了商业困境。就连曾经的行业领导者威马汽车也走到了停产的边缘。虽然威莱仍在正常运营,但4月份的交货量给威莱敲响了警钟。
造车新势力“大哥”落后
从长期来看,蔚来早在2021年就出现了落后的迹象。
据统计,2020年蔚来汽车年交付量为43728辆,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当时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排名第二、第三,年交付量只有3万辆左右,与蔚来差距很大;但到2021年,小鹏汽车已经超越蔚来,成为新势力的销冠,理想汽车和蔚来的差距已经缩短到1000辆左右。
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井喷,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排名发生了很大变化。先排除传统汽车公司,曾经排名新力量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以全年152073辆的交付量夺得冠军,而理想汽车则以133245辆的交付量排名第二,而蔚来当年的交付量为122486辆,排名第三,仅领先小鹏2000辆左右。
从近两年的排名来看,蔚来“高开低走”的趋势相当明显。
今年威来排名持续下滑,尤其是4月份6658辆车的交付量,直接成为当月新势力的“垫底”,与第一理想车的差距拉大到1.9万辆左右。
事实上,蔚来汽车销量持续下滑的原因与蔚来汽车自身的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
威来自成立以来,一直将自己定位为“电动豪华品牌”,主要关注电动豪华汽车市场,平均价格约为40万辆。然而,汽车市场呈现出“金字塔”结构,价格越高,市场容量越小,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消费者对高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不高,作为一个已经成立多年的电动品牌,威来已经慢慢消耗了其潜在用户的股票。
而且从产品结构来看,蔚来的高端车型也逐渐出现了“卖不出去”的情况。目前,蔚来共有ET5、ES6、EC6、ES7、ES8等车型正在销售中,但根据销售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威来的主要车型是ET5,总销量为18703辆,销量占60%。事实上,ET5是威来众多车型中最低的,起价在30万左右,威来40万以上的车型已经“卖不出去”。
当然,威来自己也知道,过高的定价会对销售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它推出了电池租赁选择。在选择电池组的情况下,标准版电池的车型可以减少7万元,有些车型的价格可以直接降低到25万元左右,而长寿命电池的车型甚至可以减少12.8万元。然而,由于电池租赁成本高,一个月的“租金” “电池管理费”超过1000元,租赁电池对销量的提振并不明显。
压力倍增
除销量下滑外,巨额负债是蔚来面临的另一大压力。
根据2022年财务报告,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蔚来总负债6.2亿,资产负债率71.28%;2020年和2021年,蔚来总负债分别为227.8亿、448.2亿,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69%和54.08%,从数据来看,蔚来总负债和资产负债率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目前,威来的负债压力越来越大。
拆分方面,686.2亿元的总负债中,流动负债458.5亿元,占总负债的66.8%;其中,应付账款金额为252.2亿元,短期债务为40.39亿元,两者共超过290亿元;威来目前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98.9亿元,其中限制性现金为31.54亿元,不难看出蔚来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资金缺口,资金流非常“吃紧”。
相比之下,蔚来是“蔚小理”三家车企中财务最不健康的。虽然“魏小理”在2022年也在亏损,但理想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只有47.78%,当前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384.8亿;小鹏的资产负债率只有48.37%,当前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46.1亿。相比之下,虽然蔚来的现金流高于小鹏,但同样的负债率也高于小鹏。
事实上,蔚来负债水平较高的原因也与蔚来自身的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
正如上面提到的,蔚来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电动豪华品牌”BBA“然而,在没有品牌历史积累的情况下,威来只能通过差异化的换电路线和更好的服务体验来巩固其高端品牌战略。根据威来自己的计划,威来汽车将在2023年增加1000多个换电站,共建成2300多个换电站,换电网络不断完善。
从财务报告来看,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威来的物业、工厂和设备总额为156.6亿元,而2020年,威来的物业、工厂和设备总额仅为49.96亿元。由于威来与江淮汽车合作生产汽车,威来的大部分物业、工厂和设备都是换电设备。换句话说,短短两年,威来的换电站资产翻了三倍多,速度惊人。
长期以来,威来的换电路线一直备受争议。毕竟,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日益普及和电车续航率的日益提高,没有必要重建换电站。目前,只有威来等少数汽车企业选择换电路线。换句话说,威来的换电站使用效率不会太高,目前威来的换电站仍处于亏损状态,距离成功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威来销量的下滑,在难以实现规模化的背景下,庞大的换电网络可能会成为威来的另一大负担。
如何应对?
目前,威来不仅需要解决内部问题,还需要关注外部竞争的加剧。
事实上,蔚来之所以能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站稳脚跟,与当时的竞争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当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受众程度都不高,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产品定在10万到20万之间,零跑、哪吒等二线汽车制造新力量将产品价格降至10万元以下,以获得更高的销量,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一开始就将产品价格定在40万元的汽车企业并不多。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卷”低价市场后,人们选择向高端发展。
以行业领先的比亚迪为例。此前,比亚迪的大部分车型都在10万-25万元之间,高端车型比亚迪汉的最高价格也在30万元左右;然而,今年,比亚迪首次推出了高端品牌,其中U8的官方预售价格高达109.8万元,而曾经被忽视的腾势品牌今年也被推广。价格超过40万元的腾势D9在3月份成功销量超过1万元,比亚迪今年将推出更多高端车型。
除了比亚迪,广汽的埃安、上汽的非凡与智己、长城汽车的WEY、零跑、哪吒、小鹏等汽车公司都开始向高端方向发展。以小鹏汽车为例,其小鹏G9系列车型已探索30万-40万的价格范围,而之前的小鹏P7最高只有30万左右,从小鹏汽车的变化可以看出,高端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又一个发展趋势。
最初,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消费者相当有限。此外,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开始“狩猎”高端汽车。作为一个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威莱自然首当其冲;此外,与比亚迪拥有易四方技术、云车身控制系统、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相比,威莱的高端核心技术并不多。如果比亚迪未来全面进入高端市场,威莱将难以与之竞争。
目前,由于选择走高端路线,为了让品牌“边缘”,威莱不得不选择不愉快的电力路线,承受巨大的债务压力;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进入高端市场,即使有巨大的电力网络作为支持,威莱仍处于销售下降的状态,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是威莱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侃见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5/04207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