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汽近日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中不难看出,与收入和净利润相比,仅202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几乎可以与2022年持平。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另一面是合资品牌销量大幅下滑,不再辉煌,总销量同比只有1.87%的小幅增长,业务呈现明显下降的迹象。受传统燃油汽车的拖累,一方面是新能源的大卖,另一方面是传统汽车的低迷。广汽被困在当前的困境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有69年经营历史的传统车型帮助广汽进入行业巨头,但现在合资企业已经疲惫,受新能源浪潮的影响,收入和净利润明亮,实际上不能掩盖毛利润下降、传统车型销售等问题,如果主要是埃安新能源汽车真正分拆上市,只有合资汽车销售,广汽如何维护?埃安独立上市的步伐正在加快,广汽左手被困传统,右手新能源销售,如何破解?
赢在自主,输在合资?
从全国汽车市场来看,2022年广汽10.1%的市场份额远高于长城汽3.8%,2022年广汽比长城多卖了近140万辆车。但与毛利率相比,长城高达18.77%,广汽只有3.30%,两者差别很大。这也是广汽毛利率比去年下降0.63%的真实体现。原因无非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稳定的环境下,由于芯片短缺,自主品牌车型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而合资车由于成本和规模效应等相应的增长因素而停滞不前。
与自主品牌埃安的蓬勃发展相比,合资汽车在软硬件需求和整车制造方面处处被动,难以满足。但如果埃安能保持更高的利润和利润,那就违背了事实。
面对国内多个品牌的同类竞争,埃安不得不在原材料价格和国家补贴退缩的影响下,保持亏损状态。看似销量很喜人,但事实是资产减值损失和R&D费用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净利润。即使创造了令人满意的销售数据,自主品牌在2022年仍亏损66.5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2.3亿元。
高销量难以掩饰“扭亏难题”
除合资品牌外,广汽两大自主品牌——传祺和埃安都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销售业绩,传祺自2019年以来实现了盈利,但仍存在合资品牌降低整车毛利率、埃安尚未扭亏为盈的问题。
一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资产减值30.23亿元,信用价值损失6.35亿元,分别高于去年24亿元和5亿元,因此第一季度净利润仅为6.1.83万元;另一方面,以埃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毛利率较去年下降了1.04%。电池成本使整车仍处于亏损状态,并有亏损扩大的趋势。
如果联系全国3月份出现,“降价潮”,受特斯拉效应的影响,至少有40多个品牌在降价范围内受到威胁,包括传祺的两个品牌。埃安的风景仍然难以阻止传祺的下滑。
产品质量有问题吗?
埃安独立上市的信号越来越清晰,但广汽的另一个独立品牌——传祺与埃安形成了天壤之别,包括整体环境下降的原因,以及自身质量问题频发的因素。
以GS4为例,由于信息投诉平台上经常出现质量问题,2022年投诉排名第一,其中360全景图像模糊,倒车和低速转弯时看不到周围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汽车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为了改变用户对车型和品牌的印象,广汽首先在车身、配置、价格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以说给予了极大的诚意。但是一个品牌,一旦留给人,“为了走量而放松质量控制”印象认知,很难挽回那些失去的信誉和信任。也许是对传祺的失望,或者为了恢复用户的信任,广汽只能增加对埃安的研发投资,全面提高,以恢复用户的信心,提升品牌价值。
结论:广汽能否在资本市场重拾昔日辉煌,取决于埃安能给出什么成就,能传达什么信息。虽然经过多轮融资,估值高达1032.94亿元,是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中独一无二的,但广汽左手被困在传统合资汽车中“拖累”,右手新能源大卖,埃安什么时候扭亏为盈还不得而知。如何解决命运十字路口卖多赚少的问题,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说财道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81877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