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

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

欧洲禁止燃油车的建议曾经是“燃油车立即走到尽头”一个重要的证据。

最近,在压力下,欧盟“撤回”禁燃令引发了新的风暴。事实上,与其说是“撤回”,不如说“修改”。欧盟理事会最近批准了一项禁止燃油汽车销售和使用传统燃料的禁令。

乍一看,似乎没有区别。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但关键在于这种燃料。

2035年以后,新法案允许使用碳中和合成燃料和内燃机的汽车继续销售。

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

2021年8月,欧盟委员会首次公布了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的计划;2022年,欧盟成员国通过各个阶段的努力推动了禁止燃油汽车销售的协议;6月8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欧盟委员会的一项建议,自2035年起停止在欧盟销售新燃油汽车;6月29日,欧盟环境部长会议批准了2035年起禁止燃油汽车销售的建议,一致同意“到2035年,汽车零碳排放将实现”的目标。

然而,该法令并没有等到2035年实施。2023年3月底,在压力下,欧盟理事会批准了一项禁止燃油汽车销售和使用传统燃料的新车。也就是说,使用碳中和合成燃料和内燃机的汽车预计将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

欧盟当天批准的新规定还要求,从2030年到2034年,2021年新销售轻型商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2021年新销售乘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5%。

欧洲如此重视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碳中和的先驱。原因不仅仅是环境保护,而是能源危机和财政压力的深层次。为了摆脱能源问题“掐喉管”欧盟在碳中和方面一直非常激进。特别是在传统能源匮乏的挪威和瑞典,新能源的发展迫在眉睫。

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

图源:pixabay

欧盟同意解决能源危机和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但在具体政策上并不那么团结。德国领导的欧洲汽车工业大国一直反对禁燃令。

最近,德国、意大利、捷克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交通部长召开会议,反对从2035年开始淘汰内燃机。正是这次会议提出,希望2035年以后有一辆合成的、碳中和的电子燃料驱动的单独内燃机汽车。

这一关键提议也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批准。所谓合成燃料,是指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然后与氢发生化学反应,合成类似汽油的燃料。提取二氧化碳和生产氢所需的能量,以及合成过程所需的能量,必须是清洁能源。

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

合成燃料本身也存在很大的争议,一方面是由于其成本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监管困难。

<p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weight: 400; padding: 0px; width: 100%;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在成本方面,欧盟非政府组织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E)报告指出,2030年,汽车制造商覆盖合成燃料汽车的平均排放信用额度为1万欧元,但电池价格可能降至3000欧元。此外,建立合成燃料基础设施的成本将是继续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的五倍。T&E估计到2030年,合成燃料汽车的总成本将比电动汽车高43%,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

在监管方面,使用这种所谓绿色燃料的汽车可能比电池驱动的汽车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而且成本更高。如果欧盟将合成燃料纳入欧七排放法规框架,将不可避免地给未来二氧化碳排放监管带来巨大隐患。

合成燃料在未来的竞争力上确实很难有胜算,但仍有可能。

既然合成燃料没有它听起来那么完美,为什么一些欧洲国家和汽车公司还在努力争取呢?

从整体环境来看,欧洲汽车电气化转型面临诸多问题。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充电桩等基本能源补充设备不完善,增长速度有限。

在传统汽车工业的积累下,无数的职业和劳动力即将失业。据统计,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零部件数量仅为燃油发动机的六分之一,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制造时间将缩短,相关供应商的数量将发生变化;电动汽车的装配时间比目前的燃油动力乘用车少30%;与燃油发动机制造商相比,适合电动汽车的电池制造商只需要后者的五分之一的劳动力。内燃机开发、变速器、水箱等其他开发人员将陷入无门转型的困境。

对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大众等企业来说,他们已经研究内燃机几十年了,被迫砍掉手臂,放弃长板,转向新能源汽车,这包含了许多不情愿。

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

图源:pixabay

目前,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开始了合成燃料的研究。据报道,保时捷已经率先在智利建立了合成燃料实验室。大众、宝马、迈凯伦等汽车公司也有这方面的计划。虽然这些燃料主要用于性能汽车和赛车,但合成燃料确实是欧洲老汽车公司保持内燃机的最佳选择。

使用传统燃料的汽车不是燃料汽车吗?

来回摆动的禁燃令也波动了中国汽车市场。

首先,中国凭借新能源汽车的轨道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换道超车,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果合成燃料真的着陆,燃料汽车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原因自然消失,内燃机保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燃料奢侈品牌在中国人心中的品牌效应已经恢复。这些新力量品牌的品牌竞争力能超过它们吗?中国汽车公司是否需要双手抓住它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合成燃料一旦实施,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必须致力于合成燃料的研发和生产。由此延伸的新产业链也将刷新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

世界之路的开始是危机,危机总是伴随着新事物,现在被定义为时尚。在合成燃料的梦想实现之前,电动汽车仍然是减少碳排放的主流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速途车酷研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281877595.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