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了解汽车皇帝用一个巨大的冬季测试,拉下了许多汽车公司的耐力“遮羞布”,各大品牌旗舰车型在冬季测试下表现不佳,吸引了网友的集体围观。为什么它们的续航能力比官方宣传差这么多?问题是什么?有一段时间,关于“电车冬季续航,为什么拉胯?”话题再次冲上热搜。
在这方面,许多汽车公司质疑了解汽车皇帝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甚至一些老板也亲自回应,威莱首席执行官李斌从上海开始,挑战1000公里,测量电池寿命,完成1044公里长途后,他没有忘记取笑:“各大汽车公司的CEO都亲自测试了自己电动汽车的真实续航能力,CEO测试续航应该是行业标准”。
而且对于大众一到冬天就对电车续航感到焦虑,很多业内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泽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温遇华表示:“每年冬天吐槽电车续航时间太短,大部分都是同一群人。新能源汽车进入销量快速增长阶段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1800万辆。早期电车技术不成熟,续航能力确实不尽如人意。然而,车辆更新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早期用户每年冬天都会遇到续航能力急剧下降的尴尬。这种困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消化”。
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抗抗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事实上,南方和北方都面临着冬季电车耐久性下降的问题,但程度不同。特别是在冬天,中国人无法避免长途旅行——春运,“也许用户一年都没有开过长途,但是春节一定要开长途”。
从以上两位专家的角度来看,他们每年都会来一次的原因“冬季耐力焦虑”,一方面,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所有权都是早期进入市场的产品。那些有轨电车的续航水平确实拉动了胯部,所以在冬天,这些车主会出来抱怨,但从目前的新产品来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使用问题,从使用场景来看,虽然电动汽车的冬季耐久性确实需要提高,但从消费者的使用频率来看,春节期间对长途驾驶的需求最大,因此冬季耐久性焦虑也来自于此。
事实上,电池衰减不仅发生在汽车电池上,几乎所有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好“拉胯”,至少从实际续航水平来看,随着电池密度和车辆功耗的增加,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这个水平够吗?我认为绝大多数场景都足够了。至于为什么没有厂家宣传那么多,是否有误导性宣传,这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维度。
原创文章,作者:买车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401/132114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