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池(沈阳)有限公司将结束29年生产,退出中国市场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松下电池(沈阳)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宣布将于2023年5月31日前完全停产,进入解散清算程序,不再开展任何业务活动。

这也意味着1994年沈阳投资建厂的企业将结束29年的生产,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松下电池(沈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SBS)成立于1994年10月18日,由松下电器工业有限公司与沈阳东北电池有限公司(原沈阳电池厂)共同投资建设,注册资本1.45万日元,占地面积625万平方米(2012年)。PSBS是松下电池的核心经销商,负责其产品在全国的营销、销售和售后服务。

据悉,PSBS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全面引进了日本松下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检测系统,为世界各地提供了40多种规格Panasonic“品牌中小型封闭铅酸电池主要用于UPS电源、应急灯、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金融、通信系统等领域。

松下电池厂生产的产品因其一致性好、能量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不漏液等优点,已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赢得了业内外的广泛认可。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家在中国市场深耕29年的日资企业,背靠巨头,实力不错。为什么要宣布解散?

据媒体分析,PSBS此时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主要是由于竞争力下降。

首先是因为国产电池品牌的崛起给它带来了冲击。

具体来说,随着电池行业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池行业的竞争开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一些国内电池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可以凭借规模小、移动灵活、成本低、执行标准宽松等优势获得订单。据报道,目前国内十大电池品牌都是本土品牌,如宁德时代、超威电池、骆驼电池、天能动力等。

相比之下,松下电池规模大、技术标准高、企业运营成本高将转化为劣势,在订单价格上失去优势。就像许多曾经在中国混合的外国企业离开了中国市场一样,松下的竞争力不如以前那么好,但它只能离开竞争过于激烈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松下除了电池外,还是锂电池行业的先驱。2008年与特斯拉合作,是后者的主要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公开数据显示,松下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0%%,但随着中韩企业的快速发展,松下在锂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在下降。

SNE Research报告显示,2022年 全球新能源汽车年(EV、PHEV、HEV)电池总装机容量为517.9GWh同比增长71.8%。宁德时代连续第六年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装机量达到191.6GWh同比增长92.5%,2021年33年占全球比例%提升至2022年的37%。比亚迪也实现了70.4GWh装机量同比增长167.1%,市场份额上升至13.6%,基本相当于LG新能源。松下跌至第四,当年装机量为38GWh,全球市场份额为7.3%。

其次,日本企业的优势正在丧失,国内生产制造成本也在逐渐上升。1994年,松下电池进入中国,场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仍相对较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场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的运营成本仍然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利润无法保证,企业只能选择关闭。

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日本都有退出中国市场的先例。这不是松下第一次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松下一直有“及时止损”的传统。例如,2021年3月,松下在日本东木县工厂开展的有机EL电视机生产业务因产量低、成本高而收入差而停产。再比如2021年松下公司的太阳能电池板及组件生产厂,也结束了相关业务,退出了市场竞争。

同样,近年来,许多曾经混合在中国的外国企业也离开了中国市场。例如,三星和东芝是最早开始撤离的外国企业之一。这两家公司已经将工厂搬到越南,以便更好地发展东南亚市场。此外,索尼还将工厂搬到了泰国,并计划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业务规模。

至于海外巨头退出的原因,麦肯锡曾表示,答案可以从自身发展速度和中国企业发展速度差异中找到。他们中的“业绩突出者”和“业绩落后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2010-2021年增长最快的跨国公司来说,这两年的年平均收入增长率达到了20%——快于前9年的16%。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业绩落后者”的机会越来越少:2010-2021年收入萎缩最快的跨国公司,疫情开始后收入下降甚至更快,从每年缩水3%,扩大至5%。

然而,对于当地企业来说,外商投资的疏散无疑使当地企业在扩大市场份额方面更加积极。例如,在过去的10年里,当地企业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食品杂货和5G基础设施领域获得了20名-市场份额为40个百分点。

2013年至2021年,中国大型上市公司R&D支出增长率达到“财富500强”外企的3倍左右。在麦肯锡2021年对当地企业和跨国公司R&D高管的调查中,有62家%受访者认为,中国的产品开发环境和能力至少可以与世界级的产品开发中心相媲美,或者预计将在5年内相比。

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发出积极信号

然而,并非所有外资都在撤离。相反,近年来,外资高管对中国的密集访问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话题。“桃李不言,下自成新”,充满活力的中国城市无疑以自己的魅力吸引着新朋友和老朋友。

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3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官方微博公布的外国代表名单包括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三星电子总裁、执行主席李在镕、高通总裁、首席执行官安蒙、博通总裁、首席执行官陈福阳等跨国企业负责人。

3月26日-3月2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分别会见了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和阿斯麦公司全球总裁温宁克。会议期间,王文涛与各方代表就中国企业发展、数字化转型、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王文涛表示,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规则、监管、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愿意为高通、苹果、阿斯麦等外资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据了解,自高通、苹果、阿斯麦、三星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各方一直保持着友好的生态合作。虽然近年来受高通膨胀、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但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仍充满信心。

可以看出,在一些外国公司选择撤离的同时,一些外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找到新的曙光,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更深入的发展和升级。

原创文章,作者:OFweek电子工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71271468.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