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on、HJT、IBC三大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之间,外观美观、转化率高的HJT无疑备受争议,也是一大流派。
在业内看来,性价比最高的TOPCon技术现在已经确定了大局。晶科能源凭借无可争议的出货量和财务业绩,已成为先入为主的旗舰。同时,晶澳科技已建成60GWN型电池产能。天河光能、阿特斯、通威太阳能、正泰新能、新能等一线组件厂商均拥有30GW以上N型产能,TOPCon一线厂商排名已落地。
BC被称为未来电池技术的主流,基本上没有什么有趣的。爱旭股份和隆基绿能是仅有两家上市公司拥有BC电池建设能力。前者将在年底形成25GW的ABC电池容量。隆基拥有29GW的HPBC电池容量,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与TOPCon和BC流派的统一相比,HJT看起来像一个鸿蒙初期、天地未开、混乱的场景。有许多制造商喊着押注HJT,包括通威、阿特斯、晶澳和晶科。然而,这一环节的生产能力相对有限。市场上没有超巨型龙头企业,整个HJT江湖基本处于混乱状态。
目前,HJT市场公认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有两家,一家是成立于2020年的华盛新能源,另一家是老牌光伏组件厂商,“千年老六”东方日升。华盛于2022年建成了2.7GWHJT电池和组件产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HJT制造商。然而,由于成立时间短、资质浅、非上市公司等因素,领导者的信服力得到了降低。
由于以HJT为主的东方日升,与华盛新能源不相上下。东方日升至2023年底,将形成9GWHJT电池和16GWHJT组件产能,与华盛HJT电池和组件各12GW的产能规模相当。同时,东方日升作为一家老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多年积累的品牌和渠道资源是新军华盛新能源所不具备的。东方日升也延伸到下游家用光伏,这也是它的加分项。
总的来说,这两家主流HJT电池和组件制造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他们有自己的优势,相当小。大多数华盛自称是领导者。据推测,东方日盛可能不相信。
除华盛、日升两大厂商外,HJT江湖其他厂商一般实力相近,能与前两家站在同一档次的厂商并不多。艾康科技是一家较早从事HJT研发的制造商,雄心勃勃。早在2022年,它就推出了40GW的HJT电池和组件容量规划,并努力进入行业梯队。但就落地产能而言,由于资金有限,爱康的HJT雄心更多地停留在PPT上。今年,爱康改道,投资TOPCon组件项目,对HJT缺乏信心。
泉威科技和国盛能源是HJT江湖崛起的两大新力量。前者今年H1在山东枣庄建成了3GWHJT组件产能,扩产势头强劲。长期规划了10GW高效HJT电池片和20GW高效HJT组件产能,也达到了进入行业第一梯队的目标。然而,在性能方面,泉威科技的性能并不令人满意。
至于国盛能源,这匹2022年乘风而起的HJT黑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抛出了高达903亿元的HJT相关扩产计划,制定了“十四五”30GW的目标是电池和组件产能,对华盛和东方日益崛起的势头很大。然而,国盛的房地产能力与官方公告的规划相差甚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投产的项目产能为2.5GW电池6GW组件。今年9月,国盛获得了中广核1GW组件集中采购大单,可能为其注入了新的动能,但距离进入一线阵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JT光伏电池第一” 金刚光伏是一家较早切入HJT轨道的制造商。发展势头有点虎头蛇尾。到年底,6GW电池和2GW组件的组件容量已经建成。目前,HJT板块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业绩支撑“赔本”在这个阶段,公司的负债率超过了资不抵债的100%。因此,HJT先驱能否迎来春天的变数?
昔日的“拖鞋大王”宝丰时尚和HJT也非常激进。在过去的两年里,计划扩大51.5GWHJT硅片、电池和部件的生产。但有效的生产能力就像羚羊一样,很难找到真正的作品。同时,它也较早进入HJT领域,光伏业务未能为金阳形成实质性的性能支持。
就HJT制造商的性能而言,东方每天都在上升,其他新老玩家的性能一般都很平庸。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HJT的热情仍然很高。除国盛、金刚、金阳外,连锁升级技术、明阳光伏、华润电力、宝信技术、国润能源集团、中国建材俊鑫、珠海宏军、正业新能源等厂家都有一定的HJT电池或部件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一大波厂商逆势而来。据“草根光伏”据粗略统计,官方宣布进入HJT的厂商数量已达44家。中能创光电、华源电力、水发能源、恒羲光伏、鸿禧能源、晶飞光伏、比太新能源、雅博股份、聆达股份、明牌珠宝、宏润泰阳、太一光伏、中利腾辉、通泽能源、天辰股份、华耀光电等企业均有进入HJT的扩产计划。
在一系列押注HJT轨道的制造商名单中,还有润阳股份、海源复材、晋能科技、乐通股份、百川畅银、传古科技、光势能、五株科技、骏山投资、新鸿兴集团、巨能电力和华民股份。其中,华民股份与华盛合作,投资建设HJT专用硅片生产线。
早些时候,组件制造商海泰新能计划在盐城投资50亿元建设5GW HJT电池及组件项目。现在海泰已经换了赛道,把HJT改成了TOPCon,把建设地点从江苏盐城改成了安徽滁州。
据“草根光伏”据今年6月统计,HJT电池及组件扩产规划产能达到320GW。现在,这种产能规划规模已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很容易突破400GW。更冷的事实是,落地的HJT电池和组件产能远不如TOPCon。
据“草根光伏”整理各厂商官网和扩产动态信息,不考虑产能攀升因素,现有HJT电池产能59.2GW,HJT组件产能65.5GW。HJT电池和组件的增产与2022年10.8GW的电池产能相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然而,与TOPCon年产能超过400GW相比,HJT的产能仍然疲软,不足以在产能规模上占据新一代N型技术的战略制高点。HJT的生产不如前者,可能是因为龙基、晶科等龙头厂商考虑的投资成本过高,市场化条件不成熟。然而,正是因为一线大工厂的保持不变,新工厂的机会才会更大。
想象一下,未来HJT电池成本和PERC平时到来,HJT的扩产可能会增加。华盛和东方日升双超争霸,国盛、链升、国电投资新能源、明阳光伏、宝鑫科技、中建材俊鑫、珠海鸿钧等HJT江湖大战将更加精彩。(草根光伏)
原创文章,作者:草根光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12/111113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