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赛纬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配套原材料项目筹集10

乔丹,《投资者网》

珠海赛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自去年重启IPO以来(以下简称)“珠海赛纬”)最近更新了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披露了更详细的数据。在本轮上市中,公司计划为淮南赛纬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配套原材料项目筹集10亿元(一期)、合肥赛纬研发中心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上一次IPO,珠海赛纬因未与最大客户深圳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详细披露(以下简称“沃特玛”)中国证监会的具体交易协议和风险提示“不予核准”上市申请。

目前,沃特玛不再是公司的客户或供应商,但在改变客户系统后,公司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同行相比,公司的毛利率相对较低。

在重新申报IPO之前,原投资者薛瑶以2.5亿元的估值出售了部分股份,但仅仅几个月后,当珠海赛威引进一系列机构投资者时,该公司的总估值就达到了24亿元。

更换客户后,毛利率下降

珠海赛纬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报告期内(2020-2022年),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收入比例从92%进一步上升到98%。

珠海赛纬自提交IPO申报以来,上市之路一直坎坷,尤其是与沃特玛未详细披露的交易规则,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关注和调查。

中国证监会认为,公司未详细披露沃特玛销售电解质价格的具体协议,未充分说明和披露与沃特玛销售采购双向交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发布了珠海赛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申请创业板上市的决定。

沃特玛是珠海赛纬最大的客户。根据之前的招股说明书,2015年至2017年6月,公司对沃特玛的收入比例从11.63%上升到47.46%,毛利比例从4.79%上升到34.03%。

然而,2018年上半年,沃特玛因经营不善爆发债务危机,公司按规定计提了大额坏账。2022年1月,沃特玛裁定破产。截至2022年底,公司对沃特玛仍有不可收回的应收账款,余额约6145万元。

在这一轮IPO中,珠海赛纬更新了客户体系,2022年的前五大客户是宁德时代(300750.SZ)、亿纬锂能(300014.SZ)、孚能科技(688567.SH)、捷威动力,鹏辉能源(300438).SZ)。

报告期内,珠海赛纬的业绩在2022年大幅上升,收入从2.5亿元增加到18.4亿元,净利润从-0.09亿元增加到2.1亿元。

珠海赛纬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配套原材料项目筹集10

珠海赛纬的业绩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前五名客户增加了采购比例。报告期内,前五名客户的收入比例从56%上升到66%。2022年,亿威锂能、富能科技、捷威电力、鹏辉能源的销售比例均在上升。虽然宁德时代的销售比例有所下降,但销售额也在上升。

珠海赛纬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配套原材料项目筹集10

虽然珠海赛纬的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迅速,但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也在迅速增加。其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21年的3179万元降至2022年的-8231万元,经营内容无法及时实现。

此外,珠海赛纬客户结构发生变化后,毛利率也大幅下降。2014-2017年6月,其综合毛利率为45.32%、37.54%、29.24%、26.94%的毛利率在本报告期内降至10.35%、17.78%和 17.83%。

在成本方面,珠海赛纬的主要原料是六氟磷酸锂。2021年和2022年,该原料的采购金额占主营业务成本的52%、70%;2020年单价为7.8万元/吨,2021年暴涨,2022年仍处于较高水平,分别涨至29.46万元/吨、30.7万元/吨.。

2021年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暴涨是一种行业现象,主要是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激增和锂盐扩产周期长造成的供需紧张。

行业供需失衡造成的原材料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珠海赛威的盈利能力。为应对成本波动的风险,公司的销售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法,即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但从公司的主要业务指标来看,其产品价格似乎与成本波动不一致。2021年和2022年,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单吨售价7.8万元、7.1万元,分别增长117%、-同期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锂成本增长9%,为277.7%、4.2%。

公司还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六氟磷酸锂产品的销售主要是根据成本奖金定价的,结合原材料市场价格和制造成本,综合考虑客户扩张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毛利润,与客户协商确定价格并达成合作。产品价格不符合原材料的波动趋势,是否表明公司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弱?

与同行相比,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2020年和2021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3.01%、30.64%。

与此同时,珠海赛纬的市场份额也在下降。据鑫蕨锂电池统计,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前五大企业均未超过 前三分别是天赐材料(002709).SZ)、新宙邦(300037.SZ)、比亚迪(002594.SZ),公司出货量排名第八。2021年,公司出货量排名第五。

原投资者IPO前出让股份

根据招股说明书,珠海赛纬目前的股权结构如下。实际控制人戴晓兵通过恒纬投资和溢利投资直接间接持有43.56%的股份,合庐市发一号和薛瑶分别持有18.05%的股份、5.8%。

珠海赛纬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配套原材料项目筹集10

恒威投资和溢利投资是公司员工的持股平台。其中,溢利投资的股权于2016年获得,戴晓兵和薛瑶分别将其持有的4.5%转让给他们、0.5%股权,共250万股,转让总价836.6万元。

恒威投资成立于2021年9月,其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戴晓兵。2021年10月,珠海赛威同意股东薛瑶将其持有的5%股份转让给恒威投资,总转让价为1272.5万元,对应公司总估值为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3月,薛瑶与恒纬投资股权转让交易达成后不久,珠海赛纬引进了几家新投资者。当时珠海赛纬的投资前估值已经达到24亿元。短短几个月,估值增长了8倍多。

由于员工激励的股权转让与市场公允价格的差异,珠海赛威在2021年确认了1.12亿元的股份支付费用,严重拖累了公司当前的业绩。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2021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较高,这是由于确认了大量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公司当期净利润为5621.42万元,扣除非净利润为1.65亿元。

珠海赛纬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配套原材料项目筹集10

可以看出,珠海赛纬在这一轮股权激励中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财务数据上,但确实如此“自掏腰包”恐怕是股东薛瑶。薛瑶是珠海赛纬的原始投资者,与戴晓兵是朋友。2007年,薛瑶投资28万元与戴晓兵共同成立赛纬有限公司(公司前身),原投资比例为28%。目前,薛瑶持有珠海赛纬5.8%的股份,并担任董事。根据招股说明书,薛瑶从未在公司担任过其他实际职务,一旦珠海赛纬成功上市,她的投资回报仍然非常丰厚。

但新引进的投资机构能获得什么样的投资收益,取决于公司冲刺IPO能否成功,以及随后二级市场的表现。

2022年3月,珠海赛威引进合庐城发1号、贵阳蜂巢、蜂巢能源、志远同舟、招证冠智、远景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融资9.25亿元,增资价格48元/股,投资前估值24亿元,投资后估值33亿元。

珠海赛纬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配套原材料项目筹集10

增资者也有看点。贵阳蜂巢是一家拥有20%蜂巢能源投资份额的企业。蜂巢能源是公司的客户,是公司2022年底的第三大应收账款对象,金额为361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蜂巢能源直接间接持有公司1.98%的股份。

申银万国投资有限公司是贵阳蜂巢的基金经理,是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另一位增资者申万创新投资。

志远同舟与招商局冠智的基金经理是招商局志远,后者是公司发起人招商局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招商局证券通过招商局志远和招商局投资间接持有公司0.82%的股份。(思维金融生产)

资料来源:投资者网

原创文章,作者:投资者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13127006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