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东关大先生
出品 | 电动公会
经过两年的飙升,碳酸锂价格终于迎来了一轮快速下跌。
1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2022年11月初最高点跌至20%左右。根据上海有色网的数据,1月9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跌10500元/吨,平均价格为49.1万元/吨,创4个月以上新低,连续下跌21天。
然后下降趋势继续。1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47.65万元/吨,较2022年11月初最高点下降超过10万元/吨。1月20日,平均价格达到47.5万元/吨。
春节假期过后,国内碳酸锂价格下跌不变。2月1日,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下跌2500元/吨至46.9万元/吨,未能保持47万元/吨大关。
与去年11月中旬59万元/吨的历史最高平均价格相比,碳酸锂价格下跌了10万元/吨以上,下跌了近2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碳酸锂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这也表明未来几个月的动力电池成本将不可避免地显著下降,预计将刺激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恢复。
去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发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5.5%,但收入仅下降4%,利润率非常不健康。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上游企业利润飙升,但下游企业利润飙升“连汤都喝不下”。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我们查了一下,碳酸锂作为动力电池的正极原料,价格从2020年7月的4万元/吨飙升到2022年11月的59万元/吨。
不到两年就翻了十几倍。
2021年前,动力电池的材料成本结构大致为正极30%、负极18%、电解液6%、隔膜6%。但去年涨价后,正极材料的成本占50%以上。
碳酸锂价格飙升,使电池成本飙升,使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抗拒,只能将压力转移到下游。在此基础上,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技、富能科技等动力电池制造商于2022年提高了电池价格。然而,汽车公司无助,只能含泪提高价格,一系列效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广汽老板曾抱怨,除特斯拉外,世界各地的电动汽车制造商都不赚钱;宁德时代的老板也很无奈,“经过几年的技术升级和方案优化,我们的动力电池价格下降了很多,但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我们几年的努力已经消失了。”
汽车公司和电池制造商都抱怨自己“没赚”,谁赚了消费者买新能源汽车的钱?
从数据来看,大部分利润都流向了上游矿产商和锂材料加工商,如天齐锂业、赣丰锂业等锂盐厂商。
2022年上半年,赣锋锂业净利润为72亿元至90亿元,同比增长408.24%至535.30%;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天齐锂业净利润为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110倍至134倍。
如果仅从2022年第一季度来看,天齐锂业的净利润大概相当于两个宁德时代和四个比亚迪。
显然,整个产业链都陷入了“为上游打工”面对锂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动力电池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的怨恨不用说,在过去两年锂价格高水平板块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对上游原材料声音不足的核心问题。
目前,全球电力电池行业主要是三元锂电池,电池关键正极材料约占整个电池成本的40%,其中三元正极材料主要是镍盐、钴盐和锂盐。
在锂电池中,三元正极材料主要消耗碳酸锂,每吨三元材料消耗碳酸锂约0.38吨。据了解,碳酸锂价格上涨10万元,动力电池成本增加约6000万元。
不幸的是,锂电池的原材料没有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中国锂资源的外部依赖度高达85%。虽然我国锂资源的储存量约为100万吨锂金属,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但问题是,如果这些锂矿想要开发,它们也将面临许多问题,如成本高、开发时间长等。
目前,全球70%以上的锂资源分布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因此,当海外锂矿拍卖价格屡创新高时,国内碳酸锂价格只能上涨。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炸式增长瞬间暴露出话语权不足的问题,国内碳酸锂价格在15个月内翻了10倍。
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全球锂资源产能扩张速度跟不上下游新能源产业锂需求的增长速度,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需要一定时间,导致电力电池规划产能巨大,但实际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需不平衡。
为了摆脱上游矿产卡脖子和供不应求的问题,我们只能疯狂地弥补,在加快锂矿资源布局的同时,也开始加快电池回收业务。
在海外布局方面,天齐锂业行动最早,十年前控制了澳大利亚最大的锂矿。相比之下,国内电池厂行动缓慢,海外锂矿资源直到2020年才开始布局。
市场普遍预计,由于行业持续火爆,2021年锂矿投资持续增加,将导致2023年锂矿供需关系逆转,最终锂矿价格见顶下跌。
果然,今年碳酸锂价格开始下跌,这无疑给了下游正极材料和电池制造商喘息的空间。2月1日,国轩高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碳酸锂原材料成本下降,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销售毛利率。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上游资源的不断增加,碳酸锂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是大势所趋。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表示,碳酸锂价格将在2023年下跌,但下跌幅度有限。比亚迪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目前还无法判断碳酸锂价格是否会继续下跌。
世界上最大的锂制造商雅宝首席执行官也表示,锂矿的供应是系统的,预计未来七到八年锂矿的供应将继续紧张。
按照这个说法,整个动力电池市场还是会继续承受过高的成本压力。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经说过,中国不能从被石油卡住到被稀有金属卡住。在燃油车时代,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染指石油行业,但在有轨电车时代,如果我们想成为国王,我们就无法回避“锂”。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电动公会,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4/06196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