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为什么能创造出高价值的产品?

截至3月24日,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山西、吉林、天津、河北、成都、哈尔滨等省市相继出台了不同程度的购车补贴优惠政策。

到3月底,加入降价促销行列的汽车品牌名单越来越长。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比亚迪、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汽通用别克等30多个汽车品牌都加入了降价促销战。

3月2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0175.HK)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甘家阅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坚决表示:“吉利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继续为用户创造高价值。”

吉利为什么能创造出高价值的产品?

历史证明,价格战只是喝毒药来解渴。虽然它可能会实现直接的销售,但从长远来看,它不仅会伤害品牌,而且会阻碍品牌发展的道路。

价格战容易导致的恶性循环是:企业盲目降低利润,最终无法投资研发,汽车行业是一个需要持续投资甚至布局新技术的行业,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实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呼吁合理对待这一轮汽车推广,市场应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确保行业全年健康稳定发展。

吉利逆势盈利是价值战的胜利

淦家阅坚持“价值战”这一理论并非空穴来风,可以说是吉利汽车一路坚持,走到今天的表现真知灼见。

2022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到143.3万辆。虽然销量同比只增长8%,但营业收入达到148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5.6%。

吉利为什么能创造出高价值的产品?

营业收入增长明显高于总销量增长。主要因素是吉利自行车价格的上涨。去年,吉利继续提升品牌产品,锚定高价值主流品牌,自行车价格同比增长29.6%。

过去的2022年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疫情、缺芯等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是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所有汽车公司都面临的新环境。如何应对和走出去考验所有汽车公司。在同样的环境下,吉利汽车可以说各种财务和业务数据表现稳定,在新能源、智能化、国际化、高端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拉开了前奏。

与价格战引发的低价竞争相反,2022年吉利自行车销售收入10.3万元,同比增长29.6%,平均毛利1.75万元,同比增长11.1%。

以“中国星”以高价值产品为代表,继续带动吉利实现品牌向上、价值向上的目标。2022年,“中国星”高端系列整体销量252787辆,占吉利(含几何)品牌的近23%,月销量最高3万辆,自行车平均售价15万元。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00%,销量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2%进一步上升到22.9%;

出口销售额上升至13.8%,增长5.1个百分点;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5%,达到52.6亿元;财务状况保持强劲,总现金水平上升20.4%至337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吉利汽车技术授权共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29.9%,进一步支撑了未来稳定的盈利预期,继续带动吉利汽车国际化,确立了吉利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得益于9年上路的困难和坚持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竞争和生产产品之间的竞争是成本竞争。吉利专注于通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成本控制优势,打造高价值产品。”淦家阅说。

吉利为什么能创造出高价值的产品?这与它不断向上的决心是一致的。吉利的起步阶段和所有独立品牌一样低端,但多年来,吉利从未停止过品牌和产品向上,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的产品。

吉利从2014年开始提出向上的品牌精神。2014年,上汽、 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江淮,累计销量2107.6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89.72%。

那一年,吉利汽车销量为41.78万辆,与江淮相比还有5万辆,同比下降24%,其中出口下降49.8%,国内销量下降16.8%。

但在2022年,即第九年之后,吉利汽车以(143.3万辆)荣登前三名,仅次于一汽大众(182.36万辆)、上汽通用五菱(160万辆)。在此之前,吉利汽车多年来一直排名第一。

支撑吉利一路向上的是吉利一路坚持的高价值之路。吉利、灵科、极氪三大品牌在质量和技术上完全超越了大多数合资品牌。

全球新高端品牌凌克汽车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和品牌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销量达到180,127辆,截至2023年2月累计总销量已超过85万辆,成为中国最快超过80万辆的高端汽车品牌。

吉利为什么能创造出高价值的产品?

其产品线覆盖中高端市场,旗舰产品凌克09已进入30万元价格带,产品溢价能力不断提高,创造了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价值的新高度。

极氪品牌继续刷新中国豪华智能纯电价值高度,2022年交付71941台,全年超额达到7万台,成为主流新能源⼀完成目标的品牌。作为豪华车市场1万家俱乐部中唯一的中国品牌豪华纯电动汽车,平均订单金额超过33.6万元,多月来一直获得中国品牌纯电动汽车销售冠军30多万元。

第二款极氪车型原生纯电豪华MPV——2023年1月,极氪009开始交付,平均订单金额达到52.7万元。新能源销量增长300%,智能赋予未来出行能力。

今年2月,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不仅仅是正式发布“造车者”吉利集中展示自己的尖端技术,以吉利银河为载体,为吉利品牌开辟了全面的新道路。

发扬优势,坚持长远才是正道‍‍‍‍‍‍‍‍‍‍‍‍‍‍‍‍‍‍‍‍‍

因此,甘家阅坚持“价值战”也有信心。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价格战”对企业没有好处。

虽然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但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改变。消费者永远不会追求更低的价格,而是更高的价值。虽然从短期来看,降价也使同一产品在短期内提高了价值,但当每个人都遵循降价的趋势时,这种降价的优势就消失了。从表面上看,短期内商家利润下降,消费者受益,但从长远来看,无序的价格战只会使汽车公司陷入死循环,最终消费者不会受益。

而一件大家都能简单做到的事,能触动汽车市场吗?我不这么认为。事实上,上一次国内汽车品牌集体“降价”2015年,受行业格局变化、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影响,主流汽车品牌纷纷加入战局,引发了激烈的价格战。硝烟过后,2015年中国汽车年销量为2459.76万辆,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汽车公司需要在研发和更新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当利润被挤压,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时,消费者最终无法获得更先进的产品。

当然,“价值战”不是坚持高价,而是利用供应链的优势来提高产品价值。事实上,吉利近年来也这样做了。

甘家悦表示,江苏和浙江地区发达的民营经济确保了吉利成本供应链体系的强大。公司自身的核心产品动力轴承、电机、电气控制、电池等相继批量生产,通过供应链整合控制成本,形成汽车产业链红利,为客户带来价值优势。

因此,吉利不必参加价格战,而是专注于品牌战、价值战、技术战、服务战、道德战, 塑造更高的品牌形象,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

事实上,价值战也是近年来独立品牌汽车公司在产品和品牌转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力量加入汽车制造,以及中国品牌在智能和新能源方面的集体布局,独立品牌已经完全赶上甚至超越了合资企业的产品实力。注意“价值战”近年来,汽车公司正成为汽车市场的一股清流。

相比之下,合资企业的自然优越感正在走到尽头。合资企业复杂的管理体系、中外效率低下、全球化产品实力不足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等因素,合资企业的品牌优势和外部光环越来越弱,甚至成为负资产。

从这一轮降价也可以发现,东风系统挑起降价后,纷纷加入的大部分价格战都是合资企业。价格战是汽车公司释放库存压力的无奈。比如东风系统挑起价格战,东风集团股份收入同比下降36.16%,净利润同比下降35.81%。此外,公司库存高达130亿元,是同期多年来的新高。

除非面临高库存压力,否则没有必要效仿。事实上,在乐观汽车市场看来,近年来,在新的四个现代化和向上的步骤下,合资企业在产品和品牌年轻化方面已经被自主品牌超越。因此,这一轮是独立品牌以实力赶上合资企业的时候了。

因此,只有放弃价格战到价值战,我们才能继续独立品牌的优势,拥有更好的未来。中国汽车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独立品牌汽车企业应注重长期,合理安排产销计划,积极跟上“新四化”浪潮,在产品技术、质量、服务、品牌力等方面下功夫,推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产品。

原创文章,作者:愉观车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8186404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