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汽油车时代的中国消费者喜欢大车,新能源时代的中国人更喜欢理想。

这一点已经被无数来到中国市场后变长轴的产品验证了,只要在尾标后面加一个“L”,轴距稍微长一点,一定卖得好,或者两厢车换成三厢车,或者卖得好。在新能源时代,大车依然是中国人的心。从85后到95后,新一代消费者逐渐成为主要购车者,开始重视现代化和智能配置。因此,车内屏幕和智能软件的堆放成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首要决策。

对中国消费者最了解的是理想。

在几乎没有技术自主研发的情况下,理想依靠现有的几款车赢得了30万车主的选择。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是否已经陷入了某种程度“怪圈”,只要疯狂堆料能得到认可吗?或者,堆料比创新更重要?

卖了30万台,为什么理想?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蔚来达到30万辆交付量后,是理想的汽车。根据成立时间,蔚来成立于2014年11月,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7月;还有车型产品的矩阵,只有4款车(包括理想ONE)和7款蔚来车。相比之下,理想的30万交付更快更容易,没有换电站,没有快速充电桩,没有纯电;只有舒适的座椅,车里有很多大屏幕和增程器。

理想的汽车,给行业和消费者的感觉是一个在线声誉和离线销售非常分离的品牌。有很多人看不起它的动力系统和技术水平;但这些并不影响有些人花数十万买它。理想的汽车在路上随处可见,足以证明其产品定位的成功。

从数据层面来看,理想汽车的性能优于预期。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3月24日,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30万辆。这个概念是什么?从理想ONE交付之日起,理想3年3个月就达到了30万辆的交付效果。但从另一个方向来看,该品牌的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

但为什么能赢得中国人的喜爱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到目前为止,主要的是扩展技术,这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技术,在20世纪初,优化扩展技术后投资于汽车产品。但没有人期望在2023年销售30万辆动力系统汽车;其中,不可否认的政策给了该品牌产品从0到1的一些基础。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从技术理论的角度来看,理想和技术并不先进。此外,李翔本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问题,然后他仍然会选择转向纯电动汽车的阵营。至于今天的扩展,它可能只是理想汽车成功的垫脚石。所以我选择了盲目地堆叠材料来尝试“遮盖”技术上的不足。

有一次,一个朋友想卖掉他的奥迪A8,换一辆新能源汽车,问我哪个更合适。他给出了威莱ES7和理想L9两种选择,一种是新的电气化结构,可以更换电源,可以快速充电,自动驾驶水平更好的威莱产品,另一种是更换后堆放材料的理想产品。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威莱ES7技术含量较高,只有技术理论家推荐威莱产品;但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会从实际的角度考虑买车需要什么,他最终选择了理想的L9,因为“坐在车里很舒服,屏幕也很多”。买理想的,可能是中式刚需,省钱,耐力不焦虑,车内空间大,舒适。

这只是消费者的一个例子,自主研发技术输给了堆料。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曾经被拒绝的三缸发动机在成为增程器后仍然在理想的ONE上销售良好。相反,三缸发动机的汽车在更换后没有销售。直率地说,理想的30万辆车并不是由传统意义上的绝对创新所交换的,而是在找到正确的需求并通过堆放材料来交换的。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就30万辆理想汽车而言,这并不是国内汽车市场的悲哀。它只抓住了一些人的汽车痛点。与特斯拉、比亚迪等龙头新能源企业相比,理想体积还远远落后。进入30万家俱乐部后,理想汽车是否意味着成功上岸?

与上岸相比,理想更像是登上了红海市场“荒岛”。

公认的是,扩展范围没有技术内容。理想的汽车玩营销,玩产品定位,玩好抓住消费者群体的痛点,销售站起来,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事实,表明理想的汽车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制造汽车,消费者研究理解。然而,扩展范围只是一个过渡计划,这个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绿卡政策的支持,理想的汽车也很难在早期阶段快速达到30万辆。

随后,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纯电路线。理想汽车转型的纯电力已经开始完成,技术研发在未来至关重要。为什么理想的汽车可能已经上市了?“荒岛”,虽然现在卖了30万辆,但是没有一款是纯电产品。

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进步还是0。

然而,同批起步的威来仍亏损144亿元,发展到7辆车、第二代汽车制造平台、第三代电站、超快充桩;其中大部分是自主开发的产品,烧钱烧东西。然后,在自主研究不高的情况下,理想汽车仍亏损约20亿元,声称今年将开始纯电力转型,推出纯电力产品。

一切靠买的理想,加入新能源战局,可能会失去优势。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理想ONE和理想L系列的产品优势是能够准确定位消费者。先进舒适的内部环境是其产品定义,每辆车都保持着高度统一的定义。堆叠配置是为了确保这些产品的定义。仔细产品,理想汽车产品单价不低,目前销售产品超过30万,最昂贵的45.98万;如果加入纯电阵营,进入大电池,自行车成本可以让它继续灵活地进行产品定义,很难说。

如果你卖了30万辆增程车,还没有盈利,也没有赚到纯电车研发的钱。理想的汽车是徒劳的,也就是给它的供应商“打广告”。

最后,思考几个问题。

现在,理想汽车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舒适、大、配置好,没有充电,没有耐力焦虑。如果购买电池占自行车成本的三分之一,这些印象还能得到保证吗?这辆车的价格有多高?

理想已经上岸了?还是荒岛?就30万辆理想汽车

纯电力技术自主研发的落后使其比其他技术更短,但与此同时,市场正在进步,硬件和软件技术正在进行中。换句话说,在短时间内,理想的追逐行业主流纯电力水平,特别是电池寿命、能源补充方案,这些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

其实理想车压力挺大的。卖了30万,就是自己在一个。“新手村”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也没有几年的政策支持。进入纯电力市场后,如何在短期内消除产品与市场之间的差距,仅仅烧钱是无用的,需要时间开发、验证和培训。

纯电后,理想汽车的优势是什么?这是值得深思的,但现在对蔚来更加乐观了。

作者路咖汽车

原创文章,作者:路咖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8186403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