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临美国芯片供应限制问题的巨大进步

中国已经成功地大规模生产了12纳米工艺,这将是中国芯片的巨大进步,可以进一步满足国内芯片的需求,这无疑是中国面临美国芯片供应限制问题的巨大进步。

中国面临美国芯片供应限制问题的巨大进步

1.12纳米进一步提高了国产芯片的自给率

业内热议的是台积电和三星的3纳米。然而,事实上,市场上的需求更加成熟。世界上70%的芯片都是28纳米生产的,而14纳米可以满足中国90%的芯片需求,除了PC、手机等有限的行业需要先进的技术,更多的行业需要成熟技术生产的芯片。

在汽车芯片行业,绝大多数是14纳米以上的芯片,因为汽车更注重芯片的可靠性,而成熟的芯片更可靠;传统汽车使用300个芯片,智能汽车使用1000个芯片,如果使用先进技术,成本是汽车企业无法承受的。

至于空调、冰箱、电视等行业,芯片采用65纳米甚至更落后的工艺。这些家用电器对芯片的性能要求不高,对成本控制要求更高。因此,这些家用电器大多采用成熟的工艺生产。

即使在需要先进技术的PC行业,国内芯片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芯片架构设计能力来提高性能。据说龙芯3A600采用12纳米工艺生产,性能相当于Intel的11代酷睿i5,说明中国现有工艺也可以获得先进性能。

中国面临美国芯片供应限制问题的巨大进步

中芯国际批量生产12纳米对中国芯片行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这将进一步提高国内芯片的自给自足。此外,中国获得的先进chiplet小芯片可以整合多个芯片,提高性能,满足更多行业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芯片自给自足率可能达到90%。

二、依靠国产芯片技术可以打破美国的限制

在汽车芯片行业,由于美国芯片价格昂贵,国内汽车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据报道,目前智能汽车行业流行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价格近3000元。昂贵的价格困扰着许多国内汽车企业,一些国内汽车企业采用了开创性的多芯片方法。

国内汽车企业推出智能汽车,采用两个芯片,解决汽车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用芯片处理汽车本身的数据,另一个芯片负责汽车计算系统,既能保证汽车数据处理的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互联网系统的需求,更能保证汽车安全;相比之下,一家外国汽车公司同时用芯片处理汽车数据和互联网系统,但经常出现黑屏现象,让消费者汽车过程中心感到害怕。

这样,14纳米芯片可以满足汽车的需求,而12纳米芯片可以提供更强的性能。这个想法不仅适用于汽车芯片行业,也适用于PC、事实上,电视和空调产品也适用,因此中国对美国芯片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减少。

目前,全球芯片行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也在下降,因为先进技术的成本太高,没有客户,据报道,只有苹果将使用3纳米技术,预计将用于今年的A17处理器;5纳米和7纳米技术产能过剩,美国芯片领导者Intel最先进的技术只有10纳米,这表明考虑到成本问题,芯片行业开始重拾成熟技术,这对中国芯片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中国面临美国芯片供应限制问题的巨大进步

全球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下降为中国芯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intel相比,中国的12纳米技术并没有落后太多。依靠芯片架构设计改进的龙芯3A6000足以满足国内众多行业对PC的需求。预计中国将有5000万台PC被国内PC取代,这将有利于国内芯片获得更多收入,积累力量,促进先进技术的研发,缩短差距。

可以说,随着12纳米的大规模生产,国内更先进的工艺也有希望,也许10纳米工艺的大规模生产也很快,这些工艺的大规模生产对国内芯片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工艺,支持国内芯片的独立发展,不受外力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柏铭007,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7126349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