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司与拆迁报废再制造业的纠缠和复杂关系

拆迁报废再制造业离不开保司的支持。无论是前端收车资源还是后端零部件再制造,保司的影响力都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自身的技术性能和附加值,降低事故车辆维修成本和保险索赔成本。

接下来,笔者将详细介绍保司与拆迁报废再制造业的纠缠和复杂关系。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主机制造商掌握了发言权的作用是什么?

推动再制造,保险公司和新能源车企会有一战吗?

01、保险公司的推广非常重要

由于大多数国内报废汽车都是十多年的旧车型,配件价值不高。保险公司事故车基本上是市场流通价值高的车型,其配件价值高,需求稳定。

与中国拥有类似汽车的美国相比,美国最大的事故车拍卖公司 Copart 市值高达121亿美元,年拍卖量超过130万辆,84%的事故车来自保险公司推定的全损车。

我国事故车每年规模在100万辆左右,但每年只有 拍卖处置约5万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新车保险业务占据了保险公司的主导地位,4S店有很大的话语权。

对于符合推定全损标准的事故车辆,4S店仍希望通过维修获利;事故车辆在保险公司手中的最大价值要么是更换保费,要么主导供应链降低维修成本,但保险公司被迫选择发送维修保费。

正常情况下,估计维修费用占车辆实际价值的50%,可以推定全损。但是,如果中国这个比例高达80%甚至倒挂,维修费用甚至会超过新车。

此外,一些修理厂通过事故车拍卖购买事故车修理,伪装成普通二手车卖给车主,表明保险业推定的全损机制并不完善。

此外,车辆维修档案的实施阻力很大,这也是中国二手车市场无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有维护记录,没有详细描述的文件,因为保险公司不会发布真正的维护文件。

归根结底,国内副厂件过于发达,保司推动保费差异化的动力不够大。

由于绝大多数索赔都是同质副厂,消费者权利保护意识不高,目前保险公司将制造索赔定义等同于同质副厂,行业难以有足够的动力推广此事。

未进入保险公司使用系统的任何配件都不能成为后市场的主流产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广汽菲克退出中国市场,国内股票仍超过95万台。配件供应链是个问题。事实上,股票的拆解和再制造市场可以完全满足市场。问题在于信息不匹配和供需问题,导致配件价格高,车主非常不满意。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保险公司注重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支持再制造企业推出更具成本效益的再制造部件,才能真正促进再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02、发展有阻力 但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近30%的赔偿金额与零部件有关。考虑到再制造零部件的价格仅为原厂新零部件的4-6%,然后参照美国市场在维修中使用的一半以上的再制造零部件,预计再制造零部件的普及将为保险公司带来数百亿的损失减少效益。

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政策,为再制造零部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例如,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中,不仅鼓励汽车制造商支持再制造产品进入自己的售后系统销售,还鼓励保险公司将再制造企业产品纳入维修备件系统。然而,保险公司的行动确实有点慢。

目前保司处理残值多为竞拍模式,再制造企业参与的机会很少。

由于大多数再制造企业都是垂直细分公司,没有大规模获取残值车的能力,即使开黑组也不容易;我们不得不与相关投标企业合作。因此,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无法与“地下”翻新工厂竞争。

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在欧洲,约80%的汽车消费者可以在车辆维修过程中主动接受再制造产品;在美国,在汽车保险索赔中,再制造产品占总配件的70%;但在我国,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仍然不高。

另一个事实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值约1000亿元,出口量约占国内生产的30%。

因此,2022年6月8日,商务部鼓励支持企业在保税区开展“两端外”保税维护,探索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试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再制造产品的实施和发展仍存在阻力,但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03、新能源主机扮演什么角色?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第三方零部件制造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远低于燃料汽车;这样,在保险公司直接供应模式下,原始零部件在许多情况下成为唯一的选择。

此外,主机系统对核心部件的垄断也创造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普遍价格,因此再制造企业面临着广阔的蓝海,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仿制难度系数的增加,为合规再制造企业的崛起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作者曾在AC汽车之前的文章中描述过,因为新能源智能汽车已经打开了车主的手机终端,所以车主终端应用程序肯定会覆盖保险功能。未来,保险公司将变相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工作。

由于UBI数据链和主动性完全掌握在主机手中,通过对驾驶大数据的分析,主机对各种保费系数的研究和判断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其准确性远远超过保险公司的传统精算。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时机合适,主机肯定会做保险,一些国内主机已经获得了保险资格,正在布局中。

有几个明显的趋势:

首先,新能源汽车保险直销比例和在线比例将大幅提高。

随着汽车保险费用空间的缩小(最近一家头部保险公司在一些地区试点取消了返利)、新生的年轻人更愿意在网上花钱。数据显示,美国 49%的人更愿意通过网上渠道购买汽车保险。中国只有 39%,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二是随着新能源智能化的发展,主机厂商整体话语权增强。

新能源汽车厂商积极布局生产销售一体化生态,数据积累日益丰富,前后端运维控制度不断提高。

三是保险、科技(互联网、软硬件)、主机多方面的生态整合:主机从单方面的生产和销售延伸到汽车售后市场,通过技术和保险大大挖掘汽车售后市场的价值。

第四,车电分离。车电分离会使维修流量更加碎片化,方便主机控制售后服务,削弱传统势力的影响力。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主机与保险公司携手合作,未来智能定制和差异化汽车保险的时代可能不远。

其中,从掌握核心部件、维修授权、渠道控制、谋划汽车售后市场、布局、打造产销一体化生态,增强主机话语权只是时间问题。

在过去的文章中,作者分析过,新能源智能汽车必然是主流趋势,与传统相比,商业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相对分散在不同的渠道,受车龄的影响,汽车售后市场的利润比例仅为 汽车售后市场利润的3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汽车售后供应链系统需要改变。

现在看来,过去做拆车零件的人还能活得很好。稀缺是昂贵的。主机越控制死亡,货源越稀缺。“风大鱼贵”的道理永远不会改变。

此时,维修企业应采取预防措施,积极开辟新的配件渠道来源。

原创文章,作者:AC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9/101012100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