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不仅站得高,而且看得远。
2023年注定是汽车市场不平凡的一年。赛道太饱和,汽车公司全力以赴向前挤,但这条路毕竟没那么容易走。
降价、保价、补贴…汽车公司花样百出,想尽办法争取一线活力。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第一,专注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
一些内部人士表示,BYD的所有品牌都将成立一个品牌研究所,包括王朝研究所、海洋研究所、腾电研究所等。除研发外,还保留在总部,所有品牌的项目、运营和产品都将独立于品牌研究所。
良好的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为企业内部建设提供重要支持。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上层建设,也是一个战略布局图。显然,比亚迪想依靠自己的战略布局来在新能源市场上打一场美丽的战斗。
比亚迪的组织调整早在年初就开始了。目前,各品牌研究院的关键岗位已经到位,其中王朝、海洋研究院院长基本都是各自的大型车型总监,腾势汽车院长是腾势CEO王凤仪。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独立品牌研究所的结构早在同行吉利汽车实施多年,其优势是可以更好地梳理产品、项目资源,更方便项目的独立会计。
虽然比亚迪在过去两年的销量相当可观,但它的节奏仍然相对温和。比亚迪需要独立品牌研究所的结构来刺激其资源整合和运营效率的神经。
而最近比亚迪更频繁的大招,卷出了新的高度。
随着“仰望”和“F品牌”强有力的加入也让比亚迪的产品矩阵更加完整。上周,比亚迪汉唐双旗舰冠军版上市,将比亚迪的人气推向了一波小高潮。
这样,品牌规划就成为比亚迪需要克服的障碍,如何避免产品内耗也是比亚迪需要面对的问题。然而,比亚迪清楚地区分了每个品牌的价格定位。再加上比亚迪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我相信比亚迪将更有序地发展其品牌。
比亚迪除了在工程院推动品牌研究院的建立外,还有另一个研发重镇——规划院也在进行调整。
由于比亚迪规划院、第六事业部、第五事业部、工程院等部门都在推进智能驾驶研发项目,不可避免地会有重复的资源投入和消耗。因此,比亚迪从年初开始逐步统一业务出口,主要将智能驾驶的研发任务交给规划院和第五事业部。前者主要负责高级智能驾驶,后者负责低级智能驾驶。
BYD董事长王传福曾公开表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年是电气化,下半年是智能化。在智能领域,公司将像电气领域一样开放所有核心技术,并进行充分验证。
尽管比亚迪去年的销量已经击败了特斯拉,在电气化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智能化领域却是一个明显的缺点。
面对更长期的智能驾驶新轨道,比亚迪的前瞻性令人钦佩。提前布局智能的缺点,思路清晰,正是因为比亚迪采取了预防措施,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回顾比亚迪多年来的成就,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上上演了无数次高光时刻。
去年,比亚迪年销量达到187万辆,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榜首,但比亚迪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2023年比亚迪的年销售目标是冲击400万,从187万到40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必然需要比亚迪在产品和运营上下更大的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网民发现比亚迪最近注册了一个新商标“云辇”,这个商标可能是比亚迪的一项新技术。正是当许多汽车公司忙于打价格战来煽动市场时,这是一辆新车和一项新技术,这表明了它的雄心壮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比亚迪这两年风光无限,但比亚迪不会止步于此。在热水价格战的背景下,比亚迪需要进行深刻的变化,组织结构的调整是新能源巨头比亚迪深刻变化的开始。这一变化对于比亚迪在2023年实现400万销售目标也是必不可少的。
原创文章,作者:汽车大事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21216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