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锂之都”宜春锂矿盗矿乱象

自然礼物总是暗中标出价格。近日,“亚洲锂之都”宜春锂矿盗矿乱象通过媒体报道进入社会视野,再次引发外界对资源型城市发展道路的思考。

2月底,宜春宣布将打击非法盗窃锂矿,包括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前往宜春进行锂矿业研究,选矿端一度停产。随后,有媒体称,合格企业已基本开始复产。中信证券等机构认为,由于产业链库存冗余,短期来源停产不会影响行业业绩。然而,本次事件中传递的一些信息仍然显示出资源丰富地区的发展矛盾。环境、产业链配套设施等问题已纳入当地发展规划,最终成果尚不清楚。

宁德时代、江特电机、赣峰锂业、比亚迪等a股上市公司在宜春投入数百亿元开展锂矿相关业务,通过收购或设立子公司。宜宾等国内地也有几个类似的产业集群。产业发展越多,产业以外的问题就越受关注。采取预防措施已经开始。

锂矿富饶,好坏相依

宜春“亚洲锂都”的主要矿物是多金属伴生锂云母矿,已被发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储量占中国总储量的40%%左右。其潜在氧化锂产量和碳酸锂产量分别为900万吨和2000万吨以上。2022年产量超过12万吨,官方计划2025年锂云母精矿和碳酸锂产量分别达到700万吨和50万吨,能够满足7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但锂云母原矿品位低于锂辉石原矿,杂质多,提炼难度大。从原矿中提取150吨至200吨碳酸锂。早期,江西赣锋锂业和宜春长大的江特电机在国内开采+锂辉石是海外收购的主要矿产力量。然而,需求迫使供给侧发展。到2019年,宜春云母提锂能力达到年产1万吨,开启了工业化的第一年。

随之而来的是工业爆炸式布局。近两年来,宜春的大规模投资仅超过100亿元,包括新旺达计划投资165亿元建设宜春锂盐、锂材料等项目,宁德时代投资135亿元建设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国轩高科技、比亚迪、赣锋锂业等20家大型锂电池公司在此形成产业集群。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锂矿可以赚钱”的理念已经进入了当地普通人的生活,就像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一样。

2月14日,“财经十一人”发布宜春锂矿乱象调查,指出连普通人都在争相开挖锂矿资源。2月24日,宜春市官方发布打击盗窃行为的决定。事实上,今年1月7日,社交媒体也传出江西于都村民连夜上山“挖金沙”(实际上是废锂矿)的消息。过去两年偶尔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反映了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对原住民生活的影响。这些盗窃行为脱离政策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潜在危害。

首先,盗窃完全是在没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很容易发生其他冲突。例如,争夺资源造成的安全事故。2023年2月,碳酸锂价格下跌至40万元/但开采成本原本只有10万元/在此期间,利润率巨大,这也导致了更多的初始资源更有利可图。在媒体报道中,村民们互相竞争。

二是对环境的巨大破坏,无人修复。2022年11月底,宜春发生了一起锂污染事件,一度引起了外界对锂环保的关注。正常企业主体会遵守一定的环保规章制度,但个人开采和“黑车间”不仅会直接破坏水土,还会在后期处理过程中带来无法控制的有毒物质释放。

第三,违反国家法律导致矿产资源流失,影响储备,暗中存在干扰新能源产业链整体运行的风险——一旦盗窃成为风险,有利可图,必然会有人冒险,努力开辟非法交易、运输、加工制造的“黑色生产”一站式,进一步放大风险。

这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也提醒了城市:宜春实际布局锂产业已有十多年,但在新能源产业爆发后才真正享受到锂矿的红利。面对资源优势的突然崛起,城市如何保持资源、人与产业之间的平衡?有许多资源城市从繁荣到衰落的教训,今天的各种布局都是谨慎和前瞻性的。

拒绝重蹈上一代资源型城市的覆辙

矿产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周期性行业最大的痛点在于周期轮换的滞后性。产业链上下游收到的信息、准备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差异很大。在一些行业,甚至出现了“扩大生产就是破产”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其周期性难以把握的重点是大周期中隐藏着小周期。例如,新能源逐渐取代化石能源是一个确定性事件,但中间的发展速度又快又慢,这可能导致企业在每个小周期中的兴衰。

然而,城市不是企业,企业在周期节点做出错误的决定,即使破产,资产也可能在未来振兴。然而,城市规划是动态的。过度投入现有资源进入一个行业将导致城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失去发展主动性,并引发严重的连锁反应。企业可以破产,但城市不能轻易“放弃治疗”,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小心。

产业链的发展往往注重“加强”,而忽视了加强薄弱环节。社会广泛误解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遇,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在金山上赚钱。事实上,即使不考虑环境保护、碳排放等因素,区域能力是否足以维持资源开发,也可能始终存在风险。

例如,云南大力支持电解铝行业的引进,但近两年天气异常,限制了发电。自2022年9月以来,云南经历了两轮电解铝行业生产限制,第二轮生产限制于2月27日基本完成。

矿产资源的路径依赖更加严重。2001年,辽宁阜新是国务院认定的中国首个资源枯竭的城市,其次是云南的“锡都”、安徽淮南的“煤都”和网络知名的鹤岗。

宜春充分吸收了旧资源城市发展的不足,自产业链引进以来,一直在探索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废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回收对电池行业非常重要。

江西省政协副秘书长林凯在今年的江西省“两届会议”上指出,今年伊春预计将实现40万吨碳酸锂的生产能力,但相应的锂渣规模高达1500万吨,不仅占据了企业的库存能力,而且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因为锂渣与重金属元素混合。

宜春市政府认识到,解决风险的重要措施是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战略合作。一方面,它探索了其他行业废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是一个支持性的回收行业。宜春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吸引力,重点关注富林精工、新旺达、新河、吉利等正极材料和电池回收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锂渣、废电池回收。”

建设产业链不是暂时的工作。锂矿产业过于辉煌。如何在暴利下致力于培养“努力工作”的配套企业,将长期考验当地战略水平和城市执行能力。

前景依然光明

费孝通在《中国城市化之路》中表示,一个地区有自己独特的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不是今天开始的,而是有历史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投影”。

去年7月,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学院与中国电池产业学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池产业十大研究报告》(2022年)。其中,宁德、常州、长沙、宜春、宜宾排名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宜春和宜宾都是资源优势强的城市。

“亚洲锂之都”宜春锂矿盗矿乱象

在本报告中,各城市的优势总结如下:宁德依托龙头企业(即宁德时代)、常州依托集群优势(大量汽车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长沙依托人才优势、宜春依托资源优势、遂宁依托成本优势。不难看出,资源城市完全有能力培养其他优势增长极。

长沙就是一个案例。长沙在建设产业集群方面有很多经验。长沙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年十大新型储能城市”中排名第一,是中国产业链最完整的先进储能产业集群之一。

中国的磷酸盐和锂资源位居世界前三,仍有大量未经勘探和开发的地区。未来,销售“白石油”或其他资源红利的城市仍将层出不穷。因此,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矛盾仍然会出现。这考验了管理的智慧。例如,锂电池中的镍、钴、锰等重金属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单,但废锂电池未被列入。回收行业的利润本身就随着锂电池行业的整体波动而波动。在行业真正完全成熟之前,需要宏观支持。

进入市场的人,城市的红利不再仅仅属于城市,工业问题也不再仅仅属于工业。这种“甜蜜的麻烦”将围绕双方的发展过程而停止。

来源:松果财经

原创文章,作者:松果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4175646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