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淮汽车披露了2022年的业绩预测。公告显示,2022年,江淮汽车净利润为-14.扣除非净利润37亿元-25.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利润为65亿元,-18.与非净利润相比,84亿美元的扣除额明显下降。而2023年首月,江淮汽车的汽车产销量再次双重下降。
数据源:同花顺APP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江淮汽车第六年连续扣除非净利润亏损。
根据历年财务报告数据,2017-2022年6年间,江淮汽车扣除非净利润总额已超过90亿元。虽然江淮汽车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与威来和大众合作,并逐渐转型为这些汽车公司的OEM,但从持续亏损的表现来看,OEM的转型并不是江淮汽车真正的“解药”。由于政府补贴超过60亿元,还没有“披星戴帽”。
江淮汽车作为中国传统的老牌汽车企业之一,虽然出口业务“亮眼”,但主营业务疲软,没有车型可以玩。我们应该在哪里安定下来?
事实上 ,恐怕江淮汽车的真正起点可以追溯到1997年。
当年5月,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四年后,江淮汽车制造厂改制为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3月合并安徽安徽东部机械厂,成立为安徽江淮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当时,一个巨大的汽车制造巨头完成了成立。
图源:江淮汽车官网
2001年,江淮汽车正式登陆a股市场。当时,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它大胆走上了“三线攻击”之路。2002年推出多功能MPV“江淮瑞丰”,进入MPV市场;2003年推出重型卡车“格尔发”,进入重型卡车生产;2007年推出首款宾悦,进入更具竞争力的汽车市场。
图源:江淮汽车官网
2010年左右,江淮汽车迎来了一个亮点时期。虽然它的许多汽车已经成功销售,但它也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开辟了一扇“大门”。在2010年的北京车展上,江淮以江淮和悦的混合动力车型而闻名。据报道,纯电动汽车是由江淮和悦平台开发的,电池组能量15kWh,里程130km。
然而,由于质量控制问题,“风景”的一切最终都变成了“泡沫”。
2013年的3.在15届晚会上,江淮同悦汽车被曝光油漆鼓锈穿,许多车身和底盘附近的钢板锈穿。”江淮同悦汽车使用普通钢板代替更耐腐蚀的镀锌钢板,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影响安全的钢板锈问题。”
质量问题爆炸后,虽然江淮汽车似乎以“积极”的态度处理事故,但其“部分钢板焊接维护,影响车辆安全”的做法也立即破坏了多年积累的产品形象;2016年左右,纯电动汽车“iEV65”自燃召回催化,江淮汽车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
数据显示,2022年江淮汽车累计销量为50.2013年4904万辆.57万辆车非常接近。换句话说,江淮汽车在过去的10年里仍在原地踏步。
图源:江淮汽车官网
也许乘用车业务的打击太“沉重”了,江淮汽车在困境中选择依附于强者。
2016年4月,江淮汽车与威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以制造为切入点,促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面合作。在合作中,江淮汽车负责生产威来汽车授权的商标及相关技术。换句话说,江淮汽车已经成为威来汽车的OEM。
毫无疑问,在主营业务持续亏损的情况下,转型OEM确实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毕竟,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几乎“稳定盈利”:“江淮汽车不仅可以向蔚来汽车收取生产费,还可以报销蔚来汽车投产前三年的所有工厂运营费”。
数据显示,2018-2020年,蔚来汽车向江淮支付了12笔代工费和损失赔偿.34亿元,其中代工费74亿元.78亿元。而这也使得江淮汽车的业绩在2019年成功扭亏为盈。
吃到甜头后,江淮汽车继续在蔚来汽车上下功夫。2021年3月,他们签署了合资意向书,拟在合肥成立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电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工艺研发、制造管理和运营服务;供应链管理;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销售;与智能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咨询。
2021年5月,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江来公司签订联合制造生产协议,江淮汽车将于当月至2024年5月继续生产ES8、ES6、EC6、ET7等可能的蔚来车型,年产量扩大到24万辆。
图源:江淮汽车官网
一年多后,江淮汽车继续深度绑定威来,并宣布计划收购安徽威来持有的在建项目-经评估,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7.04亿元(含税)。两者之间的密切性进一步加深。
诚然,合作模式的调整确实有助于增加江淮汽车在合作中的话语权,但从本质上讲,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江淮汽车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它仍然没有停止生产威来车型,而年产量扩大后,江淮汽车将大部分财富压在威来汽车身上。
与此同时,目前的蔚来汽车还没有摆脱亏损状态,从2019年到2021年,它已经亏损了200多亿元。江淮汽车如此大的隐忧,势必居安思危。
除蔚来外,江淮汽车的OEM业务也在其他汽车公司开展。
同样,2016年,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达成合作意向,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
除了汽车公司,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江淮汽车还与科技公司合作,进一步加强“制造实力”。其中,华为是最引人注目的合作伙伴。
那么,华为真的能成为江淮汽车的“解药”吗?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就有媒体报道称,华为计划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极狐等品牌开展智能选车业务合作。
今年以来,双方合作新闻进一步推进。据悉, 今年1月,《合肥日报》报道,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余爱华在华为坂田基地总部与华为执行董事余承东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推进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的合作项目。
然而,合作背后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首先是迫在眉睫的损失。与华为深入合作以赛力斯为例,虽然与华为股价、销售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赛力斯的表现没有受到任何积极影响,这意味着如果江淮汽车采用智能选择模式与华为合作,那么在巨大损失的情况下,江淮汽车损失未来将加剧,短期内只是亏损。
图源:问界官网
根据财务报告,赛力斯预计2022年净利润将损失约35亿元-39.与去年同期相比,5亿元亏损18元.与24亿元相比,赛力斯在三年内损失了70多亿元。
同时,与蔚来代工不同,江淮汽车选择华为智能选择模式合作,也需要面对华为支持的众多“强大对手”。目前,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福田汽车、广汽集团、中国重汽、比亚迪、奇瑞汽车、陕西汽车集团、武汉光庭、沃尔沃、北汽、江淮等30家汽车公司已与华为达成合作,确认支持华为Hicar的汽车有120多家。在这种情况下,江淮汽车可能还有时间,但一定不多。
因此,快车酷研究所认为,作为一家近几十年的老汽车公司,江淮汽车虽然近年来落后,但仍有很大的品牌和技术沉淀,努力真正将品牌和技术的积累转化为独特的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不可替代”——无论是自己造车,还是帮助他人造车——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新能源仍然是2023年汽车市场的主题。因此,传统制造商和新力量品牌都将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的拳头产品,努力以最有利的态度抢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江淮汽车的新能源转型路径仍然不是很清楚。
原创文章,作者:速途车酷研究院,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3175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