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高端制造龙头企业华工科技公布了2022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20.同比增长11亿元18亿元.14%;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06亿元同比增长19亿元.07%;基本每股收益0.9元,同比增长18元.42%。拟每10股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转增。
特别是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12亿元.9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同比增长5514亿元.99%;单季度扣除非净利润4697.同比增长150万元.37%。华工科技在年底最后一季度的表现超出了市场预期。本文将详细分析。
01
盈利能力实现质变
在年度报告中,华工科技始终坚持“重利润而不重规模”的原则,实施精准考核,以提高毛利润水平为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毛利率从去年的17点开始.04%提高到了19.16%,扣除后净利润达到7.21亿元比去年增长了32亿元.53%,经营现金流从去年的8640万元增加到5.79亿元,盈利能力和经营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华工科技的R&D投资也在稳步增长。公司2022年的R&D投资近5年.66亿元,突破公司历史新高,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正在继续增加研发投资,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和维护中央研究所,将其建设成为中国工业技术的创新来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产品的研发。
公司坚持引进培训并举,每年通过“特招”招聘985、211所高校优秀毕业生不少于200人,全面加强“猎鹰计划”推广,引进行业“专业新”人才100人,丰富研发一线队伍;通过多维人才培训体系、员工晋升和激励措施,建立一批政治素质强、专业业务精细的核心人才队伍,使公司积极发展。
根据年度报告数据,公司的应收账款、账单和库存数据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内,公司的质量非常干净,这与公司以前的管理变化有很大关系。2021年3月,公司从校企控股改为武汉国有资产控股和管理持股。核心骨干与公司利益绑定,优化决策效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02
数字经济+新能源
华工科技占尽天时
2022年,华工科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创新,聚焦“感知、连接、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
华工科技是华中科技大学改制前的企业,研发能力强,但受制度因素限制,其市场份额仅为2.4%,2017-2021年,该领域的收入增长率仅为10%。由于激光设备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和汽车的不断提高/3C向光伏/锂电池等领域的切入,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净利润同比增长73%。
该公司的连接业务可能是今年最大的预期差异。受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未来五年中国光模块市场的增长率将保持在20年%左右。无线站是解决5G室内信号覆盖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未来三年,渗透率将全面提高。作为华为的金牌供应商,公司在小型基站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工业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明确,将形成新的绩效增长点。公司全球光设备供应商排名跃升至第八位,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净利润大幅增长。
感知业务中最大的增量市场——新能源汽车将继续成交量。公司在稳定家用电器传感器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新能源 PTC热管系统全面开花,覆盖中国近80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新能源汽车品牌增长260%,成为唯一能与德国、日本、韩国企业竞争的中国品牌;新的汽车压力传感器和汽车多功能传感器被引入汽车龙头企业,并签署了批量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传感器系列的销量增长了32%以上。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设备的定位,公司在转型突破中,从产品到客户的核心业务进一步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到2022年,公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的产品收入已超过21亿元,产品利润已超过5亿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率已超过100元%。
总之,这是一家科技制造企业。与其他高成长公司相比,华工科技良好的现金流和高增长的合同负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未来业绩的确定性。在全国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公司业绩超出预期的可能性更大,目前的估值可能仍有一定的改善空间。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02215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