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

最近,日产中国公布了2022年在中国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是日产品牌连续第八年在中国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一年。尽管如此,其销量连续四年下降,2022年严重下降。从细分板块来看,2022年日产中国包括乘用车(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品牌)和轻型商用车(东风有限公司1-9月和郑州日产)两大业务板块累计销量为104.5万辆同比下降22万辆.1%。

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

2022年东风日产(日产、启辰、英菲尼迪品牌)累计销量为90.2万辆同比大幅下跌21万辆.4%。承担主要销量的日产品牌销量为80万辆,大幅下降23辆.6%,自2015年以来,东风日产的销量首次跌破100万辆,2021年为113辆.5万辆。相反,自主品牌启辰9.6万辆的销量实现了8万辆.8%同比增长。英菲尼迪已经成为边缘品牌,年销量只有6391辆,不如一些单一车型一个月的销量。作为日本三强之一的东风日产,为什么突然全线崩溃?今天老司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三缸奇骏或“罪人”

天籁、雅阁、凯美瑞是中级车市场的“日本三雄”,而在SUV行业,日产奇骏和本田CR-V、丰田RAV4也是市场上三驾并驾齐驱的“战车”。作为东风日产的主要销售力量,即使是大众途观也应该尊重它。根据乘客联合会的数据,奇骏在2017-2020年的年销量分别为18.2万、20.4万、21.2万、16.东风日产年销量9万辆,分别占14万辆.4%、15.6%、16.4%、13.9%,妥妥的主力军之一,虽然销量不如CR-V和RAV4,但基本上每月超过1万辆,是品牌的稳定收入。

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

但我不知道领导们是怎么想的。更换后,全新奇骏被三缸发动机取代。中国消费者不在乎你投入了多少亿研发费?国内消费者一直对三缸发动机嗤之以鼻。这一波日常操作就是实力死亡。全新奇骏上市后,销量急剧下降。他们不得不“复活”停产的四缸老奇骏。郑州日产生产的奇骏·荣耀每月至少可以达到2000辆左右的水平,优于全新的三缸奇骏。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日产每个月发布销售数据时,它不会单独发布奇骏的销售,并以英菲尼迪告终。

电动化缓慢,没有期望

看着一些中国品牌在电气化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许多合资品牌仍然沉浸在“合资企业是燃料汽车的世界”的世界中,日产就是其中之一。被寄予厚望的e-Power混合动力车迟到,在产品实力和性价比方面没有优势。在两田混合动力先入为主、国产混合动力车型百花齐放的情况下,日产混合动力车型似乎很难咬下一块蛋糕,月均销量为1万-2000辆左右。

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

就纯电动车型而言,日产到目前为止只有ARIYA艾瑞雅这款纯电动SUV支撑场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山口武在ARIYA艾瑞雅上市之初曾表示:“ARIYA艾瑞雅将是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然而,市场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和其他日本电动汽车一样,中国消费者也不买账。上市第一个月销量只有400多辆,下个月也没有改善。

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

ARIYA艾瑞雅作为一款紧凑型SUV,产品实力不错,但高达28.54-34.28万元的价格可以说是蜂蜜的信心,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同样的成本效益也不高,这两款车对日产没有帮助。如果日产不加快电气化转型,更不用说特斯拉和比亚迪了,甚至一些新的汽车制造力量也可能无法跟上。

产品布局不合理

事实上,产品布局也存在一些问题。让我们先谈谈天籁。作为一款中期改装车型,新天籁改变了年轻路线,改变了过去稳定的风格。根据市场的年轻化,这种变化是好的。与雅阁、凯美瑞相比,天籁2.0T车型动力强劲,但起价高达21.为什么不选择雅阁混动或凯美瑞混动,计算优惠后的价格?毕竟,大多数选择B级车的人都在追求大空间、经济实惠的动力,对动力的追求并不多。新车上市后,天籁的销量开始下降。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新车刚上市,终端折扣太少,或者零部件短缺导致产能有限,或者消费者不认可新产品。

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

此外,车型选择相对单一。紧凑型车中的蓝鸟、奇达和轩逸都配备了1款主要销售车型.与同级别的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相比,6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选择过于单一。虽然轩逸的销量仍然是紧凑型汽车市场的“兄弟”,但轩逸经典也占了一部分。因此,东风日产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过渡依赖单一车型,长期以低价换取市场行为不是品牌实力和品牌发展的长期解决方案。看看凯迪拉克,这些都是最好的反例。

丰田不敢,日产怎么敢?

在最热门的SUV市场,除了卖不出三缸奇骏,其他车型,如小科、金科、楼兰等,都是问世四五年的车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竞争对手和电气化趋势,压力很大。此外,以硬派为主的途达和途乐,在一些玩家心目中是一款不错的“大玩具”,但毕竟在这种环境下还是小众产品,带不动。真的要改变日产的排兵布阵了,要不要试试最近流行的《孙子兵法》?

老司机辣评

东风日产2022年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销售下滑已成为事实。各种问题导致了日产面临的困境。如果“技术日产”失去了优势,东风日产将开始下降。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东风日产只能加快电气化布局,稳定燃料汽车的基本板块,否则今年的销售估计很难回到数百万辆大关。

原创文章,作者:快上车G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3204651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