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有“里程焦虑”吗?为什么市场上有600公里以上的产品

到目前为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续航里程确实不再是弱点。如果单独按照“续航”指标进行比较,电动汽车基本上可以跟上燃油汽车,主流车型的CLTC里程基本在400-600公里之间。

虽然也有一些品牌推出了1000公里续航的车型,比如埃安Aion LX PLUS,将续航直接持续到1008公里;极氪001还推出了限量千里续航套装,采用宁德时代CTP 3.0麒麟电池,续航里程高达1032公里;威来ET7和智己L7都宣布将推出1000公里版本。

然而,尽管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批评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但大多数汽车公司并没有跟进这些里程100公里的产品,甚至连续600公里以上的车型也相当罕见。这不是说电动汽车有“里程焦虑”吗?为什么市场上有600公里以上的产品很少见?

理性地说,从目前的解决方案来看,提高范围的技术内容并不多。扩大电池寿命并不难。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电池”。

比如上面说的,Aion LX Plus,电池容量已达到144kWh;极氪001千里续航套装,电池容量也达到140kWh;即将推出的ET7还配备了150kWh电池。

这就像一辆燃油车,通过增加油箱体积来提高里程。然而,增加电池的缺点远远大于增加油箱的缺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成本,另一个是车辆的重量。

要知道,动力电池的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40%-60%,一个150kWh左右的电池的成本接近20万。此外,锂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成本难以降低。

随着特斯拉的大幅降价,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基本上已经成为一场“定局”,大电池制造成本更高,未来将把企业拖到深渊。

此外,随着电池组的增加,汽车的重量也会增加,电耗也会增加。对电耗的控制一直是国内电动汽车的短板。随着汽车重量的增加,这一短板将被放大。预计实际续航性能将打70%的折扣。

如果在大多数使用场景中,电动汽车作为城市通勤的主要产品,本身就不需要太长的电池寿命。长寿命车型的唯一意义是,对于极端寒冷地区的消费者来说,更大的电池无疑更有信心,即使真正的电池寿命打折了一半,也有500公里可以驾驶。所谓的“标准电池寿命”车型,500公里-600公里的里程范围将是未来的主流。

毕竟,与标称为600公里续航版的普通车型相比,续航率更高意味着车价更贵,车辆成本更高(电耗增加,充电时间更长),整体体验会更差。

小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市场推出了大量的电动汽车,但很少有超过600公里的车型。事实上,本质上是考虑到“平衡问题”和“成本问题”。

你知道,特斯拉基本上是许多新能源制造商中最好的,无论是功耗控制还是成本控制。例如,特斯拉100公里的功耗可以控制在11kWh/h左右;特斯拉在中国降价后,起价也降至20万出头。

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你只依靠大电池来实现长寿命,那真的没有什么意义,黄金含量也不高。国内电动汽车真正需要做的是控制功耗和成本,这也是特斯拉目前最大的优势。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国内电动汽车才能真正有实力挑战特斯拉!

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欢迎关注“无限车域”,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原创文章,作者:车域无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10124532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