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取消国家补贴已成为事实。虽然很多品牌因为成本问题宣布涨价,但也有不少逆行者,包括特斯拉、问业、小鹏等热门品牌。现在连一直声称不降价的威来都无法抗拒特斯拉的降价冲击波,加入了“变相”的降价浪潮。
近日,有消息报道称,蔚来已开始针对2022款ES6和ES8.降价促销,ES7也有一定的优惠幅度。从两名销售人员处确认,该促销计划于2月1日上午在例会上通知并实施。但这一消息尚未在威来官网、威来app等官方信息渠道公布。按照这个促销方案,蔚来2022款ES6和ES8的最高降价超过10万元。
蔚来“变相”降价
此前,威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多次公开强调“威来不降价”,因为降价会伤害老用户的情绪。事实上,威来汽车的指导价格并没有下降,但在促销压力下,公司的金融政策继续增加折扣,从最初的3.99%降至2.99%,再降至今天的1.99%。
对于2022款ES6和ES威来官方回应称,威来2022款的价格降幅最高超过10万元。ES8、ES6和EC6车型即将迎来新一代,目前有少量展车和库存车可供销售,这部分车辆可享受展车政策。
同时,蔚来每天都有替代政策、金融政策、科技配置包等供用户选择。ES8、ES6和EC6车型仍然有效,其中金融政策对购车用户有很大的折扣。
根据最新的销售数据,威来于2023年1月交付了8506 车辆同比下降11.9%,环比下降46.2%。相比之下,特斯拉在宣布降价后短短三天就收到了3万辆新车的订单,特斯拉官网的交货时间也从1-2周改为2-5周。
据了解,在特斯拉本轮降价后,中国许多二三线城市特斯拉门店的客流和订单数量急剧增加。部分城市门店订单数量较12月增长500%,回到过去的火爆状态。由此可见,特斯拉降价对新能源市场的影响有多大,威莱此时选择变相降价促销也是无奈之举。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家补贴”的退出,新能源汽车将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与燃料汽车展开积极对抗。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官方指导价格的频繁波动损害了品牌和渠道。因此,汽车公司更倾向于以促销活动的形式伪装降价,并以市场反馈作为判断是否降价的依据。
开启新能源汽车企业价格战
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2023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标志性年份。今年的补贴政策的退出给汽车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这种压力立即开始传递给市场。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暴露了对国家支持政策的依赖,以及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的不足。
在此背景下,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特斯拉的降价就像一颗重型炸弹,加速了新能源市场的适者生存。除了小鹏和问世界,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也“被迫”加入了价格战。
例如,上汽集团旗下的飞凡汽车最近宣布,中大型纯电动SUV飞凡汽车R7.启动产品价值体系调整,其中车电分离畅享价格调整至19.59万元,降幅约2万元,成为唯一进入20万元以内的中大型纯电SUV。
广汽埃安推出限时交付激励5000元/辆,以及3年0息、低首付限时金融补贴等;沃尔沃汽车针对其纯电动汽车C40车型及纯电XC40款车型开始变相降价,消费者在今年3月31日前支付5000元定金,即可在支付余款时扣除2.5万元,相当于降价2万元;极氪汽车推出限时促销,购买极氪001全系列车型的消费者可获得价值6000元的外饰选择。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明表示,特斯拉降价的主要目的是争取订单,扩大其市场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同时,特斯拉的降价也与其商业模式有关。特斯拉基本上是直销,利润高,降价成本高。面对特斯拉的“血战”价格,国产新能源汽车只能说压力很大。此前,许多汽车公司依靠新能源汽车补贴来保持盈利。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取消后,许多制造商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来盈利。
乘客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车辆价格没有底线,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技术创新的下降,车辆价格将继续下降,独立品牌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如果成本优势丢失将非常危险,未来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
国家补贴“下降后,价格战、成本战将越来越激烈,在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的背景下,赢家吃头效应将越来越明显,现在威莱等新能源汽车公司选择伪装降价也是特斯拉的直接反应,未来将有更多的汽车公司加入价格战。下一步是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博弈。价格战是不可避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当然,新能源市场的淘汰和洗牌也将加快。
原创文章,作者:汽扯扒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2/03174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