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造车新势力表现:车不少卖,钱不少亏

自2022年10月以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频频降价。如今,降价开始涉及全球。

在美国,不同车型的折扣范围在6%-20%之间;特斯拉降低了欧洲市场Model Y/3的价格,包括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挪威,降价在1%-20%之间;此外,媒体称,特斯拉在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价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全球降价后,中国特斯拉的价格仍然是最低的。Model Y 以长续航版为例,目前在中国的价格是 30.99 美国售价约35.67万元,相差15%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在全球降价后的价格仍然是最低的。Model Y 以长续航版为例,目前在中国的价格是 30.99 美国售价约35.67万元,相差15%以上。

正是因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杀戮,2023年初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迎来一场血腥的淘汰赛。

特斯拉的主动和无奈

特斯拉敢于如此肆无忌惮地降价,最大的信心是其毛利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财务报告,特斯拉去年第三季度的自行车毛利率仍高达27.9%。随着特斯拉本土化和自动化生产的加速,整车制造成本不断降低,价格也一路下降。特斯拉投资者关系主管Martin Viecha去年9月,特斯拉表示,2017年每辆车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8.4万美元,目前已降至3.6万美元,降幅接近60%。

022年造车新势力表现:车不少卖,钱不少亏'

从产品层面来看,特斯拉在中国销售Model3和Model Y已经是服役多年的老兵了。如果按照燃油车产品的节奏,该换了。它的生产成本几乎被稀释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认为特斯拉的价格远远低于谷底,还有降价的空间。

虽然特斯拉在成本上有优势,但它的降价绝不是主动的,而是因为订单萎缩。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特斯拉的订单和销售都低于预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特斯拉降价。 乘联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55796辆,环比下降44%,同比下降21%,市场方立即哀叹不已。2022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131万辆,同比增长40%,但未达到马斯克设定的150万辆。另一方面,比亚迪年销量超过186万辆,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兄弟”。

去年12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公开表示,希望该公司能尽快扩张,包括通过降价来增加销售。

马斯克的逻辑是如此简单、粗糙和有效。

022年造车新势力表现:车不少卖,钱不少亏'

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降价后,特斯拉国产车型的毛利润约为10%,利润空间约为3000美元。如果该行业在第二季度继续下滑,特斯拉可能会继续降价以获得销售,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必须注意的是,特斯拉订单池萎缩主要是由于国内新能源品牌的强劲崛起,特别是比亚迪的强大和汽车新力量,产品设计优秀,豪华舒适的乘车体验和独特的品牌形象,与特斯拉竞争,甚至在混合动力领域创造了强大的竞争力,这些品牌极大地挤压了特斯拉的生存空间。

市场经济的魅力在于,即使像特斯拉一样强大,它也会处于劣势,面临挑战和竞争。

国内朋友一片哀嚎

虽然国内新能源品牌已经把特斯拉推到了角落,但他们自己也有很多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面对特斯拉的“绝地反击”,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没有信心跟进降价。

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一般还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卖多亏多亏,亏损金额不断扩大。

2022年前三季度,威来实现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26.6%,累计亏损87亿元。有机构预测,威来2022年收入可能超过535亿元,但亏损将再次超过100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亏损67.78亿元,同比亏损89.5%。

2022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车净亏损22.69亿元,同比增长267.79%。

除了被称为“魏小理”之外,第四家上市的零跑车也遭受了严重损失。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亏损13.4亿元,第二季度亏损14.02亿元,第一季度亏损10.42亿元,前三季度亏损37.84亿元。

根据零跑车招股说明书,2019-2021年亏损分别为7.30亿元、8.69亿元、28.68亿元,股权持有人应分别占年亏损约为9.01亿元、11.00亿元和28.46亿元,三年总亏损43.74亿元。

2020年,哪吒汽车实现收入12.97亿元,净亏损13.21亿元;2021年实现收入57.35亿元,净亏损29亿元,两年净亏损超过42亿元。

赛力斯,2022年的“黑马”,在2019年搭上华为快车,实现了微利,而从2020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总亏损超过60亿元。

总结2022年造车新势力的表现:车不少卖,钱不少亏。关键是目前还没有盈利的预期。

每个人都需要耐心,因为新的汽车制造力量不盈利。毕竟,特斯拉花了16年才盈利。然而,一个关键问题是,特斯拉的市场状况与当时的新力量完全不同。

特斯拉只有内部担忧没有外部问题,现在汽车新力量但内部损失、外部敌人、芯片、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困难,由于竞争,产业供应链不稳定,容易出现黑天鹅事件,新力量品牌面临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的市场已经不能再给新势力16年了!

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决定品牌的因素有很多,如产品体验、价格、品牌形象、声誉、营销等,任何环节都可以决定品牌的成败。

价格是重要因素之一,但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

中国人一直受到买涨不买跌的消费习惯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买蔬菜还是其他商品,如果价格下跌,你一定会觉得你买了损失;当价格上涨时,你会认为它占了便宜。新能源汽车也是如此。毕竟,它花费了20万或30万美元。谁会无缘无故地接受频繁的降价?因为特斯拉的每一次降价都引起了用户的极度不满,新能源品牌也有同样的经验。

痛点是,价格调整和变相折扣越频繁,消费者就越谨慎,要么产生更多的“等待党”,要么口碑崩溃。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更加开放和透明,中国人对电动汽车的理解更加理性。他们将根据自己的旅行需求决定购买哪个品牌。例如,有些人喜欢大空间,舒适的座椅,科技配置,豪华体验,无疑选择国内新能源品牌,有些人喜欢极简主义的技术风格,不喜欢花哨,优先考虑特斯拉,这样的需求,即使特斯拉有成本效益,满足买家的需求,也是无用的。

在这里,作者认为特斯拉将继续降价,直到它不能降价,“等待党”真的可以等待。国内新能源品牌不会失败,只会淘汰一些品牌,总会有人适者生存。

因此,特斯拉降价不是噩梦。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国情和消费者偏好有深刻的判断,产品要有针对性。

百姓评车

在短期内,特斯拉的降价将在短期内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它将对国内新能源品牌产生影响。

然而,新能源汽车赛道就像一场长跑比赛。参赛者的状态不同。总会有人跟着跑,有人领先。无论如何,冲刺只是暂时的,耐力是决定输赢的关键。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618384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