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友钴业再次携手韩国新能源巨头浦项化工,计划向其及其合资企业提供三元前驱体,三年供应17.5万吨。
此前,该公司还与特斯拉、荣百科技、当盛科技等多家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据不完全估计,该公司已达到2022-2025年 81.7-110.2 万吨前驱体订单。
持有这么多订单,但该公司的股价在过去六个月里下跌了近40%。这个订单能给华友钴业带来什么?它能挽救它无休止的股价吗?
01
大单能带来什么?
拿到大单后,对华友钴业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一是公司未来业绩会更有保障。华友钴业计划在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向浦项化工及双方合资企业提供三元前驱体产品,三年供应量达到17.5万吨。
至于交易价格,华友钴业没有透露具体金额,还表示协议主要产品的三元前驱价格是根据镍、钴、锰的市场价格和加工费确定的,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过去三年中,三元前驱体的平均价格在10.7万元/吨-14.4万元/吨之间。根据这一粗略计算,该供应大订单的总金额估计在192.5亿元至227.5亿元之间。
图 1 . 三元前驱体材料价格(万元/吨)
资料来源:信息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信息
对于华友钴业来说,这个三年长的订单足以被视为一个巨大的订单,基本上可以抵消2020年的年营业收入。财务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12.38%。
其次,可以帮助华友钴业提高其三元前驱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强其在新能源锂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据高工锂电池统计,2022年国内三元前驱体出货量预计超过65万吨,2025年出货量预计超过150万吨,行业空间繁荣。
其中,华友钴业三元前驱体产量的市场份额从 2015 2.13%增长到2021年 2022年前三季度,其三元前驱体产量占国内市场的11%,在国内出货量排名第四。
但要动摇国内领先者,还需要努力。2022年前三季,中伟、格林美、湖南邦普(宁德时代子公司)在中国出货量排名前三,市场份额分别为27%、16%和13%。
华友钴向浦项化工提供三元前驱产品,足以满足约160万辆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订单通过实际采购确定,将促进其前驱销售的进一步增长,加强公司在新能源锂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第三,好的交易对手也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为华友钴业形成明星效应。
本次交易的对手浦项化学是韩国LG化学、SDI和SKI锂电池材料供应商是韩国唯一一家同时提供正负极材料的供应商。
拥有三元前驱动、三元正极材料、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技术和市场渠道。与之保持良好的合作,可以帮助华友钴业快速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拓展国际锂新能源材料市场。
与此同时,双方的第一次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18年,浦项铁就与华友钴业成立了两家合资企业;2020年,双方又签订了合作合同。基于多年的友好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华友钴业与浦项化学的合作关系。
02
能挽回它的股价吗?
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1.87亿元、353.17亿元、487.12亿元,同比增长12.38%、66.69%、113.69%,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明显超过2021年。
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行业的繁荣,华友钴业的经营业绩迅速增长。然而,自2022年初以来,该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下跌近40%。显然,业绩并不是制约华友钴业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华友钴业的股价可能与其主营业务有关,主要从事钴产品、铜产品、镍产品等的生产和销售。
目前,三元前驱体产能存在过剩风险。2022年上半年,中国三元前驱体总产量为35.9万吨,同比增长97%。前驱体企业产能增长过快,尤其是龙头企业,成交量远超过过去,市场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暴露出来。
另一方面,虽然高镍三元电池似乎发展迅速,但从安全的角度来看,磷酸铁锂更稳定,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因此磷酸铁锂仍然是市场上的主流。
可以预见,后续的前驱行业将集中在龙头企业,华友钴业离那些先驱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华友钴业的时间不多了。
华友钴业股价的下跌也与3月初的伦镍逼空事件有关。钴镍巨头华友钴业也受到了伦镍逼空事件发酵的影响。在二级市场,华友钴业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2021年,华友钴业套期工具损失达到1.45亿元(其中浮亏1.05亿元,平仓实亏0.41亿元),但由于镍库存本身价值升值0.95亿元,整体损失为0.51亿元。
虽然华友钴业在2022年半年报告中表示,其持有的镍套期货合约浮动利润达到6.2亿元(浮动利润不计入当期利润),但镍金属套期保值隐患暂时解除。
但3月初,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镍逼空的大战让人们看到了期货市场的血腥。受伦镍逼空事件影响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友钴业的债务仍在激增。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华友钴业长短期债务总额约358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83亿元。仅巨额债务的利息成本就高达9.4亿元,占营业利润的11%。
但就在不久前,该公司宣布终止其计划推进半年的177亿巨额固定增长计划,这意味着高达177亿元的再融资计划流产。
总的来说,这个巨额订单有利于华友钴业的业绩和后续发展,但并不能挽救其持续下跌的股价。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10203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