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产业科技
在上市的第二年,爱玛科技发布了良好的年度业绩预测。但在高增长的背后,生态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近日,爱玛科技宣布,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6.80亿元至20亿元,同比增长153%至201%;预计2022年扣除后净利润为16.22亿元至19.40亿元,同比增长163%至215%。
第四季度业绩可观。根据之前的财务报告,爱玛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13.76亿元,同比增长138.28%。根据预披露业绩,爱玛科技第四季度净利润区间为3.04亿元至6.24亿元,同比增长2.52倍至6.22倍。
利润增长也直接提高了爱玛科技的估值。在二级市场,爱玛科技股价在业绩预测发布后开盘走高,触及涨停,市值再次达到300亿。
作为前两轮电动领导者,爱玛科技在新国家标准实施后,一手抓住智能和渠道,努力抓住换车潮的机遇,重新对行业产生第一影响。然而,在雅迪防守和新车制造力之前,爱玛的市场份额仍然面临着被分享的风险。
事实上,随着行业新旧标准的转变,重组加剧。传统电动汽车企业在符合政策趋势时,具有资本和品牌优势。同时,他们依靠原有的高营销和渠道策略来吸引用户。在新旧转之间,实力弱、资质差的目标逐渐退出。
然而,以9号和小牛为代表的智能电动汽车的新力量对新消费有着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凭借设计感的车型和智能体验,它直接进入了传统电动两轮企业的腹地,加速了对年轻客户的渗透。当新力量逐渐从后排进入前排时,它将不可避免地对艾玛构成威胁。
在渠道和生产能力方面,老企业依托现状,加快线下零售网络的覆盖,而新兴品牌也开始关注在线渠道和营销优势的基础上扩大线下渠道。与此同时,新玩家也在积极扩大生产。随着生产能力和品牌渗透的加深,老玩家的市场被明显挤压。
在红利下,业绩普遍上升
从行业现状来看,电动两轮车企业受到新国标红利的刺激,业绩普遍上升。爱玛2022年业绩增长的一些因素自然得益于新国标过渡期消费者对换车的集中需求。然而,在股息之后,爱玛的增长是否会继续还存在疑问。
爱玛科技成立于1999年,2004年进入电动两轮车行业。它是中国最早的电动两轮车制造商之一。其主要业务是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2021年,爱玛在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的份额为16.8%,仅次于雅迪。
2022年前三季度,爱玛科技总营业收入172.28亿元,同比增长37.69%;毛利率为15.31%,净利率为7.98%。与2021年11.72%的毛利率相比,爱玛科技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就整个行业而言,受价格竞争压力影响,电动两轮企业毛利率相对较低。财务报告显示,雅迪毛利率从2019年17.4%下降1.5%至2020年15.9%;2021年继续下降到15.2%。横向比较,爱玛科技的毛利率低于雅迪,这也说明雅迪的成本控制和溢价能力强于爱玛。
虽然毛利润很低,但在新的国家标准交换浪潮的推动下,两轮电动汽车公司仍然可以实现数量的价格抵消。2019年4月,新的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开始实施,不符合新国家标准的电动两轮车将实行3-5年的过渡管理。过渡期结束后,将禁止超过标准的电动两轮车上路。
新标准导致电动汽车置换需求大幅上升。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以前,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长期徘徊在3500万辆左右,2022年电动两轮车销量预计达到4500万辆,同比增长近10%。爱玛也获得了政策红利。2022年上半年,爱玛电动车总销量为495.98万辆,同比增长20.13%。
在行业拐点时刻,爱玛的电动两轮摩托车增长停滞不前。2021年,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两轮摩托车收入占爱玛总收入的90%,其中2021年电动两轮摩托车同比增长仅为0.4%,电动自行车同比增长42.71%。2021年,爱玛未能进入中国电动摩托车市场前十,不如雅迪、绿源、新日等品牌。
与此同时,在爱玛产能大幅扩大的背景下,库存积压并不乐观。2021年库存商品从2.8亿增加到4.4亿,同比增长57%。虽然电动自行车销量大幅增长,但库存却增加了82%。
在库存挤压的背后,爱玛的销量和收入都低于预期。2021年,爱玛科技设定了1600万辆销售目标,收入300亿元。结果,2021年爱玛科技的收入和销量仅达到一半以上。
在新的国家标准股息下降后,爱玛科技不得不面对与新老品牌的竞争。在渠道能力、高端、智能水平上,爱玛科技的突破阻力较大。
生态生态壁垒
如今,为了在换车潮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两轮电动汽车企业都在争夺品牌渗透、渠道铺设和产品实力,这也是两轮电动汽车玩家生态障碍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销售渠道方面,近90%的电动汽车销售交易仍在线下进行,受物流成本高、退换货不便、地方政策影响。因此,行业龙头品牌选择继续扩大线下零售终端数量。
回顾爱玛科技,早期抓住市场空白,迅速线下开设零售网点,吃掉市场红利。截至2021年底,爱玛经销商数量已超过 2000 家,终端店数量超过 2 2022年上半年,爱玛终端门店数量超过2.5万家。
与雅迪相比,爱玛的渠道能力稍弱。截至2021年底,雅迪在中国拥有3353家经销商,拥有2.8万多家线下销售店,几乎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行政区域。
与此同时,后排玩家的渠道明显下沉,爱玛的目标市场渗透加快。2021年21年,国内经销商约会 1600 家,经销网点约 12000 其次,未来国内分销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同期9号线下门店新增300%,多渠道争夺市场份额。
在产品层面,艾玛也在探索智能化、高端化、年轻化的方向。比如在外观上,艾玛说要像设计时尚一样设计电动车,大部分车型都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追求精致的外观俘获了更多90后客户。以艾玛甜心引擎迷你版为例,它的十种配色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给自己贴上潮流的标签。
此外,和雅迪、新日等老牌企业一样,爱玛也在寻求高端智能化转型,以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在转型方向上,爱玛以耐久性为主要动力领域。2021年1月,爱玛自主研发高端系列产品引擎 MAX上市,据线下销售人员介绍,搭载引擎 MAX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可达100公里。
最近,爱玛科技宣布将加快两轮电动汽车智能生态领域的布局。自2023年以来,爱玛科技90%的新车将全面配备智能技术。具体来说,爱玛科技的智能路线分为三个阶段:轻智能、中智能和全智能,但主要技术能力仍围绕蓝牙NFC一键启动,智能仪表,APP互动等功能。
但目前,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并不强劲。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电动汽车在农村、乡镇等旅游场景中更为常见。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要求仅限于足够的电力、方便的蔬菜购买和外卖,更多nfc、手机app定位等功能不仅仅需要。
许多用户认为这么多功能是无用的,最常用的是基本功能。此外,许多电动汽车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国内驾驶智能、汽车状况智能等技术还不够成熟,遇到雨等极端天气,nfc、指纹解锁等功能容易损坏进水,返厂维修非常麻烦。
虽然数据证明,消费者对智能的接受度逐年提高,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个性化和高端产品,但消费者对价格普遍敏感。未来,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能否成为市场主流还需要打个问号。目前,市场对电动两轮车的需求主要是质优价廉的产品,辅以智能。
此外,爱玛科技的智能水平是后人的一步。根据鲁大师2021年主要电动两轮车品牌智能综合评分,爱玛智能水平低于9号、小牛、台铃、雅迪、爱玛、绿源,仅略高于绿源。
锂产品扩张受阻
在爱玛在主要耐久性水平上,锂电池配置下降,甚至线下终端商店销售铅酸电池产品作为锂电池产品,以耐久性诱导消费者。
对于两轮电动汽车轻,寿命长,但价格是铅酸电池的几倍,通常只有中高端电动汽车才配备锂电池。
爱玛科技董事长张健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简报会上表示,2021年爱玛科技锂电力产品销量约占10%。受锂电池供需关系和价格影响,2022年锂电力产品销量略有下降。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锂电动汽车销量达到960万辆,占23.4%。
可以看出,爱玛科技在高端锂产品方面落后于行业水平。在新国家标准对电池、环保、用户体验等标准的要求下,爱玛科技的产品迭代仍存在压力。然而,更高端的锂电池的配置必然会提高产品价格,爱玛也可能面临降价的阻力。
如果爱玛向中高端转型,必然会面临新玩家的竞争。如今,小牛电动和9号以智能两轮电动汽车占据高端市场,攻势强劲。2022年第三季度,9号公司毛利率为25.88%;2021年年收入91.46亿元,同比增长52.36%。
相比之下,爱玛的单价和毛利率并不占主导地位。爱玛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均价分别为1427元和2031元,而小牛电动2021年均价为2959元,9号均价为4000元以上。
爱玛在新型高端电动汽车领域仍然缺乏。相关行业报告显示,爱玛科技在5000-6000元的两轮电动汽车市场勉强进入前五名,但在6000-7000元的市场前五名中却看不到爱玛。
20年来,爱玛科技一直处于电动两轮下半场。中年危机的隐忧重叠,领先的壁垒支撑不牢固。更重要的是,面对价值折磨和方向选择,爱玛科技迫切需要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产业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1/07223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