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在纯电动领域的印象一直非常分离。
一方面,丰田章男一直在质疑汽车行业的全面电气化。2020年,丰田章男公开表示,纯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声称电动汽车将扼杀企业,需要巨额投资,排放更多二氧化碳;在泰国接受采访时,他再次表达了对汽车全面电气化的质疑。他说与汽车行业的人基本上是沉默的,他说。” 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人都在想,追求电动汽车真的可以吗?但他们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能大声说出来。”
另一方面,丰田向电气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2021年12月,丰田公布了一项巨大的计划,包括未来将推出15款纯电动车型,计划投资4万亿日元(约2088亿元人民币)用于电动车研发,其高端品牌雷克萨斯也将转型为纯电动品牌。到2030年,丰田将推出30款车型BEV到2035年,丰田将在全球销售100%BEV车型。
一方面,嘴说不,另一方面,身体很诚实。它看起来很分裂,但这也表明丰田的电气化转型过程可能不平坦。
据路透社报道,丰田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未来十年提高其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力。一些方案旨在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性能技术和更集成的加热和冷却系统。为此,丰田可能会推迟原计划在三年内推出的纯电动汽车项目,包括放弃现有汽车e-TNGA转而研发全新的纯电动车型平台。
目前的e-TNGA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可以在装配线上生产,严重限制了丰田在纯电动车型中的创新能力。
据了解,丰田可能会在2023年初向其主要供应商总结其纯电动车型战略的调整措施。与此同时,丰田正在努力缩小与特斯拉、比亚迪等汽车公司的价格和性能差距。
可以看出,丰田并没有质疑电动汽车,而是认为现有的技术储备不足以支持自己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也许这是丰田汽车最值得讨论的一点——丰田在电气化的不同阶段需要如何使自己更具竞争力。
为什么丰田质疑电气化?
丰田此前在平台化方面表现出竞争力。TNGA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丰田可以通过一套通用组件节约成本,同时提供各级车型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加上丰田一直遵循可视化精细管理体系,使公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保持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丰田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其盈利能力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公开报道,2021年,丰田净利润为68亿美元,大众同年净利润为35亿美元。可以看出,丰田的净利润表现远高于大众。
正是出于成本考虑,丰田张男才会说,丰田应该实施油电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多种能源共同发展理念。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作为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对节能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丰田在混合能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能源,采用各种技术路径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损失,而不会增加产业链的压力。如果丰田和其他品牌一样All in如果是电动的,就意味着要重塑现有的产业链,消耗巨大的人力、技术和时间成本。
因此,丰田质疑电动汽车有成本考虑。
与比亚迪合作是权宜之计
由于丰田全新纯电平台尚未落地,e-TNGA该平台创建的产品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丰田陷入了一个缺口。在这种情况下,丰田似乎选择与比亚迪合作是正确的选择。
与比亚迪合作,丰田可以大大降低研发成本,利用现有技术建设bZ3车型是渡过眼前困境的权宜之计。
丰田选择与BYD合作,因为BYD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生产线,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主流锂离子电池,这对丰田非常有吸引力。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耐久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为了进一步提高耐久性,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电池材料和结构。还有能源补充速度的提高。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充电速度较慢。为了提高充电速度,研究人员还试图通过新材料的应用来改变现状。
由于锂离子电池天花板不高,丰田一直专注于燃料电池和混合能源领域,包括固态电池、石墨烯和燃料电池,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高的效率和耐久性,并可能在未来取代锂离子电池。
为了在未来的轨道上建立自己的护城河,丰田现在绕过锂离子电池,自己的护城河。
远水解不了近渴。目前,丰田与比亚迪合作最大的优势是丰田凭借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品牌知名度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非常重要。同时,丰田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百姓评车
无论丰田持什么态度,汽车行业的电气化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丰田认为最重要的是成本问题。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这种看似分离的行为将得到合理的解释。
无论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终都需要着陆,通过市场验证,被消费者认可,自我娱乐终究是不可取的。传统品牌和新力量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原创文章,作者:百姓评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6223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