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出内部全员信,称小米总裁王翔将于2022年12月30日退休, 决定晋升卢伟冰为新集团总裁。
小米的高端战略尚未成功,但重视专利和研发投资的王翔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同样,这也标志着小米知识产权体系王翔时代的结束,进入了卢伟冰时代,擅长营销。
一段时间以来,小米的年底悲伤成为了关键词。随着小米裁员这个词在微博上的热门搜索,小米的裁员规模可能高达6000人,小米雷军和格力董明珠之间的赌博再次引发了讨论。
今年6月,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与雷军赢得10亿赌博后,霸气地承诺今年不裁员,至少招收3000名大学生…相比之下,小米在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下降、手机业务瓶颈、汽车制造进度卡资质等问题上明显更令人担忧。
小米怎么了?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小米有勇气再次与董明珠赌博吗?
01
手机厂商的第一阵营是招聘
为什么小米要裁员?
近日,网上小米员工透露的小米裁员消息是科技界的热门话题。
我们的裁员规模约为5000-6000。裁员涉及手机部、互联网部、中国部等部门,甚至扩张中的小米汽车也被列入裁员名单。在具体裁员强度方面,网上新闻也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数字。例如,个别部门的裁员比例高达75%,小米互联网部门的团队裁员比例为40%。
虽然具体裁员数量和比例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这一轮裁员已经确定。据相关媒体报道,小米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年底裁员确实存在N+2,实际裁员比例不到员工总数的10%。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华米OV在以手机制造商为代表的阵营中,其他几家公司仍在正常招聘,没有消息说哪家公司在年底像小米一样开始裁员,这让曾经在手机圈战无不胜的小米感到尴尬: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了寒冷的冬天,小米不能先支持吗?
02
雷军敢再和吗?
打赌董明珠
在过去的两年里,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Android市场,不可否认的是,小米的裁员或多或少受到环境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小米自身的不良市场表现是一个更大的因素。由于其核心手机业务市场表现不稳定,未来汽车业务进展缓慢,导致小米内、瘦、外输给董明珠。
根据最新财务报告数据,小米今年第三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7%,也记录了今年第一季度后的再次净亏损,季度净亏损为14.74亿元。
收入收窄的背后是小米主要业务的全面萎缩。第三季度,核心智能手机业务同比下降11%以上IoT营业收入下降9%,互联网服务收入下降3.7%…可以看出,小米的核心智能手机业务已经不再受欢迎。更可怕的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预期相对保守,小米未来仍将面临巨大的智能手机业务压力。
与此同时,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小米不得不进行持续的巨额投资。
在最近的裁员消息传出之前,小米在2022年的前三个季度招聘了很多人,这增加了很多人力投资负担;为了实现高端手机梦想和汽车制造梦想,小米一直致力于研发投资。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的研发支出继续上升,达到41亿元。
不幸的是,小米在汽车制造业的进步并没有给公司带来过去像智能手机一样的风景,因为小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进度低于预期,汽车资质延误,加上与国内魏小理相比,小米汽车没有表现出更明亮的功能性能,各种迹象表明小米现在的生活不好。
一方面,收入缩小,利润下降,另一方面,投资持续增加,汽车制造业的进展低于预期。小米在今年年底选择裁员断臂求存是合乎逻辑的。
2021年初,当雷军高调宣布进入汽车制造业,十年投资100亿美元时,小米仍沉浸在2020年的辉煌业绩中。时光飞逝。近两年后,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一片哀嚎,新能源汽车制造市场进入竞争红海。小米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样自信了。
2013年底,雷军和董明珠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年赌注,称如果小米的营业额能在五年内击败格力,董明珠将输给雷军一美元。对此,董明珠干脆说要把赌注提到十亿。
到2019年3月,小米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双方的赌正式迎来结果。小米以2018年1749.15亿元的收入和85.55亿元的净利润输给了格力2000多亿元的总收入。
但当时,市场对小米的未来非常乐观。考虑到小米轨道的风口和小米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虽然小米这次输了,但未来很快就会超过格力。
此后,两者在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共同发展,小米基于手机的发展IoT生态、新能源汽车、格力打造智能家居生态、手机、芯片,双方都展现了中国顶尖企业的格局。
只是时间到了2022年底,小米的糟糕表现和未来预期开始让更多的人产生怀疑,王翔的离开让小米的高端梦想去了哪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雷军还有信心再次与董明珠赌博吗?
责编|扶苏 编辑|青山
启盈门
有料 有识 有趣
有读者 | 有故事 | 有敬畏
原创文章,作者:启盈门,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6063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