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合肥举行

2022年12月16日至17日,由安徽省发改委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安徽省合肥举行。本次论坛围绕全球新变汽车发展新战略主题,本次论坛共设立5个主题论坛和2次闭门会议,与行业机构、高校、领先企业代表共同探索我国智能汽车发展新路径。

其中,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在12月17日举行的生态论坛上 韩毅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现场演讲记录如下:

GIV2022|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韩毅:智能汽车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尽量谈干货,把时间留给后面的专家。

不用说,我们现在正在做线路控制或车辆底盘,最重要的商标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但缺乏中国。在线控制领域,我们仍然落后于国外。现在很多线控部件和零件都是本地化的,但大部分都是抄袭国外或者以国外竞争产品为目标。我们必须学习领先的东西。综上所述,汽车从一开始就是为人驾驶的。这辆车诞生已经140年了。它已经开车140年了。到目前为止,事故仍在发生。计算机驾驶汽车已经驾驶了20年。20年能超过100年吗?我们认为,从140年到今天,每天都会发生事故。汽车最初不是为了电脑驾驶,所以我们的稳定性、驾驶舒适性、各种扭矩、理论体系都是为人们做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自动驾驶中复杂场景感知不准确、感知距离有限、视觉盲区存在、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目前自行车智能面临的问题。自行车智能在传感器和算法、视觉、毫米波、激光雷达、RTK是的,国产的,雷达的等等,还有很多开源引擎等等,但是,我们做了一个总结,目前还没有算法或传感器可以包装所有场景。所以,只有不断的试错。因此,我们会有很多标记,很多里程,很多接管。几乎所有的场景都没有基本算法来解决。最经典的算法NDT算法已经诞生六年了,六年内没有核心算法进行迭代。到目前为止,严重无线干扰的是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的无线干扰意味着RTK信号注入不进去,空旷地带意味着没有标志物,两次加时很难无人驾驶。这是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只有在路上画标志线、车道线或旁边画图像来弥补,但在夜间的许多场景中很难做到。

在感知算法中,有许多细节尚未解决。我们来谈谈其中一两个。激光雷达应探测正负障碍。什么是正障碍?路面以上,这个研究很多。还有负障碍,井盖缺失,突然有大坑,突然有悬崖。负障碍的检测比正障碍更复杂,对安全影响更大。还有悬浮障碍,即限高杆,这是非常经典的,还有空中飞翔的气球、大鸟,这些都是悬浮障碍。还有水体检测,蒸汽和雾的检测。这在冬天的东北地区非常明显。冬天,井盖里到处都是取暖的烟。一旦这支烟出现,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停在那里。这些问题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种雷达和摄像头都会出现鬼影问题,但实际上它们出现在传感器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许多问题必须通过网络解决,特别是交通灯超车变道意图,通过网络进行。

自动驾驶故障诊断、软件系统自恢复、报警等细节也需要大量的研究,这是最后0.001反映在故障诊断、软件系统恢复和报警上。闭上眼睛,在某一点上脱离正确ROS和Ubuntu依赖。虽然每个人都在使用这些操作系统,但我们仍然需要研究汽车是否能最终达到汽车的安全水平。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有很多细节要做。正如我刚才所说,外部环境感知的准确性不能很好地满足自动驾驶的需要,能很好地满足自动驾驶的需要,是道路协调或汽车协调。很难100%感知单个传感器的自行车性质,因为如何创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只能通过外部世界传递信息,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道路协调是最后一条必须走的路。然而,我们是否应该立即走?作为学术界还是行业界,还需要讨论,因为存在成本问题。

自行车智能的感知成本相对较高。2017年新浪新闻报道,智能汽车未来将走向何方?2025年是无人驾驶汽车量产的第一年。今年是2022年,无人驾驶汽车仍未达到批量生产,目前的批量生产是辅助驾驶汽车,而不是无人驾驶汽车。辅助驾驶汽车已经很多了,能不能实现全无人?还需要一段时间。可以得出结论,公众对无人驾驶的期望远远超过了当前技术的发展。最新预测,2025年至2027年可能成为自动驾驶的经济拐点,也就是说,直到2025年我们买了一辆无人驾驶的车,雇了一个司机开车,成本才会接近一致。即使有无人驾驶汽车,成本仍然高于雇佣专职司机。在这种情况下,布局行业的突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积累。在过去的五年里,汽车智能在硬件和软件层面都有了本质的提高。每个人都在做着落地的事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怎么做?所有可能的技术解决方案都在于道路协调和汽车协调。加入车联网功能,达到降低自行车成本的目的。我不多说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是车端,辅路端,慢慢数字化,过渡到车端,辅路边,未来云端和车端。

长安大学拥有汽车智能测试场景,在场设置了许多设施和场景,并进行了测试许可证等场景。开发多车协作的人已经做了线控底盘、多车编队、干线物流等工作。开发各种线控底盘。汽车可能演变成机器,可能像飞行车、四足机,也可能进一步迭代。以后很有可能一辆车不简单就是路上跑的车,可能有飞行功能,可能有突然变身的能力。在未来,我们可能会关注这方面的发展。

谢谢!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原创文章,作者:盖世直播,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21122982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