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于3月28日晚发布了年度报告。根据财务报告,比亚迪的收入和净利润在本报告期间都有所增长,盈利能力也有所提高。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营业收入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0%,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根据单季度数据,第四季度总营业收入1563.73亿元,同比增长120.4%,第四季度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73.11亿元,同比增长114.3%。
在股息计划方面,公司经董事会批准的利润分配计划为:每10股发现金股息11.42元(含税),基于29.11亿股。
01
比亚迪新能源车强,恒强
领先优势明显
比亚迪表示,该公司在2022年再次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并连续十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中排名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公司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为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行业领先地位日益突出。同时,在中国品牌中,首款年销量100万新能源汽车,首款下线 新能源汽车300万辆。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属于制造业,规模效应明显,这意味着生产越多,自行车成本越低,上下游价格控制能力越强,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根据比亚迪2023年1月2日披露的产销数据,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以186.35万辆的年销量击败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
而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比亚迪的规模效应远未达到,2022年,“蔚小理”最畅销的理想共交付了13万辆,甚至比亚迪的零头也远远落后。
这就形成了比亚迪在行业内其他汽车公司不赚钱的时候还能赚钱或者微利;当其他汽车公司少赚钱时,比亚迪可以赚更多的钱。
此外,比亚迪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也可以从比亚迪2022年的自行车利润中看出。从净利润和汽车销量来看,比亚迪2022年的自行车利润约为9000元,其中第四季度的自行车利润超过1万元。远远超过2021年的自行车净利润。
比亚迪在赢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同时,也超出了预期,实现了2022年初设定的150万辆汽车的目标。它是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在不利环境下仍然超出预期的制造商之一。其强者和强者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
02
带来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整个产业链的优势和毛利率逆势上升
回顾2022年,对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动力电池关键原料碳酸锂价格翻了一番。据数据显示,2022年1月4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为27.8万元/吨。同年11月9日,该产品价格飙升至56.75万元/吨。
当碳酸锂的价格不断上涨时,电池制造商就不能“自己硬扛”,原材料价格上涨需要传递给下游汽车企业。
因此,2022年,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业绩受到影响:小鹏汽车净亏损91.4亿元,同比亏损约88%;理想汽车净亏损20.3亿元,同比增长近5.3倍;蔚来汽车净亏损超过144亿元,亏损增长2.6倍。
然而,比亚迪是一个例外。它是电力电池领域的重要玩家。通过自供电池、刀片电池、CTB等技术创新,有效降低了成本,带动了去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浪潮。
在毛利率方面,2022年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为20.39%,较2021年同比增长3.69个百分点。
在大多数汽车公司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电池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供应链危机,BYD的销量仍保持高增长,并在2022年赢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其高度垂直、独立和可控的供应链系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比亚迪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掌握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汽车公司,如电池、电机、电气控制和汽车规级半导体。
这背后是比亚迪研发投资的高增长。2017-2021年,比亚迪研发投资分别为62.66亿元、85.36亿元、84.21亿元、85.56亿元、106.27亿元,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比亚迪研发投资达到202.23亿元,同比增长90.31%。
截至报告期末,比亚迪研发人员数量达到69697人,比去年同期增长72.59%。
从整个行业来看,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一个高增长的行业。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为25.6%。比亚迪市场份额为27.13%,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据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如果计算900万辆,比去年的688万辆增长30.8%。
在渗透率快速提高的背景下,只有独立掌握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汽车企业才能继续增加成交量,提高市场份额。
03
电力电池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
储能电池连续安全运行
在动力电池领域,随着产能的不断提高,比亚迪动力电池的装机容量和行业市场份额也在同步提高。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为294.6GWh,累计同比增长90.7%。其中,比亚迪以69.10GWh的装机量和23.4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今年,比亚迪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比亚迪动力电池1月份市场份额为34%,同比增长超过13个百分点,2月份市场份额为34.19%,创历史新高。
在储能电池方面,随着全球储能市场的爆发,大型储能项目越来越多,单个储能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储能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刀片电池的安全优势可能会进一步应用于储能系统。
比亚迪储能为国内外数百个储能项目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产品出口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出货量超过5.7GWh。深耕行业15载“0”安全事故运行。
04
比亚迪出海加速,走向全球化
从汽车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成功的汽车品牌是全球化的。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期,“全球化”它将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将成为中国许多汽车公司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
2022年,比亚迪出海速度加快,尤其是下半年,先后进入多个海外市场。回顾过去,比亚迪去年7月首次披露了4026辆海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此后,比亚迪海外月销量继续创下新高,8月、9月、10月分别为5092辆、7736辆和9529辆。
11月,比亚迪海外乘用车出口达到1.23万辆,大关首次超过1万辆。12月,海外销量再次突破1万辆,达到1.13万辆。从这个计算来看,比亚迪的海外销量已经达到了5.59万辆,超过了机构之前给出的5万辆。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比亚迪今年将进一步实现出海潜力,增加出海增长的确定性。今年2月,比亚迪出口15002辆,环比增长44.1%,接近传统出海汽车公司上汽集团,实现爆炸性增长。
05
高端车型帮助比亚迪品牌高端化
最后,品牌是企业所有护城河中最难获得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只有品牌走向高端,消费者才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2023年1月5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元新能源硬核越野仰望U8和百万元纯电动性能超跑仰望U9也同时亮相。
比亚迪的高端电动车“仰望”,定价约100万元,正式宣布进入高端。一开始,市场可能不同意,甚至被解释为脱离主渠道,这是危险的开始。
事实上,做过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消费升级和品牌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流。通过提高价格水平来提高品牌知名度是每个企业进入高端品牌的第一步。
总的来说,2022年对比亚迪来说是收获和超出预期的一年,但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比亚迪来说,2022年销量超过特斯拉,净利润166亿元才刚刚开始。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努力巩固其新能源市场地位,拓展品牌价值,加快国际化,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和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 End –
原创文章,作者:证券之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303/30166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