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01 出道即折戟

新能源汽车大局已定,后进者无活路。

近日,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凉凉。

12月7日,NIUTRON汽车官方微发布公开信称,由于自身原因,自游家NV短期内无法交付。

自游家NV,它是李一男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车产品,拥有华为王子和小牛电动汽车创始人的称号。今年10月,该车刚刚发布,原定于本月内交付。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自游家NV来源:NIUTRON官方微信

NIUTRON汽车是李一男2018年创业项目牛创新能源的英文名称。今年10月,牛创新能源更名为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星石)。

上周,也有传言称该公司已经开始解雇员工。据《北京商业日报》报道,火星石大约有1000名员工被解雇,涉及北京和常州生产基地的研发、运营和销售部门。

火星石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新能源汽车继续火爆,很多新品牌纷纷涌现,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分一杯羹。来得早,或者打架;来得晚,连剩饭都吃不下。

即使是李一男。

02 自游家不自由

李一男年轻有志,在业内享有盛誉。15岁考入华中科技大学青年班,26岁成为华为最年轻的执行副总裁,30岁成立港湾网络(后被华为收购),38岁成为百度(9888.HK/BIDU.O)首席技术官。

后来,李一男创立了小牛电动(NIU.O)牛电科技的前身,开启了高端智能两轮电动汽车的新轨道。

在李一男对产品和技术的惊人敏感性下,小牛电动车以其超高的性价比一度风靡全国。尤其是在上海等一线城市,拥有小牛电动车甚至可以和苹果顶级手机的语气相提并论。

不幸的是,新车发布仅三天后,李一男因涉嫌在金沙江风险投资任职期间内幕交易而被捕,并被判处两年半监禁。年轻轻浮的李一男经历了小牛电动上市敲钟的亮点时刻。

2018年,李一男辞去了小牛电动CEO一职创建牛创新能源项目。

今年10月,自游家NV发布后,李一男自称是游客创始人,首款产品定位为中大型增程SUV,以新车的智能驾驶舱和辅助驾驶为亮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新的汽车制造力量。

与之前操作两轮电动车的顺风顺水相比,李一男在电动车这一行,可谓波折不断。

业内人士认为,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乘汽车)的生产准入资质是自游者NV不能按时交付的核心原因。

与最初的魏小理类似,火星石也选择了OEM模式。由于许多品牌都专注于赌新能源汽车,为数不多的OEM生产的一线和二线工厂几乎被分割,火星石的可选空间不多。

最后,火星石选择了濒临破产的大巴。

大乘汽车成立于2018年,董事长吴潇是原中泰汽车(00980.SZ)吴建中之子董事长。2020年初,大乘遇到资金链断裂危机,2021年4月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根据李一男的解释,自游者NV它是火星石和大乘汽车的合作产品。火星石赋能软件、智能、三电等前瞻性技术领域的大乘汽车,自游NV将在常州金坛工厂生产。李一男还强调,双方是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大规模产品。

这意味着,自游家NV采用大乘车生产准入资质。一旦大乘车资质出现问题,自游者NV也很难落地。

事实上,大乘汽车已经停产了。2021年1月,历史上最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后,大乘汽车产品因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而停产。从那以后,已经快24个月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能源汽车准入的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对停产24个月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特别宣传;再生产,需要重新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实。在重新审查中,如果不符合准入条件或企业破产,汽车企业将被撤销资质。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大乘试图解决连续停工的问题。江西省福州市和江苏省常州市政府希望通过股票和土地收集和储存帮助大乘缓解财务压力,但无法回到天堂。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大乘车涉诉案件来源:企业调查

直到公开信发布,自游家NV没有出现在《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这意味着自新产品发布以来,自游客NV没有任何资格审查,今年几乎不可能实现交付目标。

即使生产准入资质不难,大乘汽车缺乏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制造经验,也会给自己的游客NV发展埋下了大雷。

在与火星石合作之前,虽然大乘汽车通过重组江铃轻型汽车获得了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准入资格,但它甚至没有上市的纯电动汽车产品。根据大乘汽车的官方网站,它生产的大乘汽车G70S、大乘G60、大乘G60S三款车型均为燃油汽油车型。

相比之下,无论是给小鹏车(9868.HK/XPEV.N)OEM海马汽车(000572)SZ),还是给威来(9866.HK /NIO.N)江淮汽车(600418)SH),都是经营正常、经验沉淀N年、产能丰富的老牌生产车企。

这些汽车公司在核心技术、生产规模、制造技术等方面都有完整的配套体系e3、江淮iEV路上有大量成熟的纯电或插混车型。

此外,缺钱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挂在火星石上。

凭借李一男的江湖地位,火星石在产品问世前就获得了GGV、IDG、红杉等多家机构A轮投资5000万美元。但是5000万美元造车远远不够。

宣布all in小米集团(1810)造车HK),预计首次投资100亿元,并将在10年内继续投资100亿美元。截至2021年3月,刚刚进入交付阶段的恒驰已毁了中国恒大(33333.HK)巨额资金高达474亿元。

火星石除了生产准入资质和资金危险外,也可能难以顺利上市销售。

从战略上讲,火星石选择了最大程度的带来主义外包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地说,除了自主研发的汽车和机器系统外,还可以外包包。

汽车制造是一个程序多样的大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外包部件和系统应该拼凑在一起,没有问题,甚至很有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它比所有的自我研究都更困难。

众泰汽车是大乘汽车的相关品牌,也走过了同样的路线,落到了口碑崩溃的结局。

曾经卖过的众泰SR例如,三菱2.0的所有外购T发动机+格特拉克6dct变速箱组合远超过10L综合油耗M300,由于车辆行驶时车灯熄灭的电子元件故障,也被国家质检总局强制召回。

公开信息显示,自游家庭NV从东风购买的增程器(发动机)C15TDR系列;完整的电池系统,从蜂巢能源采购;智能驾驶系统,实际上由地平线提供Mono前视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汽车系统是苹果,它一直关闭系统(AAPL.N)的CarPlay系统,自己QS有机融合。

前车殷鉴不远,后果可想而知。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双屏融合车机系统官方账号

李一男和自游家从激情结束到黯然离开NV所经历的一切都体现了造车新势力的经历和困境。

03 造车新势力,好景不再

一片电动车巨大的蓝海吸引了李一男。

特斯拉(TSLA.O)进入中国后,电动汽车供应链系统迅速成熟。资本热衷于新能源汽车赛道,投资前所未有。

除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第二个市场那么大,增长率那么高。

更让新加盟商高兴的是,起初,几乎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良好的容量和增长率。即使你只专注于老人音乐,也有资本追求,比如雷丁汽车,它投资了32亿元。

空白细分市场为许多新品牌腾出了广阔的轨道空间。

在燃料汽车时代形成的既定印象和基准选择,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时,一切都被推倒并重新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的早期阶段,除了特斯拉的特殊情况外,每个价格带都没有基准产品,这给了许多新进入者技能的好机会。

一时间,新势力、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几年后,原本遍地开花的红利期将结束。淘汰赛正式开始,整个市场都感受到了寒风。

寒风从四处吹来。

首先,经过今年的爆炸性增长,2023年新能源市场的增长将不会像2022年那样乐观。特别是在渗透率超过36%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将与乘用车的整体频率产生共鸣。

例如,根据乘用车协会的数据,今年1月至11月,乘用车累计零售1836.7万辆,同比增长仅为1.8%。对于2023年,乘用车协会预计汽车市场零增长,不考虑政策支持。

二是价格战惨烈,特斯拉连续降价,奔驰等厂商纷纷跟进。与此同时,国家补贴的退出也将减少汽车公司的大量收入来源。

资本对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耐心越来越差。如果有盈利的可能,大家都会乐观,即使溢价也会进入。比如广汽集团(601238.SZ)下属的埃安,A轮融资估值超过1000亿元,因为埃安的盈亏平衡点即将到来。然而,如果你仍然看不到亏损的希望,估值会一次又一次地下降。

第三,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标杆产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新进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新能源汽车红利消退,自游者NV不是个案

来源:2022年10月全国新能源市场分析报告

从10月份全国新能源市场分析报告可以看出,五菱宏光mini,比亚迪(002594.SZ/1211.HK)秦、宋、元PLUS、汉、唐、特斯拉(TSLA.O)Y系列在各自的价格范围内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标杆车型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打架,伤害了第三名和后球员的销量。例如,在10万+的汽车市场上,比亚迪的秦和海豚抓住并咬住它,这使得埃安S以外的其他品牌的销售业绩几乎不值得一提。

在形成基准产品的过程中,许多陪同汽车公司已经走上了街头。例如,著名的力帆、中泰、猎豹和宝沃,以及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如拜腾、博骏和赛林。虽然倒下的原因有很多,但公司没有基准产品占据市场C位,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023年,行业整体增速面临天花板。这种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

以5万-10万的价格带为例,这将是比亚迪海鸥明年与五菱红光彩果竞争的亮点。

包括零跑车(9863.HK)T01、哪吒V、长安lumin、奔奔EV其他车型,包括其他车型,预计销量将受到很大影响。那些已经挣扎在死亡线边缘,主要产品只是锚定了这个范围的品牌,如云都汽车、国家机智骏汽车等,很可能会退出。

进入新能源汽车战争下半年,市场淘汰加剧。基准产品之间的激烈竞争并没有给后进者留下生存之路。

那些没有自己研发能力、资金链紧张、爆款产品缺乏的新车制造力量,或者没有时间准备资质的新车制造力量,不再愿意向市场说再见。

原创文章,作者:阿尔法工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5222768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