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作者 | 葛帮宁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年底,行业再次遇到东风日产的速度。

广州花都,19岁的东风日产,2022年12月11日ARIYA向外界宣布销量达到1500万辆。到目前为止,东风日产至少创下了三家合资企业的新纪录。

记录之一:合资企业最快销售1500万辆汽车。同样,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也实现了这一规模。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2003年,在国家大重组大支持政策下,经过23个月的艰苦谈判,东风有限公司启航。东风日产创业时,承担着乘用车重任,销量6.5万辆。此后,东风日产以其独特的气质和深入骨髓领先半步DNA,在众多合资企业中脱颖而出,创造出令业界惊叹的东风日产速度。

创业5年后(2008年),东风日产累计产销规模达到100万辆。15年后(2018年),这个数字被1000万辆刷新。目前,累计产值1.9万亿元,累计纳税2400亿元,全国六地七厂产能布局,销售终端覆盖率超过92%。

记录二:唯一一家日本合资企业整车销量达到1500万辆。

另一方面,22岁的一汽丰田和24岁的广汽本田正在向1000万辆的生产和销售规模迈进,而今年表现出色的广汽丰田正在向700万辆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吹响最后的冲锋号。东风日产领先500万辆。

第三个记录:1500万辆汽车销量最年轻的合资企业。与25岁的上汽通用、31岁的一汽大众和38岁的上汽大众相比,19岁的东风日产无疑具有最大的年龄优势。

如果把这份成绩单放在时代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新产业周期开启,经过疫情、供应链、缺芯的考虑,可以想象东风日产需要飞越多少关山,穿越多少险滩,经历多少挑战。

1500万辆车不是简单的数字,也不是冷机械产品或新能源产品,而是承载着每个人·车·一辆又一辆的汽车,一个又一个节点,一个又一个家庭。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东风日产无论是销售还是利润,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外股东的重要支柱。截至2022年,东风公司的销量约占集团乘用车销量的1/3;在日产,中国的市场销量约占全球销量的1/4,是日产最依赖的核心市场之一。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东风公司董事长朱延丰表示,东风日产作为东风公司的重要机构,在管理创新、文化建设、人才培训、品牌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田成(Makoto Uchida)中国市场增长是日产长期愿景日产雄心2030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什么是东风日产?1500万辆汽车对汽车公司意味着什么?这实际上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

帮宁工作室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家创业企业的独特性DNA使然。

所谓创业型企业,就是永远如履薄冰,在和平时期思考危险,永不放弃,无论是在好的时候还是在逆境中。正如东风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高国林所说,东风日产在遇到困难和危机时,永不放弃。

回顾2004年,面对中外磨合问题,东风日产停产35天,催生了《东风日产行动纲领》,将话语权纠纷转化为理解、尊重、信任、合作共赢的文化。

2009年7月,东风日产居安思危,发布《东风日产高管宣言》,倡导十提供五反对

2012年,东风日产在钓鱼岛事件中反应迅速,化危为机。2015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东风日产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高质量超过了100万辆。

在过去的19年里,我们坚持工作文化、敏锐的市场、对成功的渴望、小企业的灵活机制和创业激情。这些已经深入东风日产的骨髓,并代代相传。你遇到的困难越多,你就越能激发团队的战斗力。这背后实际上是东风日产企业文化的力量。

如果分析东风日产的骨干力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风神汽车时代开始加入的核心管理层。他们追求事业和行动,带领企业突出包围。二是通过工作文化和创业文化的洗礼成长起来的骨干。他们有很强的执行力,基本上可以独立。第三,新的力量。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二是创造成本控制能力。

为什么是成本控制能力而不是系统能力?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从激烈转变为悲剧。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成本控制可以说是全身。它与商品规划、订单预测管理、生产计划安排、物流运输、库存监控管理密切相关。

例如。从客户发出订单到完成交付,商品需要生产、采购、工厂、物流、销售和售后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优化成本,谁能实现产品交付的最佳成本,谁就有能力控制对手无法企及的成本。

东风日产的做法是从日产汽车进口3R产销平衡体系R指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内部,正确的地方(Right place),正确的车辆(Right car)交付客户,确保流程成本最优化。经过本地化的整合和改进,建立了适合东风日产自身的产销平衡信息系统平台。

1500万辆整车从中受益。事实很简单:在相同的价格范围内,东风日产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解决方案。成功不是偶然的,轩逸、天籁,包括曾经引领风骚的奇达、奇骏、小科等产品,都是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赢得成本的绝对控制。

廓清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来看看新车时代。东风日产如何在1500万辆车和合资企业成立19周年的新起点上实现下一个光荣和梦想?

最快达成1500万辆整车销量的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用了多少年)

答案之一,坚定不移地围绕东风日产启辰展开行动。

启辰品牌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需要,是东风公司响应国家合资企业自主发展的需要,也是东风日产第二增长曲线的需要。到目前为止,与启辰同时崛起的大多数独立合资品牌都被《纽约时报》的洪流所消灭,但作为东风日产的尖刀连接,启辰一直在那里。

这张牌怎么打?工作室认为,启辰可以承担东风日产重建新能源本土化供应链的负担。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供应链,这已成为行业共识。只要我们看看比亚迪在新能源时代的快速崛起,就很清楚了。

近年来,由于转型缓慢或跟不上需求,合资企业经常受到批评。未来合资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是全球资源整合,而是快速建设本土化供应链的能力。一旦本土化供应链布局完成,合资企业就有机会打出漂亮的翻身仗。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从哑铃结构转向更健康的橄榄结构,即当新能源进入10万~20万元的流行市场(市场一直是合资企业最强大的堡垒),新车力量与合资企业之间的决战才真正开始。目前还不清楚谁会死。

答案二是围绕合资企业利益最大化开启新征程。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汽车时代。很难说是重新定义的汽车带来了当前深远的汽车革命,还是深远的汽车革命导致了汽车的重新定义,还是两者相互影响。但毫无疑问,全球汽车工业的场景和跑道发生了变化,中国是跑道的先驱。

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合资企业的中外股东应该深刻认识并尽快采取行动,以合资企业的发展为最高利益,从中国、中国需求、商品规划、当地供应链的转型,加强当地商品的发展。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一切由消费者决定,最终实现双赢,并将合资企业的良好经验和成果反馈给国内系统(中国)和全球系统(外国)。

丰田提前迈出了这一步。不久前,一汽丰田推出了第二款纯电动平台新能源汽车bZ3.其纯电气结构来自丰田,而刀片电池、电机和电气控制系统来自于2019年开始合作的热门比亚迪。

梦想不会自己敲门。在1500多万辆车上,如果东风日产能够以19年一贯的创业精神和1500万辆车的成本控制能力,打好启辰本土化的牌照,从中国出发,在新车时代将继续稳步前进。

原创文章,作者:帮宁工作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ar-metaverse.com/202212/15222785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